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
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篇1
扎根黃土高坡54載——這個曾經地道的北京姑娘,從首都北京到陜北縣城,從青絲烏發(fā)到鬢染霜花,將自己的美好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老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偏遠小城佳縣也成為她命運相系、用心守護的第二故鄉(xiāng)。
1968年12月,路生梅24歲。從北京第二醫(yī)學院(現首都醫(yī)科大學)畢業(yè)的她,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告別家人,只身踏上遠赴陜北的列車。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北京。當她風塵仆仆,終于站在簡陋的鐵柵門外時卻發(fā)現,佳縣人民醫(yī)院就是兩排破舊的石窯洞。
號稱“石頭城”的佳縣縣城,喝的是毛驢馱回的渾濁黃河水,還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瓢;不會生火爐子,晚上只能睡冷炕……望著醫(yī)院周圍的空曠荒野,路生梅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讓路生梅決心留下來的,是兩次難忘的出診。
一次,她趕了1個多小時夜路來到患者家?;璋档拿河蜔粝?,破舊窯洞里的半邊炕上沒有席子,臉色蒼白、披散頭發(fā)的產婦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經出生,一名婦女卻一直死死揪住產婦的頭發(fā),說“產婦‘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著頭發(fā)就不會昏死過去?!绷硪幻麐D女拿來黑乎乎的家用剪刀,準備給孩子剪臍帶。路生梅急忙搶下剪刀,用自帶的消毒器械為孩子斷臍、包裹。“老鄉(xiāng)們哪里懂得,因不衛(wèi)生斷臍引起的新生兒破傷風死亡率,在那個年代幾乎是百分之百?!蹦且豢?,路生梅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里落后的醫(yī)療條件和生育觀念。
還有一次是在大雪天,路生梅下鄉(xiāng)出診。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十幾里的路摔了40多跤??斓酱蹇跁r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著滑了下去,到患者家時幾乎成了一個泥人。
患者是個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這是一種典型的呼吸系統(tǒng)傳染疾病,嚴重肺炎也正是嬰幼兒麻疹死亡的罪魁禍首。經過叩診、人工呼吸、糾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療,孩子的病情終于穩(wěn)定。路生梅剛松了口氣,有村民告訴她,村里還有幾個孩子得了同樣的病。路生梅果斷將患兒集中在一起,阻斷了傳染源。
那幾天,路生梅就住在老鄉(xiāng)家,悉心醫(yī)治、寸步不離。幾天后,孩子們痊愈了。臨走時,孩子的母親拉住路生梅,塞給她一雙千層底的棉布鞋。原來,老鄉(xiāng)已悄悄量了她的腳底尺寸??粗蠼惆疽雇t的雙眼,路生梅感動得說不出話。
“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縣,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這片土地”。這樣的承諾,被路生梅鄭重寫進了入黨申請書。
那個年代,佳縣地瘠民貧、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鄉(xiāng)親們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學的是兒科,但在當時的佳縣,缺醫(yī)少藥、醫(yī)院不分科,每個醫(yī)生必須掌握內、外、婦、兒、中醫(yī)、針灸等多科知識,一切必須從頭學起。
可供學習的資料有限,就托人從外地買;沒有上級醫(yī)生,就向書本學、向老醫(yī)生學;每天晚上煤油燈下看書,夜晚12點前沒睡過覺。很快,刻苦鉆研的路生梅就成了醫(yī)院的“多面手”。
醫(yī)院是24小時值班制,連續(xù)一周才能換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來了一個腸梗阻患者需要緊急手術。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后,患者得救了,路生梅卻暈倒了,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時光推移,當初和路生梅一起赴邊遠地區(qū)的同學們都陸續(xù)調回了北京。面對親友的勸說和擺在面前的回京機會,路生梅卻一再婉言謝絕——為了更專業(yè)、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兒,路生梅立志要為佳縣醫(yī)院創(chuàng)辦兒科。
