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科學家偉大的生平事跡

| 宏淼

1924年鄧爺爺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自小受家庭氛圍的熏陶,從小就熱愛學習,長大后考入普渡大學研究生院,他勤學好問,不到兩年便讀滿了學分,還通過了博士答辯。他當時僅是26歲,人稱“娃娃博士”。

他在取得博士學位僅九天,毅然決然放棄了優(yōu)越富饒的美國,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當時,他僅僅帶回來了幾雙襪子和一腦關于核武器研究的知識。此后八年中,他廢寢忘食,每天扎在工作中。

1958年秋,錢三強爺爺找到了他,決定與他一起給國家放一個“大炮仗”,在此之后,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lián)絡上消失了,他的身影只出現(xiàn)在了戈壁灘上。

1959年,蘇聯(lián)政府終止了對我國的一切援助,并一同帶走了當時所有的研究資料。中共中央下定決心自己動手,研究出原子彈。鄧爺爺擔任理論設計負責人后,以嚴謹?shù)挠嬎阃品水敃r所有的結(jié)論。

鄧爺爺雖長期擔任核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負責任的態(tài)度,他總是出現(xiàn)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

一次核試驗出現(xiàn)故障,原子彈墜地被摔破,他深知其危險,仍手持摔破的原子彈碎片仔細檢驗,身為醫(yī)學教授的妻子許鹿希知道后,強行拉他回去做檢查,經(jīng)檢查,在他的小便里發(fā)現(xiàn)了放射物質(zhì),肝臟受損,就連骨髓也侵入了放射物質(zhì)。在檢查后,他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繼續(xù)研究。

在他步履維艱時,他仍堅持自己裝雷管,并首次以院長權威對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不能去!”在他臨終前,組織為他的出行專門配了一輛小轎車,他只是在車上坐了一會兒,表示自己已經(jīng)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祖國追授他金質(zhì)“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鄧爺爺一個忠誠老實、從不驕傲的偉大科學家,作為新時代的初中生,這種努力刻苦的精神就應像種子一樣,在我們的心里生根開花,我們難道不應該向他學習嗎?面對困難和挫折,勇敢向前,這些不正是助于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嗎?

鄧爺爺——一粒我心中的種子,將會指引我的成功!

鄧稼先科學家偉大的生平事跡【篇2】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看了《鄧稼先》這部影片,這是一個關于愛國主義的敘事片。看完之后,我內(nèi)心對鄧稼先爺爺充滿了敬佩之情,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主要講述了鄧稼先在美國留學后的第九天,回到了祖國,和他的妻子、孩子過著幸福的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上級領導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讓他擔任設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部主任的重任,帶著十幾名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大學生畢業(yè)的大學生,經(jīng)過兩年多的時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終于成功在西北大漠上爆炸了。隨后,鄧稼先帶領他的團隊又成功在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在1979年9月13日的那次空投核試驗,降落傘未打開,核彈落地也沒有爆炸,鄧稼先從吉普車里走出來,穿戴著一身防輻射的設備獨自一人去尋找那顆氫彈,隨后他便得了不止一種癌癥,住進了醫(yī)院,在兩年后的7月29日在北京不幸去世,終年62歲。

在這部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鄧稼先不顧趙敬璞副部長和司機的阻攔,還呵斥副部長,不讓他們一起跟過去,還有基地的領導陳彬,他說:“老鄧,你不能走,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錢?!编嚰谙嚷牶蠹硬灰?,但依然沒有聽從多方勸阻,毅然走進了爆炸區(qū)去尋找這枚氫彈。

這部影片的敘述重點是楊振寧和鄧稼先的妻子許鹿西,我認為這部影片過多地突出了楊振寧先生的重要性,跟鄧稼先同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加襯托出了鄧稼先那優(yōu)秀的品質(zhì)。

讓我們祝福國家的強大,并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的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鄧稼先科學家偉大的生平事跡【篇3】

因為有他,所以我們不再懼怕美國。——題記

是否有這樣的一個人,默默無聞,隱姓埋名,明明很想念家人,卻不曾回家看看;是否有這樣的一個人,不慕名利,隱姓埋名,明明知道自己的一切學術成果不會公布,卻義無反顧的投身于事業(yè);是否有這樣的一個人,鞠躬盡瘁,隱姓埋名,將事業(yè)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的人并不存在,但中國正是有了這樣的他才站了起來。

1950年,他從美國回到祖國,和自己的妻子相愛,結(jié)婚,日子也算不錯,就在1958年,這樣的日子結(jié)束了……

在1958年,他被組織調(diào)去秘密研究原子彈,我想那時候的他一定是不舍的,更多的是對祖國加強核事業(yè)的高興和自豪。

“這項工作的保密性很強,一旦涉足進來,就意味著今后要隱姓埋名,你的一切學術成就也許永遠不會公開,也不能讓你的家屬知道你的工作性質(zhì)和內(nèi)容?!?/p>

