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

| 新華

昨天看了《金陵十三釵》,感想很多,心中的愛國情節(jié)又激發(fā)起來,日本能發(fā)展到今天也是喝著我們的血喂飽它們的,到今天它們也不正視這段歷史,不是說自己多么愛國,只是也應該學習一下韓國人。

想一想現(xiàn)在活到現(xiàn)在已年逾古夕的辛存者,哪種心中的傷痛,巨大的傷害,日本政府卻不能做出賠償,特別是慰安婦。她們能活到今天已實屬不易,但很多人的生活卻很窘迫,不愿回顧原來的一切,一些人因為說出實情后遭受的異樣眼光,有些勇敢的人站出來,組成團體要日本政府賠償卻以失敗而告終。雖然每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不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歷史已離我們遠去,好像覺得跟我沒什么相關,但是我在想,當我以后再買日本產(chǎn)品的時候我要想一想,我不想多花這個錢,讓這個野心勃勃的民族再有咸魚翻身的機會。它們從來就沒承認過自己的罪行。反正我要想一想,多支持國貨!

這次本來帶了板磚,因為謀子前面拍的幾部戲都不理想,看來這回是回歸了,我眼淚沒流多少,心在流血,今天還在難受。上次想起918的時候響警報,居然有個賣衣服小妹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告訴她是918,她說918是什么,我無語!所以歷史要經(jīng)常敲敲警鐘才行。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2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片戰(zhàn)亂,到處都是尸體,民眾扶老攜幼倉皇出逃。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國的武器不如日本先進,損失慘重。

看到那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殘忍了,殺死了那么多中國人,簡直慘無人道。鏡頭轉向教堂內(nèi),管理這個教堂的是一個外國人,他細心地照顧著中國傷兵,這一幕與日本人的殘暴行為是多么鮮明的比較啊。同時藏在教堂里的還有十三個女學生和一群風塵女子。

有一個細節(jié),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殺時,躲在一個草堆中的人發(fā)出了一些聲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原以為他們會把那幾個人找出來,誰知,他們竟然用刺刀狠狠扎進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來的刺刀上已經(jīng)染上了殷紅的鮮血,我的心顫抖了一下。雖然我早在歷史書上了解到日本鬼子無惡不作,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還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惡了。而另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到教堂搜查,女學生和風塵女子都在四處逃竄,當十四個風塵女子躲進地窖后,地窖里發(fā)生了一場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緊緊頂住,只有一個叫墨玉的,一向說著:“讓學生進來?!倍斉畬W生逃到地窖口時,日本人也已追到門口,其中一位學生毅然決然地帶著同學們離開了地窖,朝樓上逃去,這一刻,我看到了兩種不一樣的態(tài)度,一種是自私,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安危的態(tài)度,一種是無私的態(tài)度,處處為別人思考,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實這兩種態(tài)度也就是此刻社會上存在的兩種人啊,看來,無論是過去還是此刻,人心都是一樣的,有善良就會有自私啊。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3

前天,我和媽媽以及媽媽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時下最流行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是講述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發(fā)生的故事。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片戰(zhàn)亂,到處都是尸體,民眾扶老攜幼倉皇出逃。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國的武器不如日本先進,損失慘重。

看到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殘忍了,殺死了那么多中國人,簡直慘無人道。鏡頭轉向教堂內(nèi),管理這個教堂的是一個外國人,他細心地照顧著中國傷兵,這一幕與日本人的殘暴行為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同時藏在教堂里的還 有十三個女學生和一群風塵女子。

最后一段,是學生在唱歌時,日本人聽了之后,要求她們?nèi)ソo日本軍隊唱歌。這天深夜,幾個女學生商量決定一起跳樓自殺,決不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們那種寧死不屈的勇氣,更是她們的中國情結讓我感動。就在她們準備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現(xiàn)了,說愿意替她們?nèi)???吹竭@里,我深深感動。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決定啊,為了他人,犧牲自己,不也正是體現(xiàn)了中國人在災難面前團結互助的精神嗎?最后,她們一起帶著“暗器”去了日本軍隊,而學生們安全離開了。