東奔西走、四處籌資……在她的主持下,佳縣人民醫(yī)院兒科終于在1983年獨立分離出來,路生梅出任首任主任。為提高醫(yī)療和護理技術,路生梅送科里所有護士分批進修學習;資金不足時,她就自掏腰包;她還將從外地學到的先進管理經驗運用到工作中,使大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各科室會診等制度在科里開展后,又被全院推廣。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見到成效,兒科成為佳縣醫(yī)院的骨干科室。在全區(qū)小兒靜脈穿刺技能大賽中,拿下了團體、個人雙“第一”的好成績。同行們感嘆:佳縣是榆林地區(qū)最窮的縣,佳縣醫(yī)院是全區(qū)醫(yī)療條件最落后的縣級醫(yī)院,佳縣醫(yī)院兒科卻是榆林地區(qū)最好的。
1999年,路生梅從佳縣醫(yī)院兒科主任、副院長的崗位上退休,每天到家里找她看病的人仍然絡繹不絕。2018年12月,路生梅終于完成了“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她又向自己作出新的承諾:生命不息,服務不止。
每周一、三、五,她堅持義務坐診。退休后的20多年來,經她義診的患者累計超過10萬人次。她還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務隊”,組織大家深入山區(qū)幫扶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新冠疫情發(fā)生后,她又主動請纓,希望能參加醫(yī)院的一線診療。
在佳縣,路生梅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幾乎無人不知。大家常說:“路大夫總愛開便宜藥,只為能讓大伙兒瞧得起病。”如今的路生梅,是患者口中的“路姐”“路姨”“路奶奶”,也是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巾幗奮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因為那句承諾,她信守一生,護佑一城。
當時,作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路生梅激動地說:“53年前,我就是從天安門廣場出發(fā),服從分配到了佳縣;53年后,經過層層推選,我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謝謝三秦父老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又把我送回北京!”
“這次回去,深感責任重大?!甭飞犯嬖V記者,針對群眾關心的相關醫(yī)療話題,她進行了專門調研。比如,期望能在榆林建立一座能夠輻射周邊的兒童醫(yī)療救治中心,以解決更多兒童的就醫(yī)需求;期望近年在榆林地區(qū)高發(fā)的過敏性鼻炎病癥,能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還有降低兒科就診醫(yī)保起付線、優(yōu)化戶口所在地與就醫(yī)地報銷的便利性銜接等相關問題……“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大家的所思、所盼原原本本帶到北京去”。
在路生梅看來,陜北地區(qū)近年來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是當年模樣,這讓她深感欣慰:“佳縣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感謝組織和人民的信任,未來,我將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繼續(xù)為改變佳縣的醫(yī)療面貌貢獻力量”。
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篇2
“我出生時家里屋檐下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所以就給我起名叫生梅。和同時代的北京女孩子一樣,我在后海劃過船,在長安街上為毛澤東和外國元首捧過花?!甭飞坊叵肫鹱约旱谋本r光說道。
1968年12月,正值寒冬,24歲的路生梅踏上西行列車,輾轉敞篷卡車,歷經多日顛簸,第一次離家離京,到達陜北佳縣,成為榆林地區(qū)唯一一個科班出身的兒科醫(yī)生。
當時佳縣城區(qū)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條件特別落后,兩排墻皮有點脫落的舊窯洞就是縣醫(yī)院,周圍是一片散落著墳頭的荒野。喝的水是毛驢馱來的黃河水,一天只有一瓢供給;幾個大夫擠在一間集體窯洞宿舍里,因為不會生火,路生梅常常睡冷炕,還要忍受虱蟲叮咬……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她偷偷哭了不知多少次。
更讓路生梅揪心的是鄉(xiāng)親們醫(yī)療常識的匱乏。一次,她出診救助一位難產婦女,當急匆匆趕到現場,看到有個老婆婆正準備用一把家用剪子剪臍帶時,她一把搶過剪子,一邊消毒操作,一邊告訴老婆婆:如果用不干凈的剪刀剪了臍帶,破傷風桿菌就會順著臍血進入小孩的體內,危及新生兒生命。
