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7篇

| 吳澤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1

華羅庚(1910~1985),江蘇省金壇人,我國數(shù)學家。他從小就有天才的數(shù)學頭腦,在學習中特別善于動腦筋,以后全憑自學,一步一步登上科學的高峰。他先后擔任過大學教授、數(shù)學研究所所長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曾應邀到許多國家講學,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數(shù)學。

華羅庚小時候,他的父親開小雜貨鋪,家里窮得很。華羅庚一生下來就被裝進一個籮筐里,頂上又蓋一只籮筐。老人說這樣可避邪消災,所以給孩子起名為“羅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華羅庚上學期間,并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常常獨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業(yè)亂改一通,但這些并不能掩蓋他的天資聰慧。華羅庚的數(shù)學天才大大超過了他的同學們。他上初中二年級時,教數(shù)學課的是法國留學生王維克。有一次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幾,三三數(shù)之剩二,五五數(shù)之剩三,七七數(shù)之剩二,問物幾何?”過了好半天,竟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王老師用眼掃視全班時,大部分學生都低著頭,恐怕被老師喊起來回答。只有一個學生在桌上用筆緊張地算著。過了一會兒,這個學生果然舉手要求回答了。他大聲說:“是二十三?!蓖趵蠋焼枺骸按蠹艺f他回答的對不對?”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學們只是驚奇地看著站起來的那個學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華羅庚。王老師說:“他答對了?!苯又蠋煾嬖V大家,這是我國古代算學經(jīng)典之作的《孫子算經(jīng)》里的一道名題。

在楚漢之爭中,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還用這個方法點兵呢!西方數(shù)家尊稱它為“孫子定理”。王老師一再表揚華羅庚是個好學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從此,同學們對華羅庚刮目相看了。其實,這年才剛滿14歲的華羅庚,根本沒看過《孫子算經(jīng)》。他完全是靠動腦筋,憑聰明才智計算出來的。王維克發(fā)現(xiàn)華羅庚是個數(shù)學天才后,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領入“數(shù)學王國”。經(jīng)過許多年的勤奮努力,他進了清華大學,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進修。華羅庚終于成了一名自學成材的大數(shù)學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2

早在40年代,華羅庚已是世界數(shù)論界的領袖數(shù)學家之一。但他不滿足,不停步,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shù)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shù)與復分析,這又需要何等的毅力尋勇氣!

華羅庚善于用幾句形象化的語言將深刻的道理說出來。這些語言簡意深,富于哲理,令人難忘。早在S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復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shù)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jīng)常鍛煉自己。50年代中期,針對當時數(shù)學研究所有些青年,做出一些成果后,產(chǎn)生自滿情緒,或在同一水平上不斷寫論文的傾問,華羅庚及時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彼^“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zhì)量要不斷提高。剛結(jié)束的,一些人,特別是青年人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某些部門,急于求成,頻繁地要求報成績、評獎金等不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做法,導致了學風敗壞。表現(xiàn)在粗制濫造,爭名奪利,任意吹噓。1978年他在中國數(shù)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fā)表,晚評價?!焙髞碛诌M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边@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fā)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即科學工作要經(jīng)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

華羅庚從不隱諱自己的弱點,只要能求得學問,他寧肯暴露弱點。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國訪問時,他把成語“不要班門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門”來鼓勵自己。實際上,前一句話是要人隱諱缺點,不要暴露。華羅庚每到一個大學,是講別人專長的東西,從而得到幫助呢,還是對別人不專長的,把講學變成形式主義走過場?華羅庚選擇前者,也就是“弄等必到班門”。早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shù)論導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數(shù)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shù)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guī)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意思是當你見到別人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說,另一方面,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修正。這才是“君子”與“丈夫”。針對一些人遇到困難就退縮,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華羅庚在給金壇中學寫的條幅中寫道:“人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說到了黃河心更堅。”人老了,精力要衰退,這是自然規(guī)律。華羅庚深知年齡是不饒人的。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边@也可以說是他以的決心向自己的衰老作抗衡的“決心書”,以此鞭策他自己。在華羅索第二次心肌梗塞發(fā)病的,在醫(yī)院中仍堅持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學不是生命盡量延長,而是晝多做工作?!鄙【驮撀犪t(yī)生的話,好好休息。但他這種頑強的精神還是可貴的。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3

我國當代杰出的科學家中,有三位姓錢的人物: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人稱“三錢”。他們都是出國留學后,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回來的。其中錢學森的經(jīng)歷最為驚險。

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有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的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十分興奮,決定回國參加建設。然后但是美國方面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就千方百計地阻撓。美國海軍次長還惡狠狠地說:“我寧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他明白的太多了,一個人可頂五個師的兵力!”然后于是,美方無中生有,說錢學森是中國間諜,把他逮捕關押,之后雖然釋放了,可又嚴密監(jiān)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方提出嚴正抗 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準備隨時啟程。之后在中國政府的過問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錢學森,最后在1955年搭乘輪船回國了。他來到廣場,興奮地說:“我相信我必須能回來,此刻最后回來了!”

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導彈和航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最有聲望的科學家之一。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4

今天,我在《科學》里偶然看到了錢學森的故事,才知道他不但是個火箭專家,還非常愛國呢!