結局沒有放出來,留給人無限想象空間??戳酥螅廊换匚稛o窮。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點,是對中國團結精神最好的詮釋。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4

最初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吸引到我是因為它的名字,讓我聯(lián)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十二個鮮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數(shù)百年之后,同在金陵,這個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以后,日軍進行血腥屠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鴻遍野。此時南京的一個教堂臨時成為了避難之所,一個美國殮葬師、一群教會女學生、幾個軍人和傷兵還有14個淪落風塵的秦淮女子都來到了那里,共同應對一場生死浩劫。最終日軍還是闖入了那里,發(fā)現(xiàn)了女學生,中國軍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價救下了這些女學生。然而日軍再一次要求強征女學生前往慶功會表演節(jié)目。女大學生們不堪受日軍凌辱,決定團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和假扮神父的約翰救下。這12個平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生死之約。

想想國軍戰(zhàn)士們?nèi)绾斡蒙眢w來抵擋坦克,我就心驚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騰。很多讀者看到那里,大聲嘲笑她們的傻,竟然會為了琵琶弦、耳環(huán)和貓而跑出去冒險,而對于沒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huán)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托,無關世間安穩(wěn)和動亂,畢竟她們是遭人嘲笑戲弄的邊緣人啊。和平年代,她們也是邊緣人,戰(zhàn)爭年代,同樣沒有逃脫邊緣。從良家女子變?yōu)榧伺穑齻兙蛯W會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歲的豆蔻年華,教堂里的女學生們依然過著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從一個好女孩變成一個“壞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春天到來之前就遭受了殘忍的摧殘,她本該天真無邪的生活徹底被那些逼良為娼的人們所改變了。在這些歲月里,她們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盡,受過摧殘的她們更懂得保護年幼的女孩,所以她們挺身而出了。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丑陋。她們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嘆可悲。她們的偉大更顯得日軍的卑鄙,對她們的敬佩更激發(fā)我們隊日軍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們是第一次穿著學生服唱的,而在書娟的回憶里,卻是穿著艷麗旗袍的十三釵。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們最終的光彩,很凄美,很蒼涼。吳語總柔軟,卻唱了一曲的剛烈。

在古詩《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其實不然,商女亦知亡國恨!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5

無法忘卻的記憶

——讀《金陵十三釵》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滿天,槍炮轟鳴,血流成河。

三十萬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遠定格。

這慘痛的記憶,永遠也無法讓我們苦難深重的民族忘卻。

隔著歷史的風云,越過歲月的塵埃,導演們一次次在銀幕上重現(xiàn)這一幕,《南京南京》讓所有觀眾淚奔;雕塑家們用血淚雕成凝固的歷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樹立的一尊尊雕像記錄著民族的苦難;作家們壓抑著悲痛將殘酷的戰(zhàn)爭濃縮為文字,字里行間流淌著回憶的苦痛……而小說《金陵十三釵》,被改編為電影,一次次震撼著我們的靈魂!

書中以一個十四歲少女的視角來寫,她的見聞、她的感受、她的恐懼……,真實地再現(xiàn)了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暴行,讓我們再次感受遭受異族侵略和殺戮時的無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這冰冷的槍聲中還有一絲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溫情:明知庇護傷兵可能會給教堂帶來滅頂之災,英格曼神父還是收留了無助的他們;五個死里逃生的戰(zhàn)士,為了保護教堂里的人不受連累,甘愿挺身受死;……異常是文章最終,那十三個秦淮河上賣笑的女子、被自視為純潔的女學生瞧不起、認為她們無恥下流的十三個女子,卻在生死關頭毅然決然地選擇替女學生進入虎口受難……這滴著血的溫情,一次次進入我的心靈,讓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一齊,為我們的民族、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同胞所遭受的苦頭而悲憤!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無憂無慮,像我們,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不會有生命危險,更不會被任何骯臟的東西玷污……可是,戰(zhàn)爭這個魔鬼卻會破壞這完美的一切,讓人性泯滅、獸性大發(fā)。他不僅僅斷送女孩無憂無慮的生活,并且會將她們送到人間地獄甚至是死亡。那個十五歲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fā)動的一場邪惡的戰(zhàn)爭,于花季之齡死于納粹集中營?!栋材萑沼洝分械摹拔移谕宜篮?,仍能繼續(xù)活著”讓所有讀過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釵》中的金陵女子學院的女孩被心懷叵測的日本鬼子在圣誕之夜要求去為他們唱贊美歌,手無寸鐵的她們面臨的是被蹂躪被殘殺的命運!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有一面關于外國人保護中國難民的紀念墻,其中一段文字印證了十三釵的命運: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會來到金陵女子學院,帶走20多位十幾歲的女孩,而這些被帶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來……

