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深夜食堂觀后感

| 小龍

在豆瓣上被評9.2分的“神級”劇集《深夜食堂》由一家網(wǎng)站引入了國內(nèi),在此之前它已經(jīng)通過其他網(wǎng)絡(luò)渠道擁有了不少追看者。開場是燈火輝煌的東京繁華夜景,鏡頭搖向一條近似城中村的偏僻小巷,食堂老板在零點鐘聲響起的時刻撩起門簾,迎接他那些有故事的客人。

在形式上,這是部有著濃郁豆瓣氣息的電視劇,非文藝青年會在潛意識中排斥它由畫面、音樂、旁白構(gòu)成的創(chuàng)作形式化,盡管它的旁白已經(jīng)足夠口語化,“一天又結(jié)束了,當(dāng)人們趕路回家的時候,我的一天才正式開始……你問會不會有客人來?喔,還不少喔!”但在影像意境的襯托下,多少還是有點做作。

《深夜食堂》刻意營造的語境如同屋檐下的瓦罐,只是在看過故事之后,會覺得這瓦罐里裝的不是尋常的雨水,而是濃郁的蜜醬,或者是其他任何放置很長時間也不會變質(zhì)的腌制品。受這些簡單、短小但情緒飽滿的故事影響,觀眾一開始對它形式上的刻意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扭轉(zhuǎn),會覺得,這樣深情的故事,配得上這種矯情的外在。抑或是,不知道是它沉穩(wěn)的煽情手段感動了觀眾,還是內(nèi)心需要填補的觀眾,找到了一款可供安慰午夜心靈的優(yōu)品。

老板臉上有道長長的刀疤,一幅誰都不懼的表情,開食堂仿佛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收集積累食客們的故事;黑道大哥總是戴著墨鏡面無表情,宛若小一號的高倉健,因為冷酷而極帥;男同性戀者敢說敢做,頗見真性情,演員的表現(xiàn)可謂極致;片中幾位女角色相貌家常,但卻有驚人的溫婉氣質(zhì)……

就是這樣一群在午夜活動的人,把狹窄的深夜食堂變成了一個舞臺。從角色社會形象以及場景布置來看,《深夜食堂》將鏡頭對準(zhǔn)日本底層民眾的意圖顯露無遺,不同于村上春樹小資階級式的恐慌與迷亂,《深夜食堂》里的人物非常接地氣,他們就是巷子里的人,是大城市的“社會填充物”,但他們和活動于這個城市的任何群體一樣,有血有肉,有著明確的生活態(tài)度和堅定的價值觀,這部劇集在日本包括在中國受歡迎,除了故事的精致之外,和它能夠輕易觸動生活在底層、關(guān)注底層的人的內(nèi)心有關(guān)。

《深夜食堂》有一些勵志元素,但勵志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在《貓飯》這個故事里,一個在卡拉OK廳工作的姑娘偶然撞入食堂,愛吃貓飯愛唱歌的她引起了老板的憐惜,在常來食堂的一位作曲家的幫助下,姑娘短時間內(nèi)成為了巨星,但卻因患重病去世,在去世一個月之前,她再次來到食堂要了一碗貓飯。故事的結(jié)局是一只貓來到了食堂,吃完了姑娘剩下的飯。說不好是被她的傳奇經(jīng)歷所打動,還是被演員出色的表演感染,看完之后沒覺得勵志,反而認(rèn)為,“人生不過一碗飯而已”,只要吃的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遇到好的人,有什么樣的命運也不重要。

日劇在1980年代曾以《血疑》為代表火爆中國,有媒體稱《血疑》“讓半個中國泡于淚水”,過去的日劇能撼動中國觀眾,是因為它們擊中了麻木許久的心靈,讓繼續(xù)親情、溫情、人性來填充內(nèi)心的人們,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貴。但在韓劇統(tǒng)治中國內(nèi)地電視劇市場之后,日劇再無掀起大風(fēng)浪的機會,現(xiàn)在《深夜食堂》的襲來,暫時也只是影響了一部分年輕城市觀眾。

與過去時代的日劇相比,《深夜食堂》已是全然不同的風(fēng)格,沒有沉重,沒有聲嘶力竭,面對生死也是泰然處之,無所不在的輕松態(tài)度,不會帶給觀眾任何觀看壓力,它奇異的治愈效果,面對不同國家的現(xiàn)代人同樣有效,它的陪伴作用,會讓那些深夜不愿睡或無法睡去的人們,感到一些安慰。

電視劇深夜食堂觀后感【篇2】

深夜,孤獨的象征,因為我們不曾對深夜有過期許吧!食色性也,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理。食坊酒肆,街頭喧囂,一個個孤單的靈魂從白日的碌碌中冒了出來,在光怪陸離中上演人生百態(tài)。

這間開在半夜三更的小店,溫暖了多少孤獨的心、疲憊的身、勞頓的體。有了夜幕的浸染,這些客人只是以最原始的身份示人?,F(xiàn)實世界中彼此陌生的兩個人,因了沒有交集,就不會有利益糾葛,更容易敞開心扉。好客的酒館老板、膽小的黑道大哥、紅不起來的歌手、妖嬈嫵媚的變性女郎……這樣一個奇怪的組合,卻不乏溫馨與快樂。

