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10篇

| 玉璇

魯迅的成名與其個人先進的思想,獨特的政治見解和文學上頗深的造詣密不可分。既然這樣,下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span>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10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10篇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1

他堅決反對那種“瞞和騙的文學”,呼吁“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寫出他的血肉來”。最能體現(xiàn)出魯迅這種精神實質的,是他對中國國民性中痼疾的揭示。從來沒有哪一個作家或思想家,像魯迅如此執(zhí)著、如此嚴厲、如此深刻地批判過中國人的精神弱點。而魯迅則將此貫穿自己一生的思考和寫作中。

魯迅先生根本思想就是“人的覺醒”,“民權的覺醒”。因為,“如果人民的腦子不從封建文化的束縛之下解放出來,人民不獲得人的知識,人的思想,無論什么改革,無論那改革得到怎樣的勝利,也將是表面的,形式的,換湯不換藥的。”

置身于內憂外患的歷史條件下,魯迅將“立人”作為中國變革的出發(fā)點,“人立而后凡事舉”,只有發(fā)揚民魂,培養(yǎng)有明白的理性和深沉的勇氣的國民,中國才能進步。他認為正是精神的萎靡,造成了人性的墮落。而新的國民性格,應該是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有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

正是為了“造成一個使新生命得能誕生的機運”,魯迅甘愿充當了“掃蕩一切舊物”的馬前卒,也因此招致了來自身前身后甚至身邊的明槍暗箭。但“為了大眾和民族的未來”,他義無反顧。

戰(zhàn)士或革命者的魯迅,始終站在中國精神文化戰(zhàn)線的最前沿,向著腐朽落后沖鋒陷陣。也正是在這種血與火的考驗和嚴峻的斗爭中,他成為“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引領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棒斞妇癫粌H在下一個百年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在下一個千年里也將愈加顯現(xiàn)其理性的光芒”——這就是經典的價值,這才是思想的力量。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2

我心目中一直崇拜一個人,他就是聞名中外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他棄醫(yī)從文,寫下了許多著作!我崇拜魯迅,因為少年魯迅是苦難的,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憑著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困難。

曾經魯迅家里是非常富有的!可是由于家中發(fā)生變故,家道中落。十二歲那年,父親得了重病。魯迅不得不把家中的財物那去當鋪換錢,再用錢去藥店抓藥,所以經常遲到,被打手心,但他每天堅持去讀書。

有一天,魯迅又遲到啦!壽老先生拿著戒尺走到魯迅面前嚴厲地說:“你怎么又遲到了?”魯迅伸出手說:“你打吧!先生,我會改的,”壽老先生拿起戒尺打下去,可是戒尺在空中停留了幾秒鐘,最后還是沒打去。魯迅回到座位,暗暗地下定決心:以后我絕對不能遲到了。第二天早晨,桌子的右上角出現(xiàn)了一個“字”,那是魯迅用小刀刻的?!霸纭弊忠采钌畹乜淘隰斞傅男睦?。

在某個夜晚,天氣異常寒冷,魯迅一讀書就讀到半夜。他為了忍耐寒冷,在嘴里放了一個辣椒,直到辣得自己滿頭大汗,這樣,自己體內就會有一些熱量。他就用這種辦法驅趕寒冷。有時,魯迅竟讀書讀得廢寢忘食。

少年魯迅,是我學習的榜樣!在世界上,許多人都成了家喻戶曉的杰出人物。大家都很向往他們,很崇拜他們,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奇跡,也開辟了許多科學道路。他們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每個名人都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某些人看來,他們只是輕而易舉地得來“名人”這個稱號??墒?,他們都是通過發(fā)奮讀書、刻苦學習,才取得了成就。

魯迅就是通過發(fā)奮讀書,最終才成為了我國的文學家。對,我也要學習他這種學習態(tài)度,他在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都能如饑似渴地讀書,現(xiàn)在,祖國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優(yōu)越的條件,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好好讀書。

魯迅先生的書伴著我懵懂的少年時代?!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跟隨先生去嬉戲,體驗一下冬日捕鳥的樂趣,再和小伙伴們一齊到魯鎮(zhèn)去觀看那精彩的“社戲”,嘗嘗那香噴噴的羅漢豆,一齊感受那純真無邪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那段美麗的童年時光。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3