掩上書卷,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公祭日的講話又一次如黃鐘大呂般在耳邊響起:“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僅有人人都記取戰(zhàn)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是的,這段歷史永遠不能被忘記!同樣十四五歲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運!但我們更要努力學習,讓我們的國家更強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為了祖國完美的明天,我們該啟程了……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6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很難不被這十三釵觸動,我甚至會忘記了她們的職業(yè)——妓女。她們第一次來到教堂的時候,眉目艷麗,穿著旗袍披著貂皮,嬉笑怒罵,走起路來腰肢一扭一扭,滿是風塵女子的味道。一來就占領了地下室,在里面肆無忌憚地打牌,換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國人調(diào)情。

“她們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帶進了教堂?!?/p>

一群讓人生厭的女人。

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群女人,會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險,沒人會想到,就是這樣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護著一群抗拒她們的孩子。人性——這是我在她們身上最為觸動的一點,也是貫穿了整部電影的一點。我不想談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糾結這種宏大的主題,我只想說一說電影里的這群人體現(xiàn)出來的人性和感情。

張藝謀在電影里,用了很多反轉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將這份人性和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表現(xiàn)得那么動人。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們不是完美無缺的,她們都有缺點。那個來教堂收殮教父的外國人約翰,貪財,好色,怕事兒,應對男孩的免費修車請求不為所動。這樣的一個人,在日軍闖進教堂時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來,把那群無力的女學生丟在外面。但就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用還在顫抖的手撐起了教堂的紅十字旗,大聲控訴日軍的罪過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將那群女學生護在身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同伴告知自我僅有唯一一個機會離開南京時說“我不能拋下那群學生”。當然還有那群女人,我還記得她們因為怕死把全身是傷的軍人趕出教堂時的氣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們代替女學生赴死時的難過。

這樣先抑后揚的手法,讓這份人性更加動人。電影中的每一個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個特征,都有著一份生命的鮮活。

《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fā)生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電影背景便免不了戰(zhàn)爭的血腥和慘痛。電影的開場就是女學生在戰(zhàn)爭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猙獰的日軍。導演在電影開頭就不遺余力地渲染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日軍的殘忍。其中中國軍人排成隊,用身體擋住坦克,讓爆破手盡力接近坦克的畫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國啊,付出那么多條生命才炸掉了一輛坦克,而敵人后面還有很多輛坦克。張藝謀是細節(jié)處理的高手,他讓緊接補上的那輛坦克只在鏡頭里出現(xiàn)一小部分,但已經(jīng)足夠刺痛人心。

那十幾個女人的出現(xiàn)讓我們短暫地忘了這份殘酷,將歡笑和生機帶進了教堂。敵人是野蠻的,軍人是冷酷的,女學生是驚恐而蒼白的,僅有這十幾個女人是鮮活的,笑嘻嘻的。她們來的時候是笑的,包括最終決定代替女學生赴死的時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點潑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來“婊子無情”“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罵名。她們在笑,約翰教父在強裝地笑,女學生因為逃過一劫在笑,她們都在笑,笑得讓我們差一點就相信了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還有機會回來,直到小蚊子上車前突然爆發(fā)的哭喊,我們才突然醒悟。

