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五篇1200字

| 鄭詩2

最近看了一部令我感動十分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第一書記》,它真實的再現(xiàn)了一位村黨委書記的感人故事,這位感動中國的村黨委書記的原型就是農村基層干部的楷模、為小崗村發(fā)展鞠躬盡瘁的選派干部沈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看了《第一書記》,無法止住不斷往下流的淚水,雖是陌生的電影,但似乎又發(fā)生在自我的身邊,在小崗村書記沈浩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親以前的影子,沈浩那種不怕困難,排除萬難的決心和勇氣,正是父親以前的寫照。

從我出生之前以及工作后的多年,父親一向在村里工作,擔任村書記三十多年,正是他人生中最鼎盛的黃金時期,而他義無反顧的把時光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農村事業(yè),以及他始終看得十分重的百姓。我?guī)缀鯖]有一天享受過父親給我?guī)淼膶W業(yè)上的關注。很多的孩子家長都努力的把自我的孩子往鎮(zhèn)里的學校送,而父親為了不影響同村的孩子,硬是把我放在了自我的村里上學。五年的村小學習,使我永遠無法改變平卷舌音的讀音,這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終身的遺憾。長期放羊式的教學,多少影響了我的學業(yè),個性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吹綇臎]有雙休日的父親,看到有時為了排洪而整夜工作的父親,在我的視線里,我原本以為所有的人都像父親那般辛苦的。但事實上我錯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為了工作,如此的竭盡全力,并不是所有人的心中都裝著百姓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初為了辦村級企業(yè),父親常常在外面,跑項目、機器安裝、質量監(jiān)督,他都要自我把關,在他艱辛付出的背后,四五個村級企業(yè)也開始良好運轉。當克服困難,一切都進入正軌時,上方有要求,村級企業(yè)要轉制。父親便把一個個親手辦下來的企業(yè)一個個的轉掉。所有的苦他自我受了,但他卻沒有享受過一天的付出后的成果。為此父親從沒有怨言,而是轉變農民的致富模式,帶領農民走上了效益農業(yè)之路,他自我主動的種上了葡萄,利用下班的時光進行管理。當農民看到了實在的收益后,也一個個的種上了葡萄、西瓜等各種經濟作物,收入大大的提升了。在我的眼中,父親是一個“損私肥公”的人,之后我家搬到了鎮(zhèn)上,村委也搬到了鎮(zhèn)上,家與村只有一路之隔,父親經常把家里的碗、筷、調料之類,拿到村中,但從未見他歸還過。好在我們都已經習慣和理解了他的做法。

父親又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別看他在家里或與農民們聊天時,有說不完的話,但在正規(guī)場合,他往往會因為緊張而訥言,父親以前連續(xù)七年被評為市級的優(yōu)秀黨員,支部連續(xù)六年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黨支部,他自我也被評為市級勞動模范,也成了人大代表。所以采訪的次數(shù)也較多,但是遺憾的是,當我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的形象時,卻往往較為失望,許是采訪時的緊張之故,父親的鏡頭也往往只是一個畫面,而沒有聲音。這便是我對父親的局部印象,我明白我的筆用于寫父親時,尤其是蒼白而沒有色彩的。也許是近之故,也許父親在我的眼中,以前是離我那么遠之故。因為他真的不曾給予我們姐妹一些什么學業(yè)上、生活上的關愛。抑或年幼的我們不曾體會而已。但是我一向覺得父親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高大體此刻他用行動實現(xiàn)了他的事業(yè),他用無聲的語言來深深的影響著被忽略的心。當看到別的父親買超多的玩具,并且時時能陪自我的孩子時,有過羨慕,但是父親的潛移默化,教會了我們如何認真、執(zhí)著的對待工作。印象中父親沒有送給我們什么禮物過,其實這便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當熟識我的人一致評價我為:做事認真、執(zhí)著時。我明白我不僅僅流著父親身上的血,也踐行著父親以前的行動。雖然服務的對象不一樣,但我也不自覺中把自我的這份工作當作一份事業(yè),把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作為自我前進的動力。