歷史上溯到二十世紀初葉——全球狼煙四起,天下大亂,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稱霸一方,窮兵黷武,擴張勢力,世界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與此同時,舊中國風雨如磐,腐朽的清王朝氣數(shù)已盡,革命力量風起云涌。內憂外患,積弱積貧的五千年文明古國,將何去何從?在大廈將傾、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一個身穿牙黃羽衫的人猶如一輪紅日橫空出世,用手中的筆作武器拯救危難中的民族,他就是魯迅。他的出現(xiàn)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帶來了新的希望。

他,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飽滿;整個人精神煥發(fā),兩眼炯炯有神。他的頭發(fā)一根根的直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么長,頭頂就如同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他習慣穿長衫,手里時常拿著一支安煙。當有人說了可笑的話,他就會發(fā)出發(fā)自內心的笑聲,爽朗的笑聲常常使他咳嗽不止。他經常在夜里寫文章,將自己對愚昧、落后的社會制度的憤慨進行控訴,他的文章反映了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的心聲,被譽為“民族魂”。

魯迅先生的文學是精神的反抗與生命掙扎的文學,是為了爭取做人的資格:生存、溫飽和發(fā)展的反叛,對生命體驗的彷徨、孤獨和絕望的掙扎。1918年5月,魯迅先生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呼吁國人要“立人”就要進行思想的啟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會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戲和“吃人者”的人性弱點,從人的意識和社會制度方面對黑暗的封建社會進行了深深刻刻的揭露和批判,對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無情鞭撻,對沉默的國民靈魂也進行了真實的寫照。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魯迅先生敢于“橫眉冷對千夫指”,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膽量啊!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4

他,我們大家敬愛的魯迅先生,已經去世68年了(1881-1936)。他是深沉、敏銳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滿了強烈的愛憎和情感色彩,還有活生生的現(xiàn)實氣息。他的情感充滿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他的文字,簡練而刻毒,如匕首和投槍。

禮教、制度、傳統(tǒng)、政府......全成了他批判的對象。魯迅對舊中國的鞭撻,沁人心脾。他絕任何形式、任何范圍內存在的權力關系和壓迫:民族的壓迫、階級的壓迫、男性對女性的壓迫、老人對少年的壓迫、知識的壓迫、強者對弱者的壓迫、社會對個人的壓迫......魯迅憎惡一切不平等關系、說教和謊言,他不斷揭露和痛斥國民的麻木性,讓一切自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人感到不安。魯迅先生是一個藝術家,他看見什么,他描寫什么。

他把他自己的世界展開給我們,不粉飾,也不遮蓋。那是他最熟識的世界,也是我們最生疏的世界。他在我們里面看見趙家的狗,趙貴翁的眼色,看見說“咬你幾口“的女人,看見青面獠牙的笑,看見孔乙己的偷竊,看見老栓買紅饅頭給小栓治病,看見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看見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六斤等的一家,聽見阿Q的槍斃時說的話,看見一群在饑餓里逃生的中國人。魯迅先生告訴我們,偏是這些極其普通,極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永久的悲哀。

魯迅先生并沒有把這個明明白白地寫出來告訴我們,但這個悲哀畢竟在那里,我們都感覺到它,我們無法拒絕它。魯迅畢生追求真理,追求進步。他高舉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以文學為武器,深刻揭露封建主義、軍閥勢力和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嘴臉;他積極支持并參與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的斗爭,為維護民族尊嚴、爭取人民解放而戰(zhàn)斗,表現(xiàn)出高昂的愛國主義激情和民族氣節(jié);他尖銳揭示了國人身上存在的國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渴望以理性精神開啟民智;他在嚴格解剖他人的同時,更加嚴厲地解剖自己;他面對殘酷的文化圍剿,以堅韌的戰(zhàn)斗精神不懈抗爭,成為左翼文化運動的主將和領袖;他堅持文藝為人生為革命的道路,始終“和革命共同著生命“,深信“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用如椽巨筆,承擔起“啟蒙“與“救亡“的雙重歷史責任。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5