諸如這樣一次次特殊又難忘的診治經歷,讓路生梅有了留下來的想法。“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從1961年向黨組織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路生梅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入黨申請書中的這一句誓言。
為黨工作和治病救人沒有退休一說
“佳縣城一大半的人都找路大夫看過病。”“我們家四代人都是路大夫給看病?!薄拔迕X能治的病,路大夫決不開一塊錢的藥,她開的藥既便宜又管用!”“路大夫這么大的年齡還堅持義診,佳縣人發(fā)自內心地感謝她?!薄诩芽h采訪,一提起路生梅,群眾無不表達愛戴和感激之情。
對于路生梅來說,病人就是她的親人。有一個小嬰兒在百日咳痙咳期反復窒息,路生梅口對口地為她吸痰,反復人工呼吸40余次,終于救活了孩子;為緊急救治一個腸穿孔的病人,她因勞累過度昏睡了一天一夜……像這樣被她從死神手里搶回來的生命數不勝數。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清晨,在一陣緊促帶著濃厚陜北口音的喊叫聲中,路生梅匆忙裹上衣服,帶好隨身醫(yī)用箱,跟著那位老鄉(xiāng)到十幾里外的崔家畔出診。一路上,因為穿著雙塑料底棉鞋,她摔了40多跤??斓酱蹇诘臅r候有條下坡路,路生梅索性坐在地上往下滑,心想這樣可以早一點到病人家里?;叵肫疬@個經歷,路生梅笑了起來。
走出黃土高原是很多人的夢想,當年和路生梅一樣的很多大學同學紛紛回到了大城市。路生梅并非沒有機會。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西安兒童醫(yī)院都想把她調過去,可是,路生梅婉言謝絕了,她說:“這里的群眾需要我!”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西安、榆林幾家大醫(yī)院提出高薪返聘她,她再次謝絕。至今仍堅持在佳縣醫(yī)院和佳縣中醫(yī)院義診。退休后的20多年里,為患者義診超過5萬人次。
“作為黨員,為黨工作沒有退休年齡;作為醫(yī)生,治病救人沒有退休年齡。我會繼續(xù)在佳縣干下去……”路生梅說。
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篇3
“畢業(yè)后來到佳縣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我認真履行醫(yī)生的職責使命,真誠對待每一位患者,患者家屬的信任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回報’,患兒的康復和健康成長就是我的成就?!甭飞氛f,扎根陜北,此生無悔。
1968年,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yī)學院(現首都醫(yī)科大學)畢業(yè),響應國家號召,24歲的她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了陜北佳縣。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初到佳縣,就感覺到這里與北京的“天壤之別”。
“當時的佳縣十分貧瘠,我們喝的黃河水,睡的是土炕,虱蟲叮咬更是常有的事?!甭飞氛f,這樣的生活對剛畢業(yè)的她而言是全然陌生的。但她努力適應,全身心投入工作。
“那個年代,佳縣地瘠民貧,靠天吃飯的鄉(xiāng)親們小病扛,大病也扛,醫(yī)療常識十分匱乏,很多山里的患者走不出來?!甭飞氛f,她和同事們經常抽時間進村入戶,主動上門送醫(yī)送藥。
路生梅告訴記者,一次,她走了一個小時夜路到患者家中看病。那戶人家光線昏暗,一個產婦坐在一個土袋子上,孩子剛出生。旁邊的人正準備用黑乎乎的家用剪子給孩子斷臍。路生梅立刻制止,并用消毒器械和敷料認真地給孩子斷臍包裹。
這次難忘的出診經歷讓路生梅印象深刻。她說,這里的群眾醫(yī)療知識太缺乏了,醫(yī)療條件太落后了,這里就是最需要她的地方。她一定要改變這里的醫(yī)療條件,普及衛(wèi)生知識。
“我要為黨工作五十年,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边@是路生梅當年許下的承諾。
除了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上的挑戰(zhàn)也不小。當時佳縣醫(yī)務人員少,醫(yī)院不分科,每個醫(yī)生都要會診治內、外、兒各科疾病。兒科系畢業(yè)的路生梅便在工作之余,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各科診療知識,逐漸成為一名掌握內、外、婦、兒、中醫(yī)、針灸各科知識的全科醫(yī)生。
在佳縣工作多年,路生梅多次放棄調離佳縣的機會?!拔沂且幻t(yī)生,這里的患者需要我,我必須留下來?!甭飞氛f,自己就是一只拴著線的風箏,無論走到哪兒,只要病人一拉線,她就會回到他們身邊。
