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jié)氣的特點是什么

| 藝潔

立冬節(jié)氣的特點是什么

1、立冬節(jié)氣氣候特點:南北兩方溫差拉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shù)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qū),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冢瑑烧叩臏夭羁蛇_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2、立冬節(jié)氣氣候特點:熱帶氣旋強弩之末

根據(jù)統(tǒng)計,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氣旋,還有可能發(fā)展到臺風強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地點主要在臺灣、廣東和海南。如果當年中緯度盛行緯向環(huán)流,熱帶氣旋比較活躍,如果中緯度盛行經(jīng)向環(huán)流,也就是冷空氣強,不容易有臺風。

3、立冬節(jié)氣氣候特點:華南南北秋夏兩季

立冬期間的華南北部,即便寒風掃過,氣溫會迅速回升,晴朗無風之時,常有“十月小陽春,無風暖融融”之說。這里往往12月才會進入冬季。華南南部、臺灣以及以南的海南島等島嶼地區(qū),11月尚未進入冬季。但11月的氣溫也不是很高,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出現(xiàn)強烈降溫的情況,只不過近些年來較少出現(xiàn)。

4、立冬節(jié)氣氣候特點:入冬深秋易有霜霧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xù)出現(xiàn)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出現(xiàn)初霜。

立冬的含義是什么意思:表示冬季開始

立冬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9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開始的第一個節(jié)氣。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左右,當太陽黃經(jīng)到達225°,為立冬。

在古代的時候,立冬的“立”是開始的意思,“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jié)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立冬的記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也就是說立冬代表著冬天的來臨,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分為三侯: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意思為立冬之后,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算太冷。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是說立冬時,水已能結(jié)成冰了。

二候地始凍,是說立冬五日后,土地因寒冷開始凍結(jié)。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是指野雞之類的大鳥,“蜃”,指大蛤蜊。立冬十天后,野雞類大鳥便很少出現(xiàn)了,而在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線條及顏色與野雞相似的大蛤。

立冬習俗:吃餃子、釀黃酒

民間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秋收冬藏完畢,迎來了冬閑。因此,要在立冬這天以美食進補,犒勞自己的同時抵御寒意,稱為“補冬”。

有俗語說,“立冬節(jié)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痹诒狈?,人們習慣在立冬這天吃餃子。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因為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在南方,人們在立冬愛吃雞鴨魚肉。在潮汕地區(qū),還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時甘蔗已經(jīng)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在紹興,立冬釀黃酒是傳統(tǒng)習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是釀酒發(fā)酵最適合的季節(jié)。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立冬過后,“西風漸作北風呼”,日照逐漸縮短,氣溫繼續(xù)下降,雖然偶爾也會出現(xiàn)“小陽春”天氣,但冷空氣活動已經(jīng)開始頻繁,所以要注意隨時添加衣服,防寒保暖。除了適時進補外,還需適當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安然過冬。

立冬的風俗吃什么

蘿卜老鴨煲

蘿卜老鴨煲是非常正統(tǒng)的冬季滋補湯,一般說來,蘿卜在冬季的養(yǎng)生功效不亞于人參,老鴨和蘿卜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此外,這款湯味道醇厚,香濃,適合一家人食用,就連挑食的孩子也會愛上它。這款湯也可以做成酸蘿卜老鴨煲,會更加開胃。

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在的人們已經(jīng)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建議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類最好的伙伴)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吃大魚大肉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喝羊肉湯

山東滕州,立冬時節(jié),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以及豐富的熱量,御寒效果極佳。







16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