有人說他是異鄉(xiāng)人。

嶙峋的脊骨,生硬的線條,如紹興那一塊塊青灰色的石板路,堅硬、冰冷。

他脫下了白大褂,用鋒利的筆尖做武器,閃著凜冽的寒光,直刺敵人的咽喉,直指人心。

然而一個古老的水鄉(xiāng)卻沉蘊著柔美的風景。粉墻黛瓦,流水人家,糅雜著草與土的芳香,眼前的悠悠碧水,耳畔的欸乃漿聲,勾畫出一個充滿詩意,純粹柔情的紹興。

但水鄉(xiāng)軟玻璃似的明鏡里,曲曲折折地倒映出棱角分明,一派豪情的魯迅。那柔軟的水玻璃上折射出一把明晃晃的刀,不,比刀更有殺傷力,“嘩”地從水中掠起,撩開了眾人的羞恥心。

曾經,也是這片柔情的水鄉(xiāng),人民看見烈士的血從侵略者刀尖淌下,卻仍是一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會用血裹著的饅頭治病!

一聲吶喊,劃破了寂寥的長空,激起滿城碧波,也激起了魯迅的憤恨。

任人宰割的民族,沒有骨氣和靈魂,竟麻木地生活在猙獰和丑惡的社會之中!魯迅暴怒了!他的筆鋒直刺向這個暗無天日的社會,以筆的力度宣示著一個中國人的錚錚傲骨!!他最終登上了思想舞臺,向舊中國開火,他不畏懼死,也不可能在文壇中倒下,他揮舞著筆,敵人被魯迅打得滿身血痕,魂飛魄散,但魯迅還要用筆斗爭下去,深思凝重的背影,震耳欲聾的話語,振興了中華民族!也振奮了每個國民的心!!!

提起魯迅,往往會使人想起巍峨的華山,冷峻而穩(wěn)重。他又似山巔上的一棵雪松,俯瞰神州。

在他的故鄉(xiāng)里,他寫下了許多不朽的文章,但在他童真的記憶里也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隨江南的水波在心頭蕩漾,隨恬淡的月光濡染出寧靜的水鄉(xiāng)。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少年時套著銀項圈的閏土,在雪地捕鳥中遺留下小小的秕谷,還有桑葚,皂莢,覆盆子,童年的純真也不遜于筆鋒的尖銳。

魯迅在彌漫著硝煙,卻又無硝煙的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著甘為孺子?!?,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魯迅的早逝可能與他的尖銳有關。然而魯迅的靈魂永遠在天邊微笑,他內心的仇恨在九泉之下也會與惡勢力相拼。

我認為魯迅不是紹興人,因為他的豪邁粗獷與紹興的碧波柔情不相匹配。

然而紹興翡翠似的活水配上魯迅的銳勁不就釀造成一碗浸透著紹興悠久歷史和豪氣的酒了嗎?

酒氣繞梁,千日不絕。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6

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魯迅

幾番躊躇,最終卻也不知該如何下筆。究其緣由,只因一則自己思想膚淺、智慧貧乏,要談論先生,真有力不從心之感;二則實難體悟反映于先生身上的那種神圣悲憤,那種“置身于茫茫曠野、四顧無人的大寂寞,壓在萬鈞閘門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讓皮膚燒焦,心肺煮沸,決死對敵奮戰(zhàn)的大沉醉”。

坦率地說,至今我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仍是非常淺薄的,我甚至還沒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偉大。在我眼里,先生實質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偉大、更神圣的身份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體現(xiàn)出來的都是我們不能輕易揭示的一些東西,能夠在平凡的文字和敘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進行徹底的揭露,實可謂是能看透別人的心理。不過,我想這樣也好,去掉后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環(huán)或許能夠減輕談論時的心理壓力。

對待先生的心態(tài),可以說是“敬而遠之”。我實在找不到更恰當?shù)脑~匯來描述。先生殘酷地剝去我們身上的偽裝,揭示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弱點,時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懼怕先生的冷峻與嚴苛。先生能夠把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進行透徹的分析,而且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把所謂的“真、善、美”進行徹底的批判,脫去他們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假殼”,讓其在批判中獲得被救贖、被改造的可能。同時,我們也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盡的痛苦而困惑,換句話說,我們簡直不會甚至無法欣賞這種悲劇之美,無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歡喜。