導演一向沒把主角刻畫成完美無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個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訴觀眾,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會怕死,但即使這樣她們?nèi)匀贿x擇赴死。最終她們離開教堂時,鏡頭從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釵們穿過地上大大的紅十字架一個個走出去,紅十字架是救贖、生命的體現(xiàn),這樣的鏡頭讓這一次離別充滿杯具和諷刺色彩。

電影結束了,人們的思考卻沒有結束。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7

看完金陵十三釵,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覺自我就生活在那個硝煙彌漫的南京。我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為日本軍卑鄙、下流的行為而憤怒;我為放棄離開已淪陷的南京的勇敢戰(zhàn)士們而感動。我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質而流淚。此刻,電影里的畫面還在我腦海里輪回。

故事發(fā)生在1937的南京。那時的南京已經(jīng)成為了所有人的噩夢,那里被日本軍害的滿目蒼夷,已經(jīng)是一片黑暗,統(tǒng)統(tǒng)籠罩在戰(zhàn)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體縱橫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聲、槍聲隨處可聞。在這戰(zhàn)火之中有十二個女學生和一個孤兒陳喬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們的臉上有著常人無法體會到的痛苦,有著難以傾訴的苦楚。她們失去了美麗的家園,失去了最親最親的家人。與此同時,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難。那些日本軍到處搜捕女學生,對女學生如牲畜般的蹂躪。更可惡的是,日本人竟然還要這些女學生在他們的慶功大典上唱歌,為他們助興。就在這火燒眉毛之時。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個女學生。在南京的教堂,那個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為了肩上的一份職責,為了保護那些教堂的女孩子們,能安全離開那個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著生命危險,修好了卡車,把她們帶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終沒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終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們?nèi)绾危瑑H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說他們無情,但她們做的的事情卻有情有義。可又有幾個人有這種情義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時,正是這種身份卑微的人,獻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時,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淚,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個個場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著那日本軍殘害中國人的場面,想起那三十萬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體,我就想哭。我真為那些日本軍隊的軍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還為中國的腐敗而哭,如果那時的中國強大,日本人敢來欺負我們嗎?只要強大了,我們誰也不怕。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決于自我的國家,看你堅不堅強,強不強大。此刻我們的國家強大了,可是我們不能忘記中國歷史上的屈辱。

我們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戰(zhàn)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在我們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那些為革命流過鮮血的革命烈士們……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8

故事發(fā)生在1937年,南京淪陷被日軍侵占,僅有一座教堂暫時未被占領,十三個女學生冒著戰(zhàn)火,沖進了這座教堂。還有一隊受創(chuàng)嚴重的軍人,十四個逃亡的秦淮河妓女(其中有兩個妓女在逃亡過程中被日軍奸淫致死,死狀極其悲慘),一個美國人約翰,他們先后進入了這最終未被發(fā)現(xiàn)的教堂。

就在日本人即將發(fā)現(xiàn)幾名女學生時,已是自身難保的中國軍人開槍打死了騷擾女學生的日本軍官,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成功救下幾名學生,自我卻陷入了危險的境地,最終一名軍人亦在殺敵幾個小分隊后與敵人一輛裝甲車同歸于盡。舍身取義,成就大業(yè),這就是我們的軍人!可敬可親的親人!

“金陵”是南京的別稱,它不僅僅代表著一座城池被破壞得只剩殘垣斷壁,還代表著當年南京被屠殺的三十萬同胞的生命!國恥不可忘!而如今,雖然那段歷史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將永遠銘記這一段歷史,中國今日之富強是從昔日被彈丸之國的打壓磨練出來的,中國明日之輝煌必定由我們來成就!