聽了這段話的他沉默下來,縱使人人都希望為祖國奉獻自己,但誰又不希望自己能被人崇拜,被人銘記呢?而他答應了。

他匆匆的回到家,拿上行李,妻子問他“你這次又要做什么?”他卻沉默許久后,回答“不知道,也不能說?!薄澳枪ぷ鞯攸c在哪里?我給你寫信?”“不能說?!薄澳潜C茑]箱呢?這個總可以吧?”他沉默許久后…“不能說?!?/p>

對于妻子的關心和好奇,他只能以沉默面對,回答不能說,不能說,什么也不能說,連同自己的親人也不能說,面對妻子的關心和好奇,是祖國的發(fā)展,是他對祖國的愛,這是又多大的獻身精神才能做到如此地步?不能說更多包含了他對祖國的愛,更能體現(xiàn)他對祖國的熱愛和他的奉獻精神。

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從滿臉的好奇和關心慢慢從他的話語中由滿臉的失落所代替,最后只能將滿眶淚水,和到嘴的話,一肚子的委屈咽下肚子,變成了一句句的叮囑。

能看的出來他離開時對孩子,對妻子的不舍,這些卻都比不過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卻都比不過祖國在他眼里的發(fā)展!這是他對國家的忠心,這是他的鞠躬盡瘁啊!

1960年11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試驗爆炸成功。你無法想象他心里是多么的高興和激動,他看著騰空而起的蘑菇云,就像自己被原子彈擊中一樣,倒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我知道是他心中升起的自豪和祖國核事業(yè)強大起來不會被美國欺負的自豪!

“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為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終結(jié)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會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yè)?!钡谝淮蔚纳揩I身于祖國,哪怕能重生,進行第二次選擇,他也義無反顧。他是誰?他就是兩彈一勛的鄧稼先爺爺。

他的一生全為祖國效力,不為私欲,不為榮譽,僅僅是為了國家的核事業(yè)發(fā)展,他一生不慕名利,無私奉獻,為了國家隱姓埋名28年,為了國家拋家離子28年,也不曾問候家里一句話!我敬佩稼先爺爺!敬佩他的無私,敬佩他的不慕名利!

因為有這個男人,我們不再懼怕美國,因為有這個男人,中國的核事業(yè)發(fā)展才會如此的迅速!我敬佩他,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被他的無私奉獻,一生不夠,第二次重生仍然選擇祖國,選擇核事業(yè)發(fā)展的精神所感動!

“不為名,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赴世界先進水平。”

“我死…也瞑目了?!?/p>

鄧稼先科學家偉大的生平事跡【篇4】

今年寒假,我有幸通過熒屏認識了一位科學偉人——鄧稼先。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中國處于十分落后的時期。鄧稼先在隱名埋姓的情況下,被派往他地進行極為危險的工作——研制原子彈。原子彈的材料有一種放射性的物質(zhì)——鈾。人體如果被輻射,將患上幾乎無法治愈的疾病。鄧稼先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告別了家人,踏上了旅程。

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鄧稼先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他和同事經(jīng)過8次計算,驗證了外國科學家留下的數(shù)據(jù)。但是,在制造中,一個車間發(fā)生爆炸,很多心血都白費了。但是鄧稼先毫不氣餒,在一切重建完畢后,又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他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經(jīng)歷了許多個日夜,第一顆原子彈終于造好了。大家都穿上了軍裝,興高采烈地來到了西北核試驗場。不久,喇叭聲中響起了:“10,9,8……2,1,起爆!”只聽到“轟——”的一聲,一朵黑紅相間的蘑菇云騰空而起,爆炸成功了!看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也很高興!

在后來的一次和試驗中,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但是大家都沒有聽到聲音,鄧稼先覺得奇怪,就自告奮勇地說:“我去看看!”其他同事要求同去,他擔心危險,拒絕他人同去。他穿著厚重的防輻射服,查看事故,結(jié)果不幸受到了輻射。

后來鄧稼先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他離開了工作崗位,臨終前還不忘撰寫文章。他的這種不畏困難,遇到危險從不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他已經(jīng)去世多年,但他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發(fā)明者,他將永遠被世人銘記!