誠然,我們欽慕先生那樣“無所顧忌的生活,無所顧忌地去愛、去恨、冷嘲熱諷,坦蕩地面對著別人的熱舌頭、冷唾沫,讓他們去說,去誣蔑去以為”,然而現(xiàn)實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否定和困惑。盡管我們看到了諸種弊病,可是我們不敢反抗,當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們也感到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為師,能真學先生嗎?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們背負不起。

我想這也許是正確的。作為年輕人,我們只希望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力使生活變得輕松愉快,何必人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碼呢?我們沒有必要脫下T恤牛仔,換上長衫,把自己關在“鐵屋子”里去體味那一份苦澀。當然,我們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決不會輕意去逃避。我們很欣賞先生那種面對現(xiàn)實,正視現(xiàn)實的精神,但為何不能更超脫一些,多一點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寬容?平等與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認為的?

當然,我們也應該理解先生,學習先生,但我們卻沒有必要用先生背負的歷史包袱來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以此來追求一種悲劇式的精神境界。少一點因襲以往的顧慮與牽掛,多一些對未來的高瞻遠矚,這樣我想先生恐怕也不會斥責我們的莽撞。

按照一個固定的標準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卻寧愿讓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別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卻不喜歡先生的性格。我想,我從先生那里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熱情,而是一種毅力,一種促使我們一步步向前走而決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見深林,可以辟為平地;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這對于正在刻苦學習、奮斗,不久也將步入社會的我們來說便是極大的收獲:以先生獨立不依的精神和奮然前行的毅力,盡可能少地為自己設立羈絆,開拓自己的道路,或許這就是先生現(xiàn)在對于我們的重要意義。

先生躑躅于荒原之中,孑然回顧,蒼茫無及。這是一幅極富于象征意義的生命圖像。沒有對話者,這是思想者的孤獨;無法直面的人生,這是思想者永恒的困惑。在孤獨這座祭壇上,幾乎所有偉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獨的羈旅者。

在先生這樣的大境界面前,我們永遠只是蹣跚學步的稚童。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7

新教材中魯迅文章被撤退,理由是內容過于深刻,不適合初中生讀。這不禁使我駭然,難道只是難理解就選擇去放棄,避而遠之?我認為他的文章不應該被撤退。

還記得初中時初見魯迅,是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書本上人們快樂的童年。那土墻下的油葫蘆,和伙伴們一起捉迷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正是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正處于少年時分的我,也和作者一樣那樣天真,那樣無邪。是魯迅的文章讓我看到了童真的自己,從此,我便對這個作家起了興趣。魯迅,原名周樹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之父……

時光流逝,我認識了藤野先生,他一遍遍認真細心地批改作業(yè),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讓我看到了一個值得尊敬的老師,但同時,我又看到了中國民眾麻木地目睹革命烈士們被日本人屠殺卻毫無反應的場景。文章中國人的這般麻木,讓我感受到,魯迅文章的意義似乎尚不止如此。后來他的棄醫(yī)從文,也讓我明白,原來,魯迅是個拯救國民的英雄。

后來,《孔乙己》的到來讓我徹底的震撼了。數(shù)節(jié)課的講解,讓我理解到,孔乙己真是個可悲的人。猶記得他總能在喝酒的時候給孩子們分些茴香豆,這種貧窮的人,居然還在孩子們的身上找心理慰藉,真是可憐又可悲!而魯迅寫他的目的,不正是想以孔乙己個人反映整個社會的現(xiàn)狀嗎?他把他自己冷靜的思考和對社會的不滿寫了出來。我終于明白,他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姿態(tài)正喚醒者每一個中國人,拯救著被困在“鐵屋子”里的“奴才”們。是他告訴我,青年人,要有愛國的熱情,要敢為國家灑熱血!因為魯迅,我開始懂得擔起自己的責任。