食物是享受,挑動心弦;食物也是一劑良藥,治愈著孤獨靈魂的創(chuàng)口;食物更是回憶與牽絆,如同紅香腸對黑道大哥的特殊,也如同舞娘對鱈魚子的執(zhí)著。

看過全套的漫畫,也看過同名的電影、電視劇,給我的感覺都是淡淡的。平凡的人物,簡單的料理,度過人生中每一個平淡無奇的夜。猶記得,十多年前,工作不久,某次中午和同事一起出來吃飯。尋的是一家小有名氣的蒼蠅館子,彼時去的時候正是飯點,人滿為患,恰好有一食客獨坐,很隨意的邀請我和同伴拼桌吃飯。中間,各自談笑,拼了一桌佳肴,最后居然還幫我們提前買了單。

工作這數(shù)十年來,旅途無數(shù),遇人也無數(shù),但始終再不曾遇到這樣熱情好客的人了,偶爾想起,只剩感慨。

深夜食堂,庸常世界之外的偶遇,都是夢境罷了。或主或賓,隨心隨意,方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許!

電視劇深夜食堂觀后感【篇3】

看《深夜食堂》給我的也是這種感覺。寧靜深夜讓人暫時抽離壓力,位于繁華街道后巷一角,勞碌一天的人們在這個簡陋食堂落腳;菜單上只有五道菜,又允許客人隨意點菜,只要老板能做的都可以料理。影片對烹飪過程僅幾十秒帶過,成品也看不出飄香濃郁的鮮美,完全就是普普通通家常菜式;那么,在這里吃和別處吃有什么不一樣?心情不一樣!與溫柔的食堂老板或者陌生鄰座間悄悄聊起自己的心結(jié)…這才是滋味。

很多關(guān)于美食的影視動漫,常用把廚師做菜的心意透過食物傳遞給食客,然而這系列僅用美食作為回憶記號,讓食客自言自語般敞開心扉敘說故事,向觀眾慢慢展現(xiàn)人生中的各種得與失?!渡钜故程?電影版》同樣延續(xù)了深夜劇的模式,它是由三個獨立故事組成,形式相當(dāng)于連續(xù)放送了三集加長版,又以系列常規(guī)角色前來客串歡樂。

雖然三個故事是三種雞湯,可作為電影搬上銀幕而言,題材泛濫得接近俗套,而且制作上沒有太明顯的提升,也就是3星的水準(zhǔn)吧。又從故事內(nèi)容來說,就第一個故事有一句話:“說是心頭好,就不要想一得二”,觸動了我。成熟漂亮的玉子遇上平凡無奇的上班族西田,他們能情投意合在一起是緣分,但他們最后還是分開了。玉子的心境如何變化作為男性的我不好理解,但是西田覺得已經(jīng)得到了穩(wěn)定的愛情,便理所當(dāng)然地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模型愛好中,人生可以貪婪地追求各種想要的,可是在抓到心頭好之后,這種貪婪是否該收斂呢?

第二個故事,新瀉女孩來到東京是人生挫折的啟程,她以香芋飯回想家鄉(xiāng)的味道,重拾起做料理的自信做出屬于自己的美食:“如果覺得好,就應(yīng)該做給大家看看”。第三個故事,借用311背景,描述關(guān)于舍棄與重生的故事:“人人都有重新做人的權(quán)力”。投入感一般,個人感觸都不大。

看完這部電影,比起聊電影本身,個人感觸會流露更多些,平常心靜靜觀影得到心靈洗滌,這就是治愈系的魅力。

電視劇深夜食堂觀后感【篇4】

每個喧囂的夜晚,總有人在街頭徘徊不愿回家,或許是因為苦悶,或許還有心愿未了。正是這些不肯回家心事重重的人們,才成為了深夜食堂這部電影的主角。一位善解人意的老板,一句情真意切的問候,一頓大快朵頤的美食,治愈了多少在夜晚中彷徨生活中迷茫的心。

食堂中食物作為情感的載體,在不同人到來的時候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五郎的奶油拌飯讓他想起了二十歲初戀的函館姑娘,時隔三十年拌飯味道依舊沒有變;風(fēng)間倫子的醬油炒面加荷包蛋,使她想起了多年未見負(fù)債出逃,雖無力關(guān)懷女兒卻默默支持流淚的父親;怕冷的小瞳喜愛鍋燒烏龍面,遇到了喜歡涼面的殺人犯橋本,仿佛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個悲劇。食物承載了時光,而時光卻不能重現(xiàn)。

吃飯是一種本能,無論生活中帶著多少偽裝,在這樣的小飯店里,每個人必將是本色出演。一個人一個座位,大家各自用餐,相互訴苦,在一個個深夜里回憶著、思念著、后悔著,周而復(fù)始,樂此不疲。身份成謎的老板不僅僅是在待客,也是在品嘗每個人的五味繁雜的人生,一說一聽,一問一答,一做一吃盡顯了人性的溫暖。