在大多數(shù)人的意識里,對妓女的看法從來就不是友善的,她們是貪戀錢財而又無情無義的代名詞,但她們也是迫不得已才會選擇這種賴以為生的并不光鮮的職業(yè),在教堂里的那十二個秦淮河妓女與十幾名女學生構成了強烈的比較,一邊是經(jīng)歷社會百態(tài)、庸俗、人性丑惡的妓女;一邊是未經(jīng)人事、純潔無暇的女學生??墒菓騽⌒缘氖窃趹獙θ毡救艘蟮摹氨硌荨睍r,女學生卻表現(xiàn)得六神無主、甚至膽小退縮,而那群所謂的秦淮河妓女們,卻在女學生們將要跳樓自殺的時候把她們勸了下來,并承諾代替她們?nèi)パ莩錾罱K一章。妓女們的機智、善良、勇敢的形象隨即凸顯出來。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引起我們的思考,到底人的善惡是由什么來評定的呢?

同時,男扮女裝與妓女們一同去充當替身的還有教堂里的男孩喬治,他的年紀跟女學生們一般大,同樣的勇敢善良,為了營救女學生們而獻出了自我年輕的生命。片中不乏出現(xiàn)一些中國同胞被日軍凌辱的場面,每觀及此,身為中國人,卻只能握緊拳頭在心里暗下決心,必須要讓國家富強起來,不讓祖國再受外侮之辱!

愛國從來就是一個不會過時的主題,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看到那一幕幕悲壯的畫面,時常被感動得一塌糊涂。此刻我們的安居樂業(yè)離不開前人為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他們的身影已經(jīng)遠去,但在他們身上那種不屈不撓奮勇拼搏的精神將永存我心!

整個影片始終貫穿著大愛、救贖、救國的主題。我感動于女學生們的純真善良;我感動于軍人們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表現(xiàn);我感動于喬治舍己救人的精神;我感動于蒲生的可憐身世;我感動于漢奸父親對女兒的愛;我感動于妓女們的美麗、善良、勇敢!

古人云:商女不知亡國恨。

吾道:商女亦知亡國恨。

金陵十三釵400字觀后感篇9

看《金陵十三釵》時,不僅僅心境沉重,而神經(jīng)高度緊張,為那些弱女子含恨斃命流淚之余,胸中充滿了仇恨,咬牙切齒的恨!

看到了尸橫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們慘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無辜的婦女被糟蹋;看到無家可歸的孤兒,心如刀絞。

可想,那個年代慘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影片中戰(zhàn)爭殘酷鏡頭和鮮活的生命歷歷在目·······

英勇無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軀譜寫著對祖國人民的大愛。搶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擊日寇,給女學生逃生贏得了機會,戰(zhàn)斗到最終,獻出寶貴的生命。

會英語的墨玉與十二個淪落風塵的秦淮河妓女,從人性缺失的見死不救,到毅然收養(yǎng)照顧蒲生,最終替代女學生赴慶功宴的幾個情節(jié),讓人性光輝得以展現(xiàn)。

以書娟為首,未經(jīng)歷過苦難的女學生,單純可愛憎分明。當?shù)弥叭哲姂c功宴的后果時,大家團體跳樓,這種不可辱的精神讓人感動。

業(yè)余神父約翰,原本是唯利是圖的美國人,在日本鬼子的獸性面前喚起良知。為了愛,奮不顧身的去找香蘭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機會逃離,但他選擇留在教堂。為了解救女學生,千方百計的修卡車,把生死置之度外,讓人性光輝得以升華。

當漢奸的父親,為了救出女兒和學生們,盡一份有人性的父愛之心,最終還是被自我主子槍斃了。告誡人們,這就是當漢奸賣國賊的應得下場。

傷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親弟弟一樣的精心照顧,臨死時還掛念著家里的麥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臨死時流淌在發(fā)間不知是血是淚時,含淚的恨在心中燃燒。

男扮女裝的小男孩喬治,代替女學生赴會,深知此去無回,可毫不畏懼。可想結果,無辜的孩子成為戰(zhàn)爭的犧牲品。

最終日寇的車開走了,帶走的,不是一群淪落風塵的女子和一個女扮男裝的男孩,而是人性升華的靈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我們的祖國要強盛,我們的民族要團結!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勵長志,不忘歷史傷痛的好電影!

18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