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大家知道有哪些嗎?彭桓武的科學生活是怎樣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篇1)
彭桓武出生于20世紀初,就在他出生的翌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
幼時的他體弱多病,兩歲多還不會說話,但卻已經會計算簡單的算術題了。
他小學時基本病休在家,但期末考試還是按時參加,且每次考試成績優(yōu)異,尤其是數學。
15歲時,他就開始通過英文教材自學物理學和微積分。
16歲時,他從敬重的兩位歷史名將的字號中各取一字為自己重新取名,激勵自己樹立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同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20歲時,從清華物理系畢業(yè)。進入中國理論物理開山祖師周培源先生門下攻讀研究生,研究廣義相對論。
由于周培源先生一直在國外,加上戰(zhàn)亂,論文完不成,只好肄業(yè)。跑到云南大學教書,月工資100中央票,比當時的省長還高。
1938年,他獲得了留學英倫的機會,為了追隨心中的物理大師馬克斯·玻恩,他放棄了去劍橋大學,而選擇了愛丁堡大學。
玻恩,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曾是該校物理系主任。
作為波函數統(tǒng)計闡釋的提出者,玻恩是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先后有德國的海森堡,奧地利的泡利,匈牙利的魏格納,意大利的費米和美國的奧本海默等眾多20世紀物理學天才在其門下受教。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篇2)
早在讀大學本科的時候,彭桓武就開始了廣義相對論方面的研究。我在四年級時的畢業(yè)論文就是做廣義相對論,由周培源先生指導。后來周先生又招我做研究生,繼續(xù)廣義相對論方面的研究。不過周先生將題目交代給我之后就去了美國愛因斯坦那里,留下我獨自在清華。由于研究院頭兩年要聽許多課,我只做了一些數學方面的工作,不過直到我離開清華時都未發(fā)表,事實上當時國內局勢也無法發(fā)表,大家都逃難去了。多年以后從國外回來才知道北歐有個克萊因(F. Klein)教授發(fā)表了類似的工作。當年周先生是按愛因斯坦的觀點教我們的,當時我總覺得不舒服,以至于不知道廣義相對論是個什么理論,是參考系理論呢還是時間、空間理論,抑或引力理論。其實周先生雖用愛因斯坦的觀點教我們,但已對愛因斯坦的觀點產生了疑問,醞釀提出新的解釋。
直到 70 年代周先生在廬山物理學年會期間正式提出與愛因斯坦不同的觀點,將諧和條件作為物理條件。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因為這樣一來就沒有廣義相對論的彎曲時空,只有狹義相對論的閔可夫斯基時究或伽里略時空。參考系理論仍是通常的洛倫茲變換理論。周先生的觀點告訴我們做研究要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即使像廣義相對論這樣的著名學說,只要發(fā)現有問題仍然可以討論。當然也不只是周先生一人對廣義相對論提出質疑。前蘇聯的??艘渤诸愃频挠^點,只是不如周先生那么明確。他們認為諧和條件是可以人為加上去的,而周先生認為必須用諧和條件,這是和愛因斯坦引力方程同樣重要的,是引力理論的一部分。??艘舱J為廣義相對論中沒有參考系理論。從一個參考系到另一個參考系的變換可以用群論方法來數。六個轉動四個平動,組成十個參數的群。根據微分幾何中的定理,n維空間可能允許的最大的群為 n(n+1)/2,n=4 時這個數目為10。因此必定有空間的曲率為常數。曲率若為零就是狹義相對論,若曲率不為零則可以有另一個空間。因此,作為參考系的理論,廣義相對論的提法是不通的。在周先生的理論中時間空間就是狹義相對論的guv,是引力勢,引力場有 10個勢。從而說明廣義相對論只是引力理論。當年我第一次到英國時曾問過玻恩(Max Born)愛因斯坦為何要搞廣義相對論,回答是狹義相對論建立起來以后就一定要推廣牛頓的引力理論。標量勢不行,光不能拐彎,與實驗不符,而矢量勢要排斥,不能相吸。如要相吸就必須搞到有 10 個分量的二級張量去。我注意到根據周老觀點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是同量子力學、量子場論的時空觀一致的,這就避免了彼此無共同語言的局面。另一方面周老的理論也不是完全否定愛因斯坦,另起爐灶,仍是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
只是10個引力勢所滿足的10個方程彼此并非完全獨立,其中有 4個恒等式,必須加上4個諧和條件作為物理條件方可定解。我覺得根據這個觀點可以開展許多聯系實際的問題的研究。研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都是數學家,追求所謂嚴格解??蛇@些嚴格解一個也不同物理問題相對應,因為不知如何同物理相對應。然而根據周老的觀點就可以做與物理相對應的問題。譬如對一個密度為常數的球的問題。按照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座標可以任意選擇,只要應用史瓦西(Schwarzschild)座標即可求解。但史瓦西座標不知是什么意思。而按周老的觀點,既然是狹義時空,座標是客觀的。10 個引力方程加上4 個諧和條件,解14個方程才能得到唯一解。從這可以看出采用周老的觀點接觸實際問題是可能做出結果來的。這樣就打開了理論聯系實際之門。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篇3)
