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英雄事跡怎么寫

| 文鳳

疫情初期,武漢就診發(fā)熱病人突增,各大醫(yī)院不斷有醫(yī)務人員感染,急診科成為重災區(qū)。然而武漢第三醫(yī)院感染的醫(yī)務人員相對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護士感染。董芳的職業(yè)敏感,保護了許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陳偉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yī)院發(fā)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訴了董芳。董芳同時參加了國家疾控中心專家的培訓,培訓時說不明原因肺炎是一個呼吸道的疾病,沒有確定人傳人。但董芳敏銳地感覺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過飛沫傳播,類似于肺結核。于是她馬上第一個向醫(yī)院申請給ICU配N95口罩、防護服和空氣消毒機。ICU病房原來是大通間,董芳又想辦法改造成隔離病房,安裝了56臺移動滅菌站。她在全院第1個培訓N95口罩和防護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視頻學習,嚴陣以待。

“我感覺這就像打仗一樣,得先把戰(zhàn)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話就會暴露在流彈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沒有辦法去戰(zhàn)斗。”董芳常對科室的同事們說。

董芳自己也幾次踏上了生死線。

最危險的事發(fā)生在2月24日,天較悶熱,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疫情病人,防護服穿了好幾層,滿頭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內層全部打濕。她一吸氣,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讓她快要窒息,腦袋一陣暈眩。董芳趕快讓其他醫(yī)生接手,而她必須馬上從10樓下到1樓清潔區(qū)才能脫防護服。她不敢跑快,因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來,便有被傳染的危險,因為10樓和電梯里都是污染區(qū)。等電梯時感覺很漫長,電梯上到3樓停一下,在8樓又停。飽受煎熬的她感覺沒法呼吸,終于等到電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鐘,但她還是堅持按順序脫防護服、鞋子、護目鏡、外層口罩,每一個步驟完了都進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時,董芳長吁了一口氣,感覺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疫情病人呼吸困難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種可怕的感覺?”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抗疫一線英雄事跡怎么寫篇2

17年前,鐘南山教授領軍抗擊非典;17年后的這個冬季,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建議公眾“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仆仆。

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為絕對的超級明星、全民偶像。他的言談舉止令全網瘋狂刷屏,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與動容,很多經??磁枷駝〉呐耘笥讯颊f:沒想到被一個老爺爺圈粉,毫無抵抗。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yī)者仁心和國士風范。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y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yè),有戰(zhàn)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一位老師這樣概括:知識淵博,專業(yè)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勇于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于水火,救國于危難……我們一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或許這就是吧。

抗疫一線英雄事跡怎么寫篇3

蔣金波,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yī)師。

2020年1月28日23時50分,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xù)奮戰(zhàn)十幾天的蔣金波醫(yī)生,因勞累過度突發(fā)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時年58歲。

據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蔣醫(yī)生就主動請纓上一線,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蔣醫(yī)生還自愿擔任兼職司機,和同事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設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從1月15日到28日,蔣醫(yī)生沒有申請過休息,在28日下鄉(xiāng)完成消殺工作后,倒在家中。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zhèn)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yè)后就職于中山大學附屬醫(yī)院第三醫(y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y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說:“救人嘛,本來我們醫(y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痹谖錆h工作期間,由于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于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濕疹,并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里,她的內心經歷了什么樣的考驗的挑戰(zhàn)。

疫情洶涌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抗疫一線英雄事跡怎么寫篇4

3月12日,武漢火神山醫(yī)院門口,因道路進行緊急施工,接運患者的車輛暫時過不去。隨著車輛增多,有的人從車上下來,開始圍觀。火神山醫(yī)院安保專班負責人孟祥德(見圖。資料照片)感覺到了風險:人員聚集,有可能帶來交叉感染?!澳銈兺撕笠稽c!”他立刻挺身而上,開始指揮各方:“大家不要急,我們一定快速打通道路!”孟祥德一邊將患者引至安全地帶,一邊帶領民警搬走門口的石塊、路障,經過緊急疏通,成功打開了一條車輛通道。

14年部隊生涯和17年警察生涯,鑄就了孟祥德頑強的硬漢性格。在火神山醫(yī)院建成之前,武漢市公安局特警六大隊大隊長孟祥德主動請戰(zhàn),快速組建了火神山抗疫突擊隊,2月初率隊進駐火神山?!拔覀兊淖值淅餂]有‘不’字,別人去不了,我們能去;別人干不了,我們能行!”孟祥德說。

2月2日晚8點起,為保障第一批新冠疫情患者順利入院,孟祥德帶隊連續(xù)奮戰(zhàn)兩天兩夜,交通指揮、人員排查、巡邏值守。2月4日早上7點,他就帶領隊員在現場開展交通管控和道路指揮,連續(xù)站崗17個小時,最終護送一臺臺載著患者的救護車順利駛入醫(yī)院。

2月8日,面對300張即將進場的新增床位,在護欄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隨著他的一聲“跟我上”,40名民警在知音大道上每隔50米設一個崗,頂著寒風冷雨疏導車輛和穿越的行人,開辟了一條兩公里的綠色通道,確保了大批緊急物資的快速送達。

2月15日早上8點,孟祥德帶隊在醫(yī)院周邊開展巡控時,發(fā)現前夜的暴雪壓垮了一處醫(yī)院圍墻,他又第一個沖上去扶起近百斤的護墻板,和4名隊員一起將由近3米高的活動板組成的墻面重新拼接。醫(yī)院工作人員感謝道:“你們搶修的不僅僅是破損的圍墻,更是生命安全的屏障?!?/p>

面對大量求助運送“救命資料”的家屬,孟祥德設置了“愛心傳遞箱”,將患者的病例、CT等通過傳遞箱進行收集和登記,集中轉交醫(yī)護人員。醫(yī)護人員稱贊他是一面“戰(zhàn)地旗幟”?!拔抑皇沁@場武漢保衛(wèi)戰(zhàn)中千千萬萬名戰(zhàn)士中的一員。守衛(wèi)患者、守衛(wèi)白衣天使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榮幸?!泵舷榈抡f。

孟祥德請纓上了一線,妻兒都很理解。孩子在作文中寫道:“我的爸爸是警察,雖然很久沒見他了,但是我知道他就在我身邊,一直在守護著我們的安全!”

抗疫一線英雄事跡怎么寫篇5

在抗疫一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污染區(qū)和清潔區(qū)的邊界,把醫(yī)務人員武裝得嚴嚴實實送進病房,而且還要負責把他們從污染區(qū)安全地接回來。他們就是院感醫(yī)生,被醫(yī)務人員親切地稱作“安全守護神”。

婁昊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科。2月4日隨隊到武漢后,就一直在承擔河南國家緊急醫(yī)學救援隊一線醫(yī)生的感染防控工作。

穿防護服難,脫防護服更難。因為從污染區(qū)出來,所有的防護都已經被污染,醫(yī)護人員需要在不接觸污染面的情況下脫掉防護設備。這也是他最緊張的時刻。

醫(yī)護人員一天四個交接班——凌晨2點,早上8點,下午2點,晚上8點。每次交接班,婁昊都要跟著上班的人去方艙指導穿防護服,然后指導下班的人脫防護服,只有在交接班的間隙才能回到酒店休息一會。

從第一天起,婁昊每天四次往返方艙,從未缺席。已是深夜,婁昊又要和幾名醫(yī)護人員前往方艙醫(yī)院交接班。出發(fā)前他通過我們的鏡頭,代表院感人向一線戰(zhàn)友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