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愛國事跡800字匯總五篇
杜甫也曾像李白那樣,年少輕狂。游山玩水,過神仙般的夢境生活。滿心歡喜,寫下了“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他相信他會攀上事業(yè)的頂峰。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1
我最欣賞杜甫,不僅因為他的詩,而且因為他的人。
杜甫早年,喜歡游山玩水,出游吳越。曾感嘆泰山“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登上山頂,抒發(fā)“會當(dāng)凌絕頂”的豪情壯志。當(dāng)他想與古代詩人一樣考取功名,為國報效的時候卻僅僅得了一個河西尉,于是他憤慨道:“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彼慷昧恕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辭官省親,剛進(jìn)家門,又“入門聞嚎啕,幼子饑已卒”,他空有愛國之心和遠(yuǎn)大的政治抱負(fù),只是抱負(fù)無從施展。
過了幾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也進(jìn)入了他的中年,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時,他感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逃亡途中,他也曾“暮投石壕村”,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但次日告別時卻已經(jīng)是“獨與老翁別”,他還看見了“三吏三別”。在“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遇見李龜年,痛訴悲悵愁緒。他在逃亡途中與王維一同被捕,后逃出投奔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后又因言語不當(dāng)被貶,于是杜甫棄官而去。即使他的中年命運多舛,他還念念不忘報國。
到了晚年,他因戰(zhàn)亂流離失所,最終在四川安定了下來。在聽到官軍收復(fù)了河南河北被叛軍占領(lǐng)的失地的時候,他和妻子“漫卷詩書喜欲狂”,在白天縱情喝酒高聲歌唱“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他懷著報國之心,聽到官軍得勝,才會喜欲狂。在“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沉塘坳”的時候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他登高望遠(yuǎn),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見長江滾滾來”。見春雨到來,贊嘆道“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在虁州寫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千古絕句。他訪諸葛武侯祠,寫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的命運做了評價,同時也寫出了報國無門的心情。最后杜甫在一只小船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縱觀杜甫一生,雖然在動亂中度過,但是他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千古佳篇,而且,他還時時懷抱報國之心。即使在安史之亂中,也只身投奔肅宗,這種愛國之心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欣賞杜甫,一方面是欣賞他的詩句,另一方面是欣賞他的愛國的這份情。
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2
或許,他并沒有詩仙李白的灑脫豪放,也沒有陶淵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國,他甚至“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談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詩圣”的稱號,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國”的愛國者。
憂國,是杜甫詩中的靈魂主干,他的所有詩作中,多數(shù)都透露出對祖國山河破碎的感嘆和愁苦。面對日益衰敗的唐朝,面對支離破碎的大唐國土,他含淚提筆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弊蛉兆鎳睒s,而今日卻破亡了,面對依舊的山河,試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時淚”、懷著“恨別心”?杜甫就是這樣一位愛國的詩人,他因“國破而憂,因國盛而樂”。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他“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他快樂,因收復(fù)“河南”、“河北”而快樂。他的快樂,不僅僅是自己的,更是屬于祖國的。這種純粹的快樂,只是真心愛國的人才配擁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榮華利祿,杜甫快樂的根源,只是祖國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時代,是最黑暗的時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亂時,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殘暴無情地壓迫、剝削百姓。在這水生火熱的時候,杜甫毅然選擇站出來,用慧筆揭露出一樁樁事件,將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輸?shù)矫恳痪湓娋渲??!度簟?、《三別》正是他思想的表述?!妒纠簟分小袄艉粢缓闻?,婦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讓杜甫憤怒卻無奈,自己無能為力,只能愁苦地“獨與老翁別”。他也曾通過仕途改變現(xiàn)狀,無奈,官場污濁,導(dǎo)致他屢遭貶謫。最終,他選擇回到百姓中去,以筆作槍,抒發(fā)他對人民真摯的同情。他親民,他愿意與百姓“同甘苦,共患難”,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詩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發(fā)財?shù)摹霸娛ァ薄?/p>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頓挫的詩句,對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無畏和正義。
若說千百年后詩作不一定會流傳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國,還恐祖國不盛乎?
