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大家知道有哪些嗎?王小謨事跡是什么樣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通用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精選篇1
主持研制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系列化發(fā)展……他堅信“中國人一定能行”,終其一生為祖國國防事業(yè)打造“千里眼”。
他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
王小謨說,雷達事業(yè)的重大意義,就是要為國家站崗放哨。
1961年,從北京工業(yè)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yè)畢業(yè)的王小謨,被分配到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今中國電科14所),從事雷達研究。
雷達被稱為國防“千里眼”。上世紀60年代起,三坐標雷達成為當時國際雷達研究的前沿領域。此前,14所已在蘇聯(lián)專家?guī)椭麻_始三坐標雷達的研制。1960年,隨著中蘇關系破裂,蘇聯(lián)撤走專家,只留下一摞資料。
當時,我國電子工業(yè)水平整體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達裝備部隊。面對嚴峻的形勢,王小謨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達,為國爭光!”
一番苦心研究后,王小謨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在當時世界領先的脈內掃頻方法,為日后的雷達研制打下基礎。一年后,英國才提出同樣的技術方案。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精選篇2
主持研制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系列化發(fā)展……他堅信“中國人一定能行”,終其一生為祖國國防事業(yè)打造“千里眼”。
1961年,從北京工業(yè)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yè)畢業(yè)的王小謨,被分配到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今中國電科14所),從事雷達研究。
雷達被稱為國防“千里眼”。上世紀60年代起,三坐標雷達成為當時國際雷達研究的前沿領域。此前,14所已在蘇聯(lián)專家?guī)椭麻_始三坐標雷達的研制。1960年,隨著中蘇關系破裂,蘇聯(lián)撤走專家,只留下一摞資料。
當時,我國電子工業(yè)水平整體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達裝備部隊。面對嚴峻的形勢,王小謨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達,為國爭光!”
一番苦心研究后,王小謨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在當時世界領先的脈內掃頻方法,為日后的雷達研制打下基礎。一年后,英國才提出同樣的技術方案。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精選篇3
1938年11月12日,王小謨出生于上海金山一個愛國軍官家庭??谷諔?zhàn)爭期間,尚在幼年的王小謨跟隨父親輾轉后方,堅持抗日??谷諔?zhàn)爭勝利后,王小謨隨家人返回上海,就讀于上海虹口小學。解放戰(zhàn)爭勝利前夕,王小謨同家人奔赴解放區(qū),移居北京。1956年,王小謨考入北京工業(yè)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1961年,王小謨以八木天線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畢業(yè)設計獲北京工業(yè)學院畢業(yè)設計一等獎;同年,他被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現(xiàn)中國電科14所)。
在14所期間,王小謨在總體室工作,參加了408雷達的研制,并擔任了583三坐標雷達專業(yè)組副組長,參與了國內研制583雷達可行性方案研究和初步工程設計?!癬___”期間,王小謨受到?jīng)_擊,583三坐標雷達研制工作被迫中斷,王小謨調離原技術崗位,被安排到14所計算機房當機房管理員。
王小謨沒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把握管理計算機的機會,深入研究和掌握了計算機的原理與運用,這使得王小謨成為我國較早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家,并為日后他在主持研制383雷達時率先采用自動化技術打下了堅實基礎。1969年,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按照14所“成建制分遷”方式新建雷達研究基地的部署,王小謨深入黔西南大山,投身到第38研究所(現(xiàn)中國電科38所)的創(chuàng)建工作中,住在四面透風的油氈茅棚里,不僅食物匱乏,甚至連吃水都有困難,以王小謨?yōu)榇淼囊慌蒲腥藛T就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開啟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chuàng)業(yè)時代。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精選篇4
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王小謨被追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青年時期的王小謨,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喜歡讀《水滸傳》《三國演義》,也偏愛金庸筆下的俠義江湖與快意恩仇,“入坑”之作是《射雕英雄傳》,最喜歡《倚天屠龍記》里的張無忌,因為他性格隨和,能堅持不懈,懂得“點到即止”和“無即是有”。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學乾坤大挪移,學到最后一層不行了,他就不學了,他要再學的話就要走火入魔了?!?/p>
讓王小謨津津樂道的,還有書中的另一個場景。趙敏上武當山挑釁,張三豐現(xiàn)場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后——
忘記具體招式,擺脫形式束縛,靈活應變,看似無招,處處是招。
“全忘了,你就學成了。”在王小謨看來,這種“無即是有”的武學境界與科學家精神有著很大的共通之處。
王小謨人民科學家稱號事跡精選篇5
從1980年代開始,王小謨著手策劃預警機的研制,并組織規(guī)劃和實施了機載預警雷達的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了一定突破。1992年,他調任中國電子工業(yè)總公司軍工局局長,正式踏上預警機裝備的論證與研制之路,開始推動我國國土防空網(wǎng)從地面向空中的飛躍。當時,國內出現(xiàn)不同聲音,有人建議整機購買,有人主張合作研制。王小謨認為,我國研制條件確實差一些,但只要努力還是有把握的。他在原國防科工委組織的分析會上堅定地表示:“我國研制預警機的條件已經(jīng)具備!”
1992年,我國正式啟動與先進國家研制預警機的合作,項目被命名為“圓環(huán)工程”,王小謨任中方負責人。研制過程中,王小謨創(chuàng)造性提出背負式、大圓盤、三面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新型預警機方案,并堅持同步安排國內配套研制,使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了相控陣雷達收發(fā)組件、大型天線罩和系統(tǒng)軟件等重大關鍵技術,從而將預警機發(fā)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2000年7月,由于西方大國阻撓施壓,外方單方面中止了項目。但王小謨帶領科研團隊繼續(xù)攻關,不到一年時間就成功拿出了樣機,讓“圓環(huán)工程”起死回生,令外國專家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