看著英年早逝的沈浩書記,痛心疾首;看著已退休的父親,心懷愧意。做慣了事的父親,一旦退下來,曾頹唐多年,作為子女為不能解決他的后顧之憂而愧疚萬分。因為工作的忙碌,雖然近在咫尺卻也沒有與他多作交流,為自我沒有走進他的內心而自責。《第一書記》在結束前,沈浩書記女兒汪汪的一番話,激起了我強烈的共鳴,作為一個有事業(yè)心、有強烈職責感的人的孩子,其實他們必將會失去更多的父愛、母愛,但是他們卻用行動教會了子女如何對待自我的事業(yè),對待自我的人生。這便是如沈浩書記一樣的人教會我們的。

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沈浩,轟動全國的新聞人物,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2009年11月6日凌晨,于鳳陽小崗村黨委書記任上心臟病突發(fā)去世。他是大寫的人,是全社會的好榜樣,更是每個黨員干部的楷模。

影片《第一書記》,真實再現(xiàn)了沈浩在小崗的生平事跡,將一個偉大的黨員干部形象,演活了。在場的觀眾,望著熒屏上的沈浩,無不潸然淚下,他無私奉獻的品格,不是誰想做就做得出的。他在影片中放光,升華;這是他共產黨員的本性使然,堅定的、博愛的、負責的,認真對待每一件大小事,他做好了他自己。他的人生是光榮無悔的,我們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藝術的'大洗禮,于是也幻燈片似的反醒自己,感覺慚愧。相比之下,那么多人成了"渺小的茍且偷生者",我的臉也在發(fā)燙,覺得自己很卑微。身為黨的一員,而沒有施展開自己,沒有發(fā)掘出自己。

2004年2月,沈浩作為安徽省財政廳副調研員,優(yōu)秀年輕黨員干部,被選派到小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蛟S,這正是他光輝人生的開始吧?在這里,他獲得了許多贊譽,比如,全國農村基層干部"十大新聞人物"特別獎,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干部標兵,安徽省改革開放"三十人三十事"先進個人,及"全國百名優(yōu)秀村官"等稱號。他珍愛自己的榮譽,一分榮譽,代表的是一分耕耘,甚至更多的付出。

從沈浩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寫意的黨員人生,是的,生命的質量不在于它的長度,而在于密度。村里的人由開始的不信任,到猶豫和遲疑,再到佩服和尊敬,這是一個較量的考驗的過程,也是"漫長"的過程。沈浩的心"冷"過,這"冷"是看到小崗的落后而著急的"冷",是責無旁貸的"冷",是他到來的第一天,就把"讓小崗富裕起來"當成了使命;把工作當成了事業(yè)。是他看到了內心真正的自己,在這一宏大愿望和召喚下,他橫下一條心,鋪下身子,扎根基層,實實在在地為小崗做事了,小崗人好感動。

終于小崗發(fā)展壯大了起來,村子存在多年的矛盾也由此化解了,這是沈浩的作用和成績。到2006年,是小崗起色的第一個臺階,是他為小崗的進步殫精竭慮的第一季,小崗以他為榮,小崗人要挽留他。他們都說:沈浩是小崗發(fā)展變化的第一人!小崗不能沒有他,他"舍小家,顧大家",他是小崗的恩人。他來了,小崗才開始前進。過去的小崗是死氣沉沉,他好像專門為了小崗才來,又好像他的個人價值在這里才得以實現(xiàn)。現(xiàn)在,小崗活了,活色生香,小崗人也活泛了。沈浩是這一方沃土的帶頭人,開掘了大家的潛質,凝聚了大家的力量。

三年很快過去,他們舍不得他回省城,鄉(xiāng)親們要摁手印留下他。他們的日子眼見得好轉起來,氣氛多么融洽呀,他們在心底里暗暗感激他,至此,他成了小崗的一個重要支柱。甚至,在春節(jié),人們也舍不得他走,大家要留下他吃年夜飯啊,這是小崗的心意。