為了更專業(yè)、更有效地救治更多的患兒,路生梅立志要為佳縣醫(yī)院創(chuàng)辦獨立的兒科。為此她“東奔西跑”,并不斷宣傳和強調建立獨立兒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終于在1983年將兒科獨立分離出來。為提高醫(yī)療和護理技術,她讓科里所有護士分批到西安兒童醫(yī)院進修學習小靜脈穿刺技術,資金不足時,她就四處籌資還自掏腰包。此外,路生梅經常和她的同事們到基層培訓鄉(xiāng)村醫(yī)生,推廣計劃免疫,普及醫(yī)療常識。
1999年,退休后的路生梅放棄回到大城市的機會,拒絕了大醫(yī)院的高薪聘請,選擇了繼續(xù)留在佳縣。除了在醫(yī)院和家里義診外,她還熱心于志愿者活動。
窯洞里,一張炕、幾件簡單的家具……這里既是路生梅的住所,也是她的診所。只要一有病人來,她會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認真診治每一位患者。
“在佳縣,路大夫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幾乎無人不知,家里小孩生病都愿意讓路大夫看,甚至佳縣周邊人也會慕名而來?!被純杭议L趙玲玲說,路大夫不僅醫(yī)術高明,而且很為患者著想,多年來堅持不花錢能治病、少花錢治大病的原則,也從不亂用抗生素和滋補藥品。
多年來,“路奶奶”早已有了一套“對付”哭鬧患兒的經驗:她會在自己的左右手大拇指上畫小人逗孩子開心,在與患兒的互動中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她的手機很少關機,遇到未接電話,她會一一打過去,生怕是病人家屬打的,耽誤孩子的診治。
“路姐”“路姨”“路奶奶”“路大夫”……走在佳縣街頭,隨時都會有老鄉(xiāng)與路生梅熱情地打招呼,當地很多家庭中的幾代人都在路生梅這里看過病,路大夫也成了他們的“老熟人”和“家人”。
“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有信念、有理想。為了信念和理想,不怕受挫折,堅持不懈,永遠奮斗,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努力?!甭飞肥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今年78歲了,生命留給我還有多少時間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兌現‘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的承諾?!甭飞氛f,作為醫(y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沒有退休年齡,只要還能干得動,病人需要,她就會一直干下去。
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篇4
土炕、折疊桌、衣柜、沙發(fā),一孔布置簡單的窯洞便是路生梅的家。在與鄰居共用的小院里,絲瓜垂下藤蔓,路生梅對記者說:“后生,幫我把它纏上去,別擋了患者的路。”
路生梅曾任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y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個子小小,精神矍鑠,走路帶風。只要她上街,“路大夫”“路阿姨”“路奶奶”……總有人湊到跟前打招呼。
除了每周一、三、五在醫(yī)院免費坐診外,路生梅還會在窯洞里或手機上為患者看病問診。她時不時翻看手機,生怕錯過患者的信息。接電話時,路生梅能說一口流利的陜北話。但說得快了,便顯出北京口音。這個曾經的北京姑娘,已經在佳縣扎根54年。
1968年,24歲的路生梅畢業(yè),她響應號召來到佳縣工作。這里條件艱苦得讓她吃驚:出診走山路,上山喘粗氣,下山剎不??;吃的是渾濁的黃河水,一天只能分到一瓢。
比起生活上的困難,這里落后的醫(yī)療條件和衛(wèi)生觀念更讓路生梅揪心。一次出診,她走進村民家中,一位婦女正拿著黑乎乎的家用剪刀為孕婦剪臍帶,路生梅上前一把搶下。她決心在佳縣扎下根來。“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她將這句承諾鄭重寫入入黨申請書。
路生梅的口碑,是她用精湛醫(yī)術和醫(yī)者仁心換來的。
下鄉(xiāng)看病,她頭頂大雪走10里山路,摔了40多跤;為治療嬰兒的百日咳,她嘴對嘴吸痰;為更好服務群眾,她白天看診,晚上讀書,從兒科醫(yī)生變成全科醫(yī)生;她堅持給患者開小方,有時就是幾塊錢、幾粒藥,從不叫患者花冤枉錢。外地大醫(yī)院多次高薪聘請,兒女想接她到大城市生活,都被她拒絕。
“她不愛聽人家說‘麻煩’她看病,她說這就是她的責任,只要信得過她,她就努力把病看好?!奔芽h居民樊燕麗說。樊燕麗一家5代人都請路生梅瞧過病。
“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已經兌現,她選擇繼續(xù)干下去??箵粜鹿谝咔?,她寫下請戰(zhàn)書,“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給患者、留給年輕的同行們。”
路生梅的主要事跡簡介篇5
