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新鮮出爐,李振聲做了哪些貢獻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最佳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篇1
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他曾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yè)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在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斗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1931年,李振聲出生于山東淄博,少年時經歷了上世紀40年代初的大饑荒,人們以樹葉樹皮、蒜皮蔥根充饑的場景令他至今難忘,他深切體會到糧食的寶貴,立志要讓中國人吃飽飯。
“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兒時從不敢想的事?!崩钫衤曊f,“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p>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yè)后,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陜西楊凌工作。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篇2
20世紀40年代初期,山東省遭遇了罕見的大饑荒,無數人吃樹皮、用蒜根充饑的場景深深觸動著李振聲,年幼的經歷讓李振聲體會到糧食的寶貴,更有了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決心。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yè)后,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陜西楊凌工作。
當時,小麥條銹病在我國黃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導致小麥減產超百億斤。李振聲苦苦思索解決之道。從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經歷讓他有了大膽的設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強,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庫,如果將牧草與小麥雜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
然而,讓親緣關系較遠的牧草和小麥進行“遠緣雜交”絕非易事,面臨一系列科學難題。李振聲和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反復實驗,選取長穗偃麥草進行重點研究。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篇3
除了親力親為選育小麥新品種,李振聲還“運籌帷幄”,不斷謀劃糧食增產新方案。
他組織中國科學院25個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員深入黃淮海地區(qū),與地方科技人員合作開展了大面積中低產田治理工作,被稱為農業(yè)科技領域的“黃淮海戰(zhàn)役”。為我國增糧504.8億斤。2011年,李振聲提出建設“渤海糧倉”,向鹽堿地要糧,2013年“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實現環(huán)渤海地區(qū)5年增糧200多億斤。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設想,以確保我國飼料糧安全。
“中國人自己養(yǎng)活自己!”面對國際上一度出現的“誰來養(yǎng)活中國”的聲音,李振聲的話擲地有聲,他也用實際行動作出了有力回應。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邊學習邊實踐的科研生活中,思維、心態(tài)、選擇對我們處理自己的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能讓擅長者防患于未然,也會讓懈怠者陷入焦慮和重復。前輩事跡中的哲思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的探索之程。祝愿大家在不斷修正中取得新的進步!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篇4
除了親力親為選育小麥新品種,李振聲還“運籌帷幄”,不斷謀劃糧食增產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聲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當時,我國糧食產量已出現連續(xù)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進一步增產?李振聲經過3個月的調研,提出了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方案。
隨后,他組織中國科學院25個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員深入黃淮海地區(qū),與地方科技人員合作開展了大面積中低產田治理工作,被稱為農業(yè)科技領域的“黃淮海戰(zhàn)役”。這項工程實施6年,為我國增糧504.8億斤。
1995年,為打破我國糧食生產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聲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我國農業(yè)生產的問題、潛力與對策》的報告,提出了實現糧食產量增加1000億斤的對策。
2003年,針對我國糧食生產連續(xù)5年減產的情況,李振聲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李振聲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篇5
1987年,李振聲告別楊凌,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從親力親為的耕耘者成為運籌帷幄的中國麥田謀劃者,在我國多次糧食“危機”中挺身而出。
當時,我國糧食生產連續(xù)3年徘徊在8000億斤左右,但人口增長接近5000萬。李振聲會同中國科學院的農業(yè)專家,經過3個月的調查,提出了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方案。
“在推動什么事情時,我們常說‘手中無典型,說話沒人聽’。”李振聲說,為了找到鮮活的典型,他帶隊跑遍黃淮海地區(qū)。時間緊、任務急,他們就夜里坐車、白天調研。在一次次實地調研中,他逐漸成竹在胸。
李振聲的女兒李濱記得,有一年為了寫調查報告,父親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夢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來馬上打開臺燈,把問題記下來。那段時間,父親的臥室經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