在小崗有一句話說得響:一朝越過溫飽線,二十年邁不過富裕坎兒。改革開放三十年,沈浩的到來,是小崗的福氣,他的公仆精神在這里浩氣長存。2005年他在日記中就說:人生能有幾個三年……如何度過怎樣才能使這有限的時間里為老百姓辦更多實事,這是要好好思考和努力去做的!2008年,他又在日記中寫到:母親一再囑咐,聽黨的話,聽領導的話,不花公家的錢。

那幾年,他不斷地寫著日記,不斷地勉勵自己。對于他來說,肩上的擔子很重,事業(yè)也才剛起步。第六個年頭,他打算回家了,妻子需要他,孩子需要他,年老的母親更需要他。妻子也有許多怨言,孩子的功課需要輔導,母親需要照顧……妻子身邊沒了依靠。2009年,他考慮了一下,真想回家陪陪家人,但更多的小崗人按了手印,他覺得他走不開,可還是想回家看看。時日如劍,只是,只是這一次,他真的回家了,他太累了。要知道六年來,沈浩從沒動搖過啊。一心撲在小崗上,當妻子埋怨時,他就說"就當用小崗的榮譽彌補了吧".其實,家人只是心疼他,他深深懂得若沒有家人的支持,也就不會有他的功勞。

步入小崗的那一刻起,他就用實際行動感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走訪了每一戶。他想盡力做得更出色,他要做出點樣子來。他是這個時代的楷模。影片給每個人上了一堂政治教育課和人生哲理課。人生短暫,囑托我們要好好善待它,珍惜自己的事業(yè)、工作、友誼,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時日漸遠,你回望,或會發(fā)現(xiàn),曾以為不可放手的,只不過是生命瞬間的一塊跳板。所有的哀傷與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可變精彩。什么是無悔的人生?沈浩是。他讓我們淡然面對,積極把握,在有意義的選擇中做自己。

沈浩同志雖然走了,他是踏著時光鋪就的一段路走的,但他又以另一種形式回到現(xiàn)實中來,以別一種方式返回人間。

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3

25日下午,站組織部分黨員干部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該影片的原型是小崗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干部,2004年2月被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2009年11月6日,因積勞成疾突發(fā)心臟病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6年間,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小崗村群眾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群眾摁手印將他留任。透過看《第一書記》影片和事跡了解,沈浩書記的的公仆行為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主要表現(xiàn)為“三顆心”。

一是為人,他有一顆平衡之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人賺了錢,某人升了官,某人買了車,某人蓋了別墅等等,我本來比他們強、比他們工作早、資歷比他們老,可我此刻卻不如他們風光體面!比較產生了心理不平衡,而這種心理不平衡又驅使著人們去追求一種新的平衡。從影片中看,沈書記的同學當已升為副廳長,而自我在機關年度考核中只能得到一個“一般”,但是他卻能以一顆“平衡心”“沉下去”,從條件優(yōu)越的省城到條件極其艱苦的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本來甚至于能夠更多,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正如財政廳的一位同事所說:“讓一個省直機關干部下到農村最基層,不要說像沈浩這樣為地方為百姓干了這么多事,就是能在村里住上三年他就是了不起了?!?/p>

二是為官,他有一顆職責之心。沈浩書記能夠一如既往地憑著對自我人生選取的崇高職責感用心做事,用心地去踐行自我的承諾。2004年2月,沈浩到小崗村一個多月,就把全村108戶跑了兩遍,摸清了小崗的家底。解決了影響小崗村經濟和諧發(fā)展的兩件事。一件是修路,修路的3個多月,他天天泡在工地上,路修好一算賬,整整省了20萬元,全村勞動力每人掙了1000多元工錢。另一件大事是保護村群眾財產,使20多間屬于村群眾的房屋回到了群眾懷抱。

之后,辦起了優(yōu)質養(yǎng)殖示范區(qū),引進了種植雙孢菇的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小崗鋼構廠等企業(yè)也開始生產了,村民們的農家樂旅游服務啟動了,并首創(chuàng)安徽省由一個村發(fā)往省城班車的先例,讓26戶住房比較困難的農民住進了16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等等。2006年秋天,村民們以一封按了98個紅手印的烘托了胡錦濤同志的一句話:“群眾擁護你,這是對你最大的褒獎!”