彭桓武本人在這一生的學習中有這樣一些特點。
首先是主動請教。記得上初三的時候,物理老師講了個透鏡公式 1/f=(n-1)(1/R1-1/R2)。當時我以為所知道的物理公式都是由實驗得出的,看到竟然有這么復雜的公式,甚覺莫名其妙,我便去問老師。我的物理老師是一位北大畢業(yè)的好老師。他并不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借給我一本北大用的英文版大學物理教科書,指著上面的一幅圖對我說,解釋就在這里。我一看就清楚了,原來這個公式也有實驗基礎,就是折射定律,其余都是數學推演,主要是用幾何學,而且我自己也做出來了。這件事我一直銘記在心,因為我從中得到很深的教益。一是看到了理論的作用,實際上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接觸物理理論。理論和實驗一結合,即使是很復雜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二是我的英文就此在初三時期就過關了。再有,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啟發(fā)式教育的積極效果。
后來我到英國留學,師從著名學者玻恩(Max Born)。在閱讀一本專著時碰到一個散射公式,是用波動力學求解的。波函數寫成入射波與散射波的和,而散射的強度需用波函數的二次式計算,但其中交叉項則被略去,然而這些被略去的項在數量級上同保留下來的項不相上下,似乎照理是不該略去的。我便帶著這個疑惑去請教玻恩,他給了我一個很精彩的回答。測量散射波是不能在入射波經過的路途中進行的。入射波雖然通常用平面波描寫,但實際上總是有一定寬度的,就同光束的寬度受光闌限制一樣。在散射方向的測量處,已在入射波的寬度之外,其入射波的幅度應為零,自然也就不出現交叉項了。換句話說略去交叉項恰恰是反映了物理的實在。他的回答告訴我做理論研究一定要使理論能正確地描寫實際情形,就是說要妥善處理理論和實驗的關系,這是做學問的一大關鍵所在。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篇4)
“只要看到國家有需要,在任何困難的條件下,他一定義無反顧地去做。彭先生是我國核物理理論、中子物理理論以及核爆炸理論等各種理論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這方面的后來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者間接的學生?!敝芄庹僬f,“彭先生是新中國理論物理發(fā)展的第一人,是這個方面沒有爭議的創(chuàng)始人或領導者。”......
這14個字,飽含了彭桓武對核武器事業(yè)經驗的總結:“不迷信國內或國外的權威,不屈從。主要是靠集體的實踐為基礎,用民主討論的方法,來讓大家吸收并消化,是集體創(chuàng)造成果,使每個人都能發(fā)揮積極性,再實踐、再創(chuàng)造。當然,集體也有個領導核心,經常研究進展,明確目標分解課題,組織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協同,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還要注意到縱深配備。按照‘集體、集體、集集體’的方法去做,成果自然就‘日新、日新、日日新’了?!?....
從他16歲踏進清華園到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中間隔了不止30年;從他的故鄉(xiāng)長春,到北京,到昆明,到英國,到愛爾蘭,再到青海,這期間跋涉了不止8000里。
彭桓武兩彈元勛教授事跡(精選篇5)
1941年到1943年,彭桓武和海特勒、哈密頓合作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綜合介子場的研究成果對宇宙線現象進行較系統(tǒng)的解釋,這些成果中最著名的一部分就是以三人姓名首字母命名的HHP理論
這一理論發(fā)展了量子躍遷幾率的理論,用能譜強度首次解釋了宇宙線的能量分布和空間分布等
2006年6月13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將中國科學家發(fā)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第4879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彭桓武星“。
彭桓武理論物理論壇是中國理論物理學界緬懷彭桓武先生,學習彭桓武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的重要學術活動,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理論物理??钪С值闹饕椖恐?。由國家基金委數理學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主辦。第一屆論壇2005年6月4日開幕,由中科院物理所創(chuàng)辦,以后每年一屆,由各高校、研究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