鄧稼先科學家偉大的生平事跡【篇5】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制成“兩彈一星”(前蘇聯(lián)8年、美國6年、法國4年、中國2年8個月)(原子彈、導彈和衛(wèi)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zhì)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制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后,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制的?!睏钫駥幙春蠹拥昧鞒隽藴I水。正是由于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于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

1948年,鄧稼先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在普渡大學當研究員,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有人勸他留在美國,但鄧稼先婉言謝絕了。1950年10月,他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nèi)。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師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開設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嶄新局面。1956年,鄧稼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當時,中央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發(fā)展原子彈。當鄧稼先得知自己將要參加原子彈的設計工作時,心潮起伏,興奮難眠,這是一項多么光榮而又神圣的職業(yè)!但同時他又感到任務艱巨,擔子十分沉重。

從此,鄧稼先懷著以最快速度把事業(yè)搞上去的決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任務中去;首先,他帶著一批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日夜挑磚拾瓦搞試驗場地建設,硬是在亂墳里碾出一條柏油路來,在松樹林旁蓋起原子彈教學模型廳;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鄧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彈理論的重任。為了當好原子彈設計先行工作的“龍頭”,他帶領大家刻苦學習理論,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學研究。鄧稼先向大家推薦了一攬子的書籍和資料,他認為這些都是探索原子彈理論設計奧秘的向?qū)А?/p>

由于都是外文書,并且只有一份,鄧稼先只好組織大家閱讀,一人念,大家譯,連夜印刷。

為了解開原子彈的科學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學家們決心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研制出我國的“爭氣彈”。那時,由于條件艱苦,同志們使用算盤進行極為復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為了演算一個數(shù)據(jù),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9次,要花費一年多時間,又請物理學家從出發(fā)概念進行估計,確定正確,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為理論部負責人,鄧稼先跟班指導年輕人運算。每當過度疲勞,思維中斷時,他都著急地說:“唉,一個太陽不夠用呀!”

為了讓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輕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許娛樂,他總是抽空與年輕人玩十分鐘的木馬游戲。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見了他們在玩這種游戲,老教授又好氣又好笑,斥責說:“這是什么玩法,你還做兒戲呀?!?鄧稼先笑說:“這叫互相跨越!” 互相跨越,這是一種多么親密的同志關系??!正是靠著這種關系,鄧稼先和同事們一起克服了一個個科學難關,使我國的“兩彈研制”以驚人速度發(fā)展。

一次地下核試驗,有一個機器出了故障。有人主張把機器拉上來查看,但這樣太危險。為了安全,在寒冷的戈壁攤上,他親自下井,解決問題后,,開慶祝會。他由于休息不好,只喝了一小杯酒,就倒下了。讓人量血壓,竟然為0。一直搶救了兩天兩夜,鄧稼先醒了,開口第一句話是:“研究報告出來沒有?”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橫空出世……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癌癥不幸逝世,享年62歲。人民將永遠懷念這位被稱做“兩彈”元勛的這位我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比一千顆太陽還亮”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灘上空升起了一團蘑菇云,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年之后,第一顆氫彈又放出炫目的光芒。這曾使全世界為之震驚。人們都知道奧本海默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薩哈羅夫是前蘇聯(lián)的“氫彈之父”,然而,中國的“兩彈”元勛是誰?

1986年6月,中國各大報紙均在首要位置介紹這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名字鮮為人知,功績舉世矚目“兩彈”元勛——鄧稼先。

1986年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領導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國務院授予鄧稼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和獎章。

核工業(yè)部為表彰鄧稼先20多年來為發(fā)展我國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使他那不計名利、甘當無名英雄和艱苦奮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發(fā)揚光大,號召廣大科技人員向他學習。

鄧稼先可歌可泣的優(yōu)秀事跡,他那偉大的抱負和精忠報國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外國有一本書,題為《比一千顆太陽還亮》。

鄧稼先獻身的事業(yè),亮過一千顆太陽!他從34歲接到命令研制中國的“大炮仗”以來,告別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兒女,隱姓埋名進入戈壁灘。20多年來,他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任何人在報刊上占過巴掌大的版面。他們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愛埋在祖國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人們常常忘記他們,只有當“大炮仗”的沖擊波沖擊各國地震監(jiān)測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矚目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他們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奉獻畢生精力的元勛鄧稼先病逝于北京。

他的朋友們懷著無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獻給他一支挽歌——《懷念鄧稼先院長》:天府楊柳塞上煙,問君此去幾時還?……實驗場上驚雷動,江河源頭捷報傳?!恢嚴辖窈卧??忠魂長眠長江畔。

鄧稼先夫人采訪錄“我們所追求的是另一種東西”

拒絕采訪

1992年在拍攝楊振寧的電視傳記片時,為了表現(xiàn)楊振寧與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親如兄弟的真摯情誼,記者決定采訪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

4月初,記者在京幾經(jīng)周折才與剛出差回來的許鹿希通上了電話。十分激動地說明來意和希望采訪她的打算,想不到,她非常果斷地回答說,她不接受這個采訪。擔心她掛斷電話,記者加緊說明我們上海電視臺拍攝科學家傳記系列片的初衷和誠意,以及已獲得了楊振寧本人的認可等等。記者說了半小時,她始終只反復那句冰冷的回答:“我不懂你為什么要采訪我,我又不是搞原子彈的?!比绱耍浾咧缓谜f:“那明天我當面來說明吧!”可能是因為我一味的韌性堅持,最后她終于答應見面。

5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