他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又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并于1936年轉(zhuǎn)入加州理工學院繼續(xù)學習,后來又拜著名的航空科學家馮·卡門為師,學習航空工程理論。錢學森學習十分努力,三年后便獲得了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很想回國報效祖國,可是美國不準他回國,美國的海軍次長金布斯說錢學森相當于五個師的兵力,就是槍斃了也不能讓他回到中國去。但是后來,錢學森歷經(jīng)千心萬苦,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并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研發(fā)做出了巨大的貢現(xiàn)。

看了這篇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許多像錢學森一樣熱愛祖國的人,他們有的把自己的錢捐給國家搞建設,有的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謀發(fā)展,有的甚至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馬上快到國慶六十周年了,我不由的問自己,我們又該如何的熱愛自己祖國呢?我想作為一個學生,我們首先要學好課本,打好基礎,將來才能跟好的報效祖國。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讓我們想想像錢學森那樣熱愛祖國的人們吧,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5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我國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3歲時就有非凡的記憶力,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用心算加減乘除。大家稱他為“神童”。

5歲時,他已可讀懂《水滸》了。他對爸爸說:“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變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說:“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須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每次比試,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來他折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特別規(guī)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小;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shù)他投得最遠最準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這不僅使同學們,而且使老師也驚嘆不已。

20多年后,錢學森果然成了國際知名的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家。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yè)的發(fā)展,強調(diào)不僅要服務于軍用還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6

他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修完了美國普渡大學四年的博士學位,他還被中國人民授予一個無比光榮的稱號“兩彈元勛”。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鄧稼先。

1948年,鄧稼先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一轉(zhuǎn)眼,一年多過去了,鄧稼先取得了別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學位。有人勸他留在美國,但鄧稼先婉言謝絕了。1950年10月,他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帶著滿腦子的原子知識和給父親的兩雙中國還不能生產(chǎn)的尼龍襪,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國。

轉(zhuǎn)眼,已經(jīng)到了1959年6月,剛剛開始研究工作的鄧稼先和他的團隊們,遇到了蘇聯(lián)公開違約,撤走專家的大麻煩。中央決定自己動手,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設計的負責人。在遇到了一個蘇聯(lián)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shù)學時,鄧稼先在數(shù)學家周光召的幫助下,推翻了原有結(jié)論,從而解決了關系中國原子彈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shù)學家華羅庚后來稱,這是“集世界數(shù)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鄧稼先放棄優(yōu)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貧窮落后的祖國,雖歷經(jīng)千辛萬苦而百折不回,受盡磨難而決不放棄。回國后,“舍棄小家而為大家” 成了鄧稼先的真實寫照。世人只仰慕成功者絢麗的鮮花,誰會注意鄧稼先在大漠戈壁的寂寞,鄧稼先成功了,正是源于他那長久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的結(jié)果。

1985年,鄧稼先因長期接觸核物質(zhì),患上了肝癌。幾天之后,醫(yī)生強迫他住院并通知他換上了癌癥。他無力的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的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卻安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的這么快?!敝醒氡M了一切力量,卻無力挽救他的生命。1986年,這位中國的“兩彈元勛”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的親人,他的祖國。

他,肩負著民族的期望和等待,獨自行走。只留下一個寂寥而孤獨的背影,見證他的堅強不屈。于是,是他,鄧稼先,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如一顆璀璨的新星閃耀在世界人的面前。也是他,在毅然返回祖國后,一肩扛下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重擔,告別了城市的璀璨燈火,隱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著最粗最苦的重活,渾然忘記自己曾有過家喻戶曉的輝煌。也是他,帶領堪稱中國最優(yōu)秀的團隊,硬是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創(chuàng)造了“兩彈一星”的奇跡。也正是他,秉承中華傳統(tǒng)的謙虛內(nèi)斂,創(chuàng)造而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就這樣默默地將一生奉獻給祖國,奉獻給科學。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中國著名科學家故事篇7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氫彈和原子彈的研制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務。他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宇從小就是好朋友。

他們的父母都是清華大學的老師,都住在清華園。很小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塊兒玩,后來還在一個中學讀書。他們倆都很聰明,但是性格不同,楊振宇比較機靈,鄧稼先沉穩(wěn)老實??墒撬麄兌己芫粗貙Ψ剑葘Ψ降膬?yōu)點為榜樣互相學習。這樣兩人成了好朋友。

長大以后,他們都在美國留學,并且都學習理論物理學,搞原子核物理研究。鄧稼先畢業(yè)后不久返回祖國,支持祖國的科技建設,楊振宇則繼續(xù)留在美國搞科學研究。

鄧稼先回國以后,被派去領導和組織原子彈的研制工作。經(jīng)過多年的艱苦奮斗,1964年10月2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楊振宇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很為自己的祖國高興,同時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好朋友鄧稼先是否也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但他知道這是國家機密,如果問鄧稼先,會讓他為難的,所以就一直沒問過。

1971年,楊振宇回國,鄧稼先到首都機場迎接分別整整二十年的老朋友,兩人一見面就沒完沒了地聊了起來。但是由于鄧稼先從事的工作都是國家機密,兩人的談話總是點到為止,盡量不涉及這方面的問題。可是楊振宇十分想知道鄧稼先是否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于是就繞著彎子問他:“聽說中國研究原子彈的專家中有美國人,有這么回事么?”

這個問題讓鄧稼先很為難。如果回答說“沒有”,就證明了自己很了解參加原子彈試驗的成員,這實際上是承認了自己也參與了原子彈的研制;如果回答說“不知道”,又是在欺騙老朋友。于是他就想出一個既不泄密,也不欺騙朋友的辦法,說:“我以后再告訴你吧。”

于是,鄧稼先把這個問題向上級匯報,最終得到周總理的批準。鄧稼先這才如實地答復了老朋友的問題。

鄧稼先就是這樣一個誠實正直的人,無論是對待國家還是朋友,都以誠為本。

1986年,鄧稼先病逝,楊振宇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朋友而十分悲痛,他在從美國發(fā)來的電報中說:“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p>

4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