它淡雅幽香,她精益求精;它并不張揚,她默默無聞;但她們都有堅強的信念和無畏的精神,迸發(fā)出無窮的力量,悄悄地展示著自己的風采。它就是梅花,她就是人如其名剛剛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的原佳縣人民醫(y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
說到路生梅,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她先后獲得了“中國好人”“三八紅旗手”、“三秦楷?!薄罢\信之星”“最美醫(yī)生”“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在這眾多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她一次又一次無畏的選擇與堅守。
1968年,剛剛24歲的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yī)學院(現首都醫(yī)科大學)畢業(yè),當時正值國家“服從分配,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把醫(y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路生梅被分到佳縣人民醫(yī)院。她踏上了北京開往西安的列車,到西安后又轉坐敞篷卡車到佳縣。她寫的《我的人生歷程》一文中這樣說:“在一個很冷很冷的隆冬早晨,我拎著小包,走過窄窄的街道,進入佳縣人民醫(yī)院大門,誰會想到我會在這里度過四十余年的日子。我不是這里的過客,而成了這里的子民。”
即便生活如此困苦,她依然選擇留在這里,因為這里更需要她
縣醫(yī)院坐落在有著“懸天古城”之稱的邊端,兩排破舊的窯洞周圍散落著零星的墳頭,夜晚還會讓人心驚膽戰(zhàn),但“既來之,則安之”,抱著這樣的想法,她克服了初來時不適應的“吃飯關”“睡覺關”“業(yè)務關”等,逐漸到后來完全適應這里的生活。
“剛來時確實沒準備在這里安家,待一輩子。”路生梅坦言,只是在實際工作中她才下定決心要留下來。有一次她去出急診,在徒步一個小時翻山越嶺后才到產婦家里,進門時產婦已經生產,家人正拿著一把黑乎乎的剪刀準備給孩子剪臍帶,她看到后緊急沖過去奪下剪刀,一邊解釋其這樣做的嚴重后果一邊拿出器械消毒、斷臍、包裹。還有一次大雪紛飛的早晨她出診,在摔了49跤之后才到患者家中,患者病情較重,經過她耐心地治療后患者好轉,臨走時主人送給她一雙親手納的千層棉布鞋,這讓她深受感動,至今她都沒舍得穿。
類似的事例太多太多,之后經過反復思量后,她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決定最終留下來,因為這里的人民需要她,她也離不開這里的一切。就在那天,她把“為黨服務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錚錚誓言寫入了入黨申請書。
在大醫(yī)院的高薪聘請中,她毅然選擇繼續(xù)留在佳縣
1981年,路生梅有機會去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進修學習,由于成績突出,醫(yī)技驚人,北京和西安的幾家大醫(yī)院都愿意出高薪聘請她,但都被她婉言拒絕,毅然決然回到佳縣。1984年,佳縣人民醫(yī)院設立了獨立的兒科,40歲的路生梅擔任了第一任兒科主任,普及新生兒,創(chuàng)立愛嬰醫(yī)院……
相比繁華的大都市,她覺得佳縣人民醫(yī)院更需要她,佳縣人民更需要她,于是她選擇再次回來,她說祖國把她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她就要在最艱苦的地方踏踏實實干好,在最艱苦的地方,她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承諾,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退休后,本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她選擇義診,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有和她一樣退休的大夫選擇大醫(yī)院的高薪聘請繼續(xù)工作。她也選擇了繼續(xù)工作,但選擇的是留在佳縣沒有任何報酬的義診。每周固定時間她都要去縣醫(yī)院和中醫(yī)院坐診,平時她在家里也接待患者,每天上門看病的人總是絡繹不絕,只要來病人,她總是第一時間放下手中的一切,耐心地診治。她的手機24小時都開機,就怕病人找不到她心里著急,即使是央視來錄制節(jié)目,提議她關機她也絕不答應,她說“節(jié)目可以不錄,但絕對不能讓病人找不到她,要不然病人心里著急?!比魏螘r候,她都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她還組織志愿團隊義務宣講、關愛老人、關愛社會。所得的獎金全部用于購買健身器材、老年人用品和學生學習用品,捐贈敬老院和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2018年,路生梅完成了她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但她又作出一個決定:生命不息,奮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