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3
說到杜甫,我們每個人都會想到一幅畫面,那是一個嚴(yán)肅的老頭。是的,他不像李白那樣“飄然思不群”,亦不像蘇軾那樣“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就是百姓的代言人。從“三吏”到“三別”,他是行走在民間的史書,記錄了百姓的不公。
他是詩中的圣人——詩圣。何謂圣人??鬃佑醒裕喝⒊墒ィ⒐?,立言,立德。他關(guān)心百萬疾苦大眾的死活,他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他一生的奔波都是為了百姓。什么詩仙、詩佛,那些都是天上的存在,而人間無。什么是浪漫,那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為自己而不顧他人,不高興了就“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那是自私的。從這點可以看出,詩圣比詩仙更無私,他的“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可見一斑。
時世造就英雄,杜甫終沒有遇到一位圣君,空有壯志抱負(fù),卻無處施展??赡怯秩绾?,生不逢時亦英雄。他依舊站在了詩界頂峰,俯看前人與來者,能有幾人在詩歌上超越詩圣。
58年,這是杜甫在這世間生存的長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就是杜甫在這一生的經(jīng)歷。在這58年中,它見證了大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它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偌大一個盛世王朝正在一步步的走下坡路,最終走向滅亡。他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啊。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讓他欣慰的一點是它記錄了許多時代之事,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研究資料,無愧于詩圣之名。
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4
著名的唐代詩人杜甫,在別人看來是多么的功成名就,但是他卻有不為人之道的一面。杜甫一生都很窮困潦倒,而且自己報國無門,壯志未酬。但是我心中的杜甫是,忠君愛國憂國憂民,是善良的,是樂觀的,更帶有一絲狂氣。
杜甫一生忠君愛國,憂國憂民。他一生都很貧苦,正直壯年44歲時爆發(fā)了安史之亂他也就被關(guān)入獄中,因他的詩名很小所以逃了出來,就在連他自己的自顧不暇的時候?qū)懴铝恕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钡那Ч琶_@種危急時刻,他擔(dān)憂的還是皇帝,并去找在外逃亡的唐肅宗,被封小官后因不了解官場的利害關(guān)系被貶。終因俸祿太少棄官游蕩于四川,收朋友的接濟(jì),蓋了一間小屋,當(dāng)自己的草屋頂被風(fēng)刮走后,他不但不悲傷反而更為天下蒼生著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彼偸沁@樣推己及人,而這樣的氣魄無人能比。
杜甫更是善良的。在他的房屋前,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老夫人總是打他家門前的棗,當(dāng)時并沒有阻止,而是感慨人民生活的苦悶。當(dāng)他把自己的房子交給別人時,那人要去阻止老婦人,被杜甫攔下,杜甫大度的說這樣也不會影響自己,那個老婦人沒有丈夫沒有兒女,及幫幫她吧。說完又感慨社會上老百姓的生活苦悶,不能吃飽穿暖,即使他自己也是貧困潦倒,身無分文。杜甫這一生更是樂觀的,他并沒有被貧困擊倒,反而更加樂觀更加推己及人憂國憂民。在四川時被朋友接濟(jì),他并沒有覺得喪失活下去的信心,反而寫出“但有故人供祿米,余生此外更何求?!钡摹翱瘛痹娋?。杜甫很樂觀,從不會想要輕生。杜甫也是一個“狂人”,因與李白打交道也沾染一絲狂氣。當(dāng)他登上泰山山頂時,俯瞰世間萬物是更是感慨萬分,更加瘋狂,于是寫出了“狂”的詩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然而這樣憂國憂民樂觀善良的唐代詩人僅僅活了59歲,就連他逝世時也是相當(dāng)悲涼,他客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就這樣漂泊凄慘的過完了短暫的一生。這就是我心中的杜甫,他忠君報國,他憂國憂民,他善良樂觀,他依然帶著一絲狂氣,這樣的杜甫我欣賞!
有關(guān)杜甫的愛國事跡5
他是大唐盛世王朝里,舉世聞名的才子;他被尊稱為“詩圣”,是因為他隨意揮墨,也能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圖畫,把一切盡可能地收錄于他的詩卷中.我在漫長的文學(xué)長河中,找到他的試卷,翻開鑒賞,描繪我心中的他.
在我看來,他的墨筆會畫畫.不信?展開他的詩卷,你會看到《望岳》里描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泰山的壯觀景象,也能看見“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的描寫春雨的自然景觀等.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親自觀察,再用墨筆勾勒出來的景象.不然,又哪來字里行間透露出的自然、清新,卻又不失大氣、灑脫?
在我看來,他的墨筆會感傷.懷疑嗎?那請你繼續(xù)打開試卷的下一頁,繼續(xù)沿著他的軌跡步行.不消多時,你就會看見“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悲傷之情溢于言表,也會看見“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這一類的感懷之悲呼之欲出.當(dāng)然,他所感傷的詩句尚有許多,但論鑒賞,只上兩句亦極佳矣.
在我看來,他的墨筆會擔(dān)憂,也會感嘆.兩者合二為一,營造出一種全新的詩境.有問題?那就在詩卷繼續(xù)找答案.打開后面的部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與“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一并映入眼簾.細(xì)品此兩句詩,他把擔(dān)憂蘊含在其中,但又不忘了補上自己的感嘆,可見他的復(fù)雜心緒.又如“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和“可憐后主還寺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此二句也點出了他的“憂”與“嘆”:他“憂”國家災(zāi)難,卻又“嘆”劉禪無能也享受祭祀.這就是他的表達(dá),把情感完美又恰合地融合在一起.
這就是我心中的他,一個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文人.我想,正因為他的墨筆夠“神”,能傳達(dá)情感,所以到今天,他仍被人們所稱贊、惦記,他的作品也被拜讀、喜愛、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