三是為親,他有一顆仁愛之心。對母親,因不能照顧住在一齊的老娘,不得不托付給老家的四哥,并以磕頭方式作出了“老娘,請您到我哥那過一段時光,等我任職期滿再去接您”的承諾。在小崗期間,還抽空回趟老家住一宿,為老娘梳頭,給老娘洗腳,睡在老娘床邊的沙發(fā)上,陪她嘮嗑以表孝敬之心;對女兒,在他到小崗的第三年,因無暇顧及,把女兒從省城送回到老家生活條件艱苦的一所中學讀書,在那里十幾個人住一個大通鋪,女兒默默承受了,但她最不能承受的是,一年見不了幾次爸爸。2009年女兒15歲生日,沈浩放下手上所有事趕到學校還是晚了。女兒悲哀坐在學校操場上不說話,沈浩心里疼,為孩子表演了翻跟頭,哄女兒高興以表父愛之心。沒有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胸懷,沈浩是不可能在崗呆上一屆又一屆,6年春秋,他割舍了對老母和妻女的愛,卻把一腔的愛都給了小崗的父老鄉(xiāng)親。

沈浩初到小崗,也遭到過村民們的質疑:“是不是來小崗來鍍金的”,事實證明他是來扎根基層,來為民辦實事的,但愿這樣的掛職干部多一點,得到的關心、關懷更多一點,用沈浩事跡照亮我們?yōu)槿嗣穹罩贰?/p>

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4

近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我觀看了根據(jù)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優(yōu)秀村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跡改編而成的電影《第一書記》。影片一開始,內心就被它的主題曲給震撼了: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紅手印按出個大寫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第一書記”,沈浩同志,一個平凡的人,一個為群眾辦實事的村委書記,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他用他的踏實肯干,艱苦執(zhí)著,把困難和抉擇當成歷練的熔爐,在小崗的土地上,完美地詮釋了一個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演繹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寫人生!

沈浩原本是安徽省財政廳的一名干部,2004年他響應政府號召,投身基層,離開省城合肥,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來到小崗村任第一書記,一干就是六年。來到小崗,他為村里修了公路、為散居的二十六戶村民集中蓋了住宅樓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紀念館,為村里追回了集體財產,使小崗人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貧困。當三年任期將滿,村民的98個紅手印把他留了下來,他頂住家庭等各方面“壓力”繼續(xù)為小崗的發(fā)展奔波。終于,小崗村在他和村民們擰成一根繩的熱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下,通了鐵路,實現(xiàn)了經濟轉型,一躍成為了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標桿式農村,更成為了世界矚目的新時代的現(xiàn)代化新農村。而正當小崗經濟蒸蒸日上時,這位“第一書記”卻因積勞成疾,永遠離開了小崗,離開了這片傾注了他所有汗水和真情、愛與希望的土地。

沈浩作為新時期的模范黨員形象,他留給我們的是干實事,為人民,任勞任怨,無私無畏的工作態(tài)度;是敢為人先,勇往直前,爭做先進的昂揚志氣。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煉稱作是鍍金的跳板時,他做的不是反駁而是深入到村民當中去走訪,去體察民情、收集民意,盡心盡力地去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換取小崗的發(fā)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這就是小崗人民心中的“第一書記”,這就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紅手印三年又三年地挽留,小崗村一次又一次地飛躍,沈浩用他的執(zhí)著和真誠實現(xiàn)了他的大寫人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以沈浩事跡為榜樣,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科學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符合本地實際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努力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和時間檢驗的業(yè)績。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拼搏青春,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人生的精彩而艱苦奮斗。

