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愛國事跡匯總650字

| 鄭詩2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吨袊膶W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屈原愛國事跡作文,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屈原愛國事跡1

端午節(jié)要來了,我們紀念屈原。

但我們紀念的應該是詩人屈原,而不是愛國者屈原。屈原是偉大詩人,但不是真正的愛國者。因為屈原所愛的“國”是楚國,楚國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嚴格地說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個省。愛一個省怎么叫愛國呢?愛國那就要愛周天下。雖然周室既衰,尾大不掉,但這也不是不愛天下,只愛一個諸侯國的理由。

或許有人說,屈原是想讓楚國強大起來后統(tǒng)一中國,這種說法顯然是一種臆測,屈原的詩文里沒有流露統(tǒng)一天下的心跡,史書也無記載。司馬遷也只說他是“睠懷楚國,系心懷王”,是楚國的忠臣。可見屈原并沒有心系天下的雄心壯志。

魯迅先生對屈原愛國也并不認可。他在《漢文學史綱要》里,盛贊屈原的詩,“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并認為“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但對屈原愛國之事,則只字不提,只說他是“睠懷宗國”。“宗”子用得極妙,把周天下和諸侯國區(qū)分開來。這說明,在屈原愛國這個問題上,魯迅是相當清醒的。

如果硬是要說戰(zhàn)國時期的愛國者,我看應該是秦國的一些國君和大臣。是他們在周室大勢已去,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下,胸懷天下之大志,堅持不懈地努力,才使得華夏一統(tǒng)。他們所愛的絕不是僅僅是秦國,而是天下,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中國。

屈原愛國事跡2

屈原一生都奉獻在改革上。屈原從小就懷著振興楚國的遠大志向。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館教育,飽覽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詩書。

楚懷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為左徒。這職務相當高,僅次于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于后來的副宰相。這時候,屈原才22歲。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張的提出,在楚宮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老百姓拍手叫好,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因為屈原的政治主張?zhí)貏e是改革主張,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現(xiàn)后鄭袖、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后的公子子蘭。他們結成死黨,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用惡語中傷屈原。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xiàn)為孤傲自大,頭腦簡單,無一定主見。懷王經不起鄭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職務,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 從此屈原郁郁而行。

楚懷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見親秦派已經得勢,趁著懷子欞柩運回郢都,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拼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擊。他被流放了,標志著他的政治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為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滿腔憤怒化為詩歌。著《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發(fā)了他熱愛祖國、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

屈原愛國事跡3

最早聽說屈原,是吃著粽子聽奶奶講的,知道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懵懵懂懂的我對屈原充滿好奇,他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能贏得千后世的景仰?漸漸地長大了,讀的書多了,對屈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敬佩!

他才華非凡。大約在公元前319年,年約二十歲的屈原當上了楚國的左徒,輔佐楚懷王勵精圖治,處理朝中內政外交大事。為使國家和民族能夠長治久安,屈原制定了幾項法令,打擊了一些貪污結黨營私的活動。后來,他又出使齊國,說服齊王,結成楚齊聯(lián)盟。公元前318年,楚齊魏韓燕趙六國在楚國訂立了六國聯(lián)盟,楚懷王被推舉為六國“縱約長”。為此,楚懷王更加賞識屈原。

他堅持正義。屈原生性耿直,再加上舊貴族鄭袖等人的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公元前299年左右,屈原被逐放到漢水上游一帶的原野上。在流放期間,屈原十分憂傷,不過他堅持正義,創(chuàng)作了《抽恩》,《思美人》,《離騷》等作品。

屈原時刻愛國。公元前278年春天,秦軍攻破楚都郢城,在燒殺擄掠的同時,還搗毀了楚國先王的陵墓。郢都的陷落對屈原是沉重的,這年農歷五月初五,這位“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進汩羅江中。

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一生都遭受著惡人的詆毀,過著流放的生活,但他的愛國精神讓人震撼,受萬世敬仰!

屈原愛國事跡4

春秋時期,在楚國一位有名的愛國詩人因自己受小人誣陷而無用武之地,被流放邊疆,悲憤交加,加上楚國亡滅,最終,他抱石投江自盡。他,就是屈原。那時,楚國人因為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里很不平。特別是大夫屈原,更是氣憤。他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

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他們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shù)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么話!" 楚頃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何況,屈原還是一個有點自傲的人,受了這種欺凌,怎么忍受的了?他就憤憤不平地唱著悲傷的歌來到了湘南。

不久,在湘南,屈原又多次聽附近的漁民百姓說楚國滅亡的消息,忠君愛國的屈原聽到后不禁無限傷感,一是為自己無法為國效勞,輔助國君完成基業(yè);二是為當今楚國國君昏庸無能,聽從奸臣所言,毀滅了一批批的人才。最終,他悲憤交加,抱著大石,縱身跳入了河流湍急的汨羅江,永遠的沉滅了。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懷質抱情,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看呀!眼前那浩瀚縹緲的江河讓他感到孤獨和絕望,雖然世界混濁,沒人理解,但還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決心。他,屈原。他,以身殉國。

屈原愛國事跡5

屈原,一個可與日月爭光的人,一個為國為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壯的史詩?!}記

亂世

天地不仁。當春秋戰(zhàn)國天下大亂之時,才人輩出,百家爭鳴。而屈原,就在這么一個戰(zhàn)爭紛紛的年代出生。是上天設計好的命運?還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卻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卻被小人陷害;一顆愛國之心,卻最終只能看著國家滅亡……然而他在不斷奮斗,奮斗,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幫助國家興旺起來……

一句離騷,讓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權貴的丑陋;一句天問,喚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傳唱了世間一切可傳唱之事。他的詩詞,沒有李白的灑脫,沒有李清照的婉約,沒有辛棄疾的豪放,但正是他那脫俗的詩詞,讓人領略到了語言的精妙?!办罕稳召鈹橙粼?,矢交墜兮土爭先?!蔽曳路鸶惺艿缴泶?zhàn)甲手拿武器的戰(zhàn)士,抖落厚重的征塵,把戰(zhàn)友的頭顱擱置頸項的慘烈。這是屈原在悲歌,在祈禱。

愛國英雄

他,懷著報國的理想,帶著滿腹經綸來到政治舞臺。這是英雄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勵精圖治,大整朝綱,然而,正是他的正直,也給他帶來了災禍:蒙受小人禍害,被2次流放,親友相繼被迫害……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造就了這么一位舉世無雙的英雄。

結局

然而,他也是人,即使他有卓越的貢獻,脫俗的才華,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結局:他走到汨羅河邊,望著那滔滔的江水,“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蒼涼的聲音刺破了黑夜,彌散在風雨中。萬聲寂靜,星光早已隱藏起來。夜,更加幽寂;風,更加放肆;雨,更加張狂。屈原抱著一塊石頭,縱然跳到水里?!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聲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盤旋。

這難道就是英雄的結局。

日月輪回,斗轉星移。

每年端午,屈原,你又可曾看見,中華兒女,從你身上繼承的精神和對你深深的追念呢?

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