但現(xiàn)在魯迅的文章被撤退,試問,學生們還會如我一樣因為魯迅的文章蛻變成全新的自己嗎?教育者們都說難理解,那學生豈不是更避而遠之?誠然,有一天魯迅的文章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里,但我堅信,那些文章傳遞的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一直都會在。若是課本中沒有了魯迅,哪里還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的一生如此長嘯,我們不該刪去他的文章,因為它能讓我們學到愛國愛民,為國為民,他的文章能讓我們成長!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8

魯迅的文章被大撤退一事使我一時間感到很費解。因他的文章深刻、有趣,正適合用來教導中學生如何從現(xiàn)象看本質。我不知道那些想將魯迅文章撤了的人是出于何種目的,我只知道,魯迅的文章是一種思想的表達,是值得我們中學生學習的。

當我讀完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才明白那個時代的兒童在書齋中的有趣經歷;當我讀完他的《風箏》,才明白被封建宗教束縛下麻木的孩子是如何的悲哀;當我讀完他的《聰明人、傻子和奴才》,才明白“傻子”的聰明。

可是,這些文章都要從課本中刪除了,這不免有些不應該。對于中學生的教育,重在啟迪,而不是在于一味的逃避“深刻”。逃避的代價是時代的退步。幾十年之后,這些沒有讀到過深刻文章的年輕人,這些沒有從小被深刻的思想精華熏陶過的年輕人,又怎能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如果一個時代的頂梁柱連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都沒有,國家的教育恐怕太失敗了!難道這就是教育的目的嗎?我想,教育的目的本不在此。所以,我認為魯迅文章大撤退并非明智之舉。

通過魯迅的文章,我從一個思想幼稚的孩童漸漸成為有著自己思想的青少年。我會從一件新聞,亦或一件身邊的小事中,主動探究其中的本質。當我迷惘于當世之時,我總會提醒自己不要做魯迅筆下的“被關在鐵屋子里的人”。我總會從魯迅的文章中找到生活的前進方向,我想,是魯迅,讓我走到了今天,是他,讓我明白了許多人情事理背后的人性的本質。

身為一個教育者的你,請不要草率的做出一個可笑的決定,請不要讓一代的孩子失去提高自我的機會,這個年代,太需要魯迅這類的文章,太需要擁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不然,還有誰有平治天下的能力?所以,魯迅的文章不要大撤退為好。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9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么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后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植赖姆饨▔浩?,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袢苏f:“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里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fā)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fā)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fā)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shù)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為了功名盡折腰?!犊滓壹骸肥抢^《狂入日記》后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梁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幸免于難,這是多么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xiàn)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xiàn)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復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xiàn)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xiàn)出某種自發(fā)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tǒng)觀念和正統(tǒng)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并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里,表現(xiàn)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關于魯迅革命愛國事跡篇10

我國近代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fā)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愛國愛民、愛憎分明的人。他愛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恨舊社會,恨黑暗的統(tǒng)治者,是他們給勞苦大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讓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魯迅先生迫切希望勞苦大眾早日脫離苦海。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雖然自己生病了,但仍然堅持三更半夜寫文章,徹夜工作。還叫女傭阿三多休息,不讓她干重活。魯迅先生每天工作很忙碌,還是抽出很多時間關心青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魯迅一生接待過來訪青年五百多名,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關心過的青年更是不計其數(shù)。啊,魯迅先生,你多偉大!

人們都說,魯迅先生是個天才。其實他并不是?!澳睦镉刑觳?,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這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名言。聽到這句名言,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魯迅先生為了更多地工作,非常珍惜時間,他又說過一句名言,我們都應該牢記:“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蔽覀円螋斞赶壬鷮W習,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好好把握今天的美好時光。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_@是對魯迅先生真實的寫照。魯迅先生活著是為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而壓迫者雖然活著是為了讓別人不能活。魯迅先生情愿給人民當牛做馬,無私奉獻,而壓迫者則是騎在人民頭上高喊:“呵,我多偉大!”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把魯迅先生抬舉得很高,很高,而對那些壓迫者,則是把他們摔垮。魯迅先生從不賣弄自己的知識,只是默默地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也是我們子孫后代學習的楷模。

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人們將永遠記住他!

1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