在奶油拌飯那一幕里,街頭歌手五郎先生每次去食堂都會點奶油拌飯,只因年輕困難時和女友只吃得起拌飯。直到女友被父母逼婚,五郎被迫離開,他卻始終不知女方并沒有屈服。三十年后偶然被初戀的美食評論家弟弟認(rèn)出來,弟弟告訴五郎,自己姐姐還是單身,她還在等著五郎回去找她。五郎露出遺憾而又尷尬的神情:

“可是太遲了啊”

“奶油拌飯的味道不是依舊沒變嗎”

五郎當(dāng)年雖然因貧困離去,但是依舊沒有忘記心愛的女人。只好寄托情思于食物之上,相思了三十年。大好青春早已過去,當(dāng)人生步入暮年之際,終于又煥發(fā)了青春。

奶油拌飯的味道依然沒有變。這句話是整部劇的靈魂,食物是可以傳遞情感,承載記憶的,無論時光荏苒,世事變遷,心中最初的堅守,都不會以任何外力為轉(zhuǎn)移。食物是我們接觸的最平凡的事物之一,平凡到我們認(rèn)為理所應(yīng)當(dāng),人一旦理所當(dāng)然地接受,就會忘記是誰風(fēng)里雨里默默守護在原地。于此希望我們能珍惜每一個平凡的人,每件平凡的事;用心去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愛來呵護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夜太短,人生故事太多,陪伴我們的請不要錯過。當(dāng)我們拼命奮斗執(zhí)著追求的同時,我們是否又忽略了親人們對我們的愛與包容。父母不求孩子掙多少錢做多大貢獻,就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丶铱纯?伴侶不求太多的物質(zhì)條件,只希望彼此能互相信任,相扶相持;子女不在乎父母在外形象多么偉岸,他們只需要自己的爸爸媽媽能陪伴自己,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指點迷津。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若是自己有一天陷入迷茫之時,不妨做兩個菜,備兩杯酒,叫上三兩好友一同大快朵頤。內(nèi)心充實了,生活自會圓滿。

電視劇深夜食堂觀后感【篇5】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開播已有數(shù)日,輸了口碑輸了收視率輸了豆瓣評分但沒輸話題度,受攻訐最多一點,應(yīng)是此劇全盤照搬日劇劇情之舉。

我相信,很多人在知曉黃磊要參演這個片的時候,以他黃小廚的人設(shè),以及日版《深夜食堂》的巨大影響力,大家還是非常期待的,包括我。

然而第一集出來后,大家真的目瞪口呆,豆瓣給了2.3分,這是小時代都無法企及的新高度?!伴偕茨蟿t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典故人盡皆知,卻無人真心去懂,兩國飲食體系風(fēng)俗習(xí)慣文化背景差距巨大,照搬照抄自然水土不服。

日版的《深夜食堂》改編自漫畫,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只在夜里12點到凌晨7點營業(yè)的食堂,來這里用餐的人,都會向老板點一份特別的菜,每份菜背后,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

大家先認(rèn)可的,就是那個濃濃的原版的日本范兒,居酒屋是日本靈魂棲息地,整個日本民族的壓力,有一半是在居酒屋里,摻和著酒精一起揮發(fā)的,日版《深夜食堂》的風(fēng)靡,首先是對民族生活的真實折射,擁有足夠的群眾基礎(chǔ),很大程度是契合了日本民眾的集體潛意識。其次,調(diào)性做的足夠準(zhǔn)確。居酒屋雖然簡陋,但食物依舊有要求顏色自然,食材鮮美,器皿精良的儀式感,短劇的調(diào)性也是足夠的克制。

再來說說中國版的《深夜食堂》,委實欠思量,派遣編劇每晚深夜一兩點坐鎮(zhèn)三牌樓老店,聽食客吹牛侃大山,不足一個月能寫一本《一千零一夜》,縱使不愿深夜不眠那樣辛苦,轉(zhuǎn)頭讀兩本當(dāng)代作家小說散文,定會發(fā)現(xiàn),深夜食堂類型故事,原來那么多。

朱自清筆下《冬天》中,就有這樣一段: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

簡單的場景,簡單的深夜食堂,撲面而來的畫面感,旅人拉開門裹著一襲寒氣進來,臉上有刀疤的小林薰或者黃磊并不作聲,端過一爐豆腐放在他面前,旅人吐著白氣,搓搓凍僵的手,掰開筷子夾一塊放進口中,心里是遙遠(yuǎn)的故鄉(xiāng)和曾經(jīng)冬夜的父親。這個長鏡頭甚至不需要一句臺詞。

中國絕不缺少美食的情節(jié),美食節(jié)目在中國易于引發(fā)共鳴,是因為不僅僅是食物,有美味,有情感,有回憶,有這一切的結(jié)合,任何一環(huán)的刻意、薄弱或孤立,都會讓感受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結(jié)果就像泡面三姐妹式的鬧劇故事。

5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