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更應該從沈浩的先進事跡中學習他那種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始終保持著一顆勇往直前的決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精神?!霸谛彺?,我受到心靈的洗禮!”而我,因為沈浩而重新審視自己,因為感動而發(fā)自內心地思考,思考如何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對待工作,要牢固樹立和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精神,積極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對待學習,要始終保持一股樂觀向上的朝氣,全面發(fā)展自已,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對待做人,要清清白白,勤勤懇懇,認認真真,樂于奉獻,做一個大寫的人,追求大寫的人生。

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

《第一書記》本月開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訓單位組織觀看,恐怕我不會買票進影院。正像對近年來的“典型報道”缺少信心外,我對模式化的“主旋律電影”也了無興趣。但是進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淚兩次。

在20日舉行的《北京高校教師觀看<第一書記>座談會》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兩個鏡頭:一是沈浩在回家過年的路上,被村民吳奶奶攔截吃年夜飯。村里人知道了,紛紛搬著桌子一起來湊熱鬧。席間,大家搶著給沈浩的妻子打電話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兒汪汪在鋼琴演奏現(xiàn)場對父親的真情告慰。

電影的感人之處,絕非只有以上兩個鏡頭。大家提到影院里身邊的觀眾紛紛落淚,所談到的感人鏡頭也各不相同。我認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較好地體現(xiàn)了宣傳價值與觀賞價值的統(tǒng)一?!爸餍呻娪啊钡淖畲髥栴},就是說教性太強,觀賞性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單位組織觀看,大多數(shù)電影肯定會成為“票房毒藥”。繼《建國大業(yè)》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書記》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可貴的嘗試。尤其是力邀眾多明星加盟(現(xiàn)在看來,實無必要),運用網絡語言(“小崗牛x”等),明顯借鑒了《建國大業(yè)》的策劃??梢灶A料,該影片的票房也會有不俗的表現(xiàn)。

二、較好地表現(xiàn)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現(xiàn)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電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壯語”與豐功偉績?!兜谝粫洝穭t側重于寫“情”。這包括沈浩與母親、妻子、女兒的親情,與同學、朋友的友情,以及與村民之間的真摯感情。其實,在這些看得見的“情”之外,還有一個隱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來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崗村的經濟發(fā)展多年來沒有起色,他對自己、對小崗的發(fā)展還有一種“一起突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現(xiàn)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基層干部形象。小崗雖然以“中國第一村”聞名,但多年來經濟發(fā)展停滯,在新農村建設中明星村鎮(zhèn)紛紛崛起的情況下,已是徒有其名。選擇到小崗掛職,沈浩其實面臨著幾對矛盾:一是原來省級機關的辦公、居住條件與村里的生活、工作條件的矛盾;二是對基層工作“盡忠”與對九旬老母“盡孝”的矛盾;三是處理日益緊張的家庭關系與復雜工作環(huán)境的矛盾;四是處理掛職期滿后等待升職與繼續(xù)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處理中,真實地展現(xiàn)了沈浩的思考與抉擇過程,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從以上三點來看,《第一書記》在主旋律影片的探索方面獲得了較大的成功。但是,細想之下,沈浩在小崗的成功似乎不可復制。由于小崗“中國第一村”的名片,以及的視察,都為小崗的發(fā)展增添了起飛的引擎,加上誓與小崗村“一起突圍”沈浩的無私奉獻,小崗起飛似乎非常符合邏輯。但是,全國各地還有那么多的貧困村寨,無論經濟基礎還是知名度,都與小崗不可同日而語。在跑項目、求批文等方面,都要比小崗村困難得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沈浩”們到這些地方掛職更顯其價值。希望《第一書記》的放映,也能引起有關部門的思考:貧困的中西部偏僻鄉(xiāng)村,更需要沈浩這樣的“第一書記”!

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