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

| 澤慧

主要是設立功勛簿記載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及其功績;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享有受邀參加國家慶典和其他重大節(jié)日集會等崇高禮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

于敏,男,漢族,1926年8月出生,天津寧河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9年1月逝世。作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推動者,于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2019年9月,獲得“共和國勛章”。

于敏成長于舊中國最動蕩不安的時期,兵荒馬亂,流離失所。幼年的于敏,常與大他三歲的姐姐藏在炕沿下,躲避呼嘯而來的槍彈。一年夏天,剛學會騎自行車的于敏,就險些遭到橫沖直撞的日軍吉普車碾壓。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2

屠呦呦,現(xiàn)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fā)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多年從事中藥和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chuàng)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理由是她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該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第一位獲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諾貝爾科學獎項是中國醫(y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y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3

1930年12月30日,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寧波屠家的一個姑娘哌哌墜地。

甬上屠氏為浙東望族,其家族世代為官宦世家。據(jù)《甬上屠氏家譜》記載,南宋慶歷元年,屠家祖上由江蘇無錫遷往浙江寧波,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這個大家族名流輩出,涌現(xiàn)了吏部尚書、太子太傅贈太保屠滽,文學家、劇作家屠隆,博物學家屠本畯等風流人物。

屠氏在明代治《易經(jīng)》和《詩經(jīng)》,女孩的父親按例引用《詩經(jīng)》給她起名“呦呦”,源自“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而女孩兒的母親,則來自鄞縣姚氏,是明靖難元勛榮國公姚廣孝之兄姚廣仁的后代。屠呦呦外祖父,姚詠白,曾掌管中華民國國庫,是首任財政部國庫司司長、中央銀行常務理事。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在于她和她的團隊攻克了一個世界范圍內的難題——對抗瘧疾。

瘧疾能夠威脅生命,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而非洲受影響最嚴重。20世紀60年代后期,瘧原蟲對原有的抗瘧藥物產(chǎn)生了抗藥性,瘧疾的流行和死亡率的上升構成了全球性的重大挑戰(zhàn)。

這個難題困擾著很多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包括美國陸軍實驗室。在1960年代,美國華盛頓的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率先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新瘧疾療法的項目。截至1972年,該研究所檢測了214,000多種化合物,但均未成功。

1967年5月23日,中國開始實施523重點軍事工程,尋找治療瘧疾的辦法。1969年,39歲的屠呦呦被任命為中醫(yī)研究院科研組組長。敢于挑戰(zhàn)和征服這樣的難題,屠呦呦的勇氣、毅力和智慧令世人贊嘆。在艱難動蕩的環(huán)境中,她和其他中國科學家一起努力尋找中藥中的抗瘧藥物。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4

1944 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兩年后,出于對理論研究的熱愛,轉入理學院物理系。1949 年新中國成立,于敏順利考取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很快嶄露頭角。

1961年1月,一次重大人生選擇擺在了35歲的于敏面前——作為副組長領導和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工作。氫彈是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略核武器,氫彈的研究毫無疑問屬于國家安全最高等級的絕密工程,一旦參與其中,就意味著今后將長期隱姓埋名、忙碌奔波。這對任何人都意味著巨大的犧牲,何況一名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科學家?!拔也荒苡辛硗庖环N選擇”,“我過去學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拋掉”,“我愿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獻出自己的一切 ”……

于敏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摯愛的物理基礎理論研究,接受了氫彈研究任務。自那一刻起,“于敏”這個名字連同他的工作,一起變成了絕密。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5

1952年莫言出生在山東省高密縣的一個貧窮村莊里,他的童年并不幸運,那時中國正在經(jīng)歷著最困難的時期。母親竭盡全力將他送進了學校讀書,后來因為歷史原因被迫輟學,開始在農(nóng)村勞動。

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莫言的作品中充滿著“懷鄉(xiāng)”以及“怨鄉(xiāng)”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銬》,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系列、《爆炸》,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6

很多人說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們卻不知道,為了研究水稻,他獨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飽受爭議的,在剛提出這個想法時,他就收到了無數(shù)人的揶揄和嘲諷,人們不相信這么個不不起眼的小教師,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貢獻。不斷被潑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沒有放棄,在經(jīng)費短缺的條件下,他也依然堅持實驗,只要他還活著,就要把“夢”做下去。他要堅持,他不怕別人阻擋。

90年代前后,有關雜交水稻的爭議不斷涌現(xiàn),年過半百的袁隆平,卻還是和年輕時一樣,用實踐來回應爭議。下田對于老人來說可不容易,他卻生生克服了這個困難,他的胸中有一團火,任何非議與質疑都沒法把它澆滅。他對待水稻比誰都認真,只要在生長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觀察,就算眼睛剛做了手術,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針,他也從不間斷。有人說,這一路走來遇到過這么多苦難,他難道不怕嗎?可袁隆平還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實實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7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那位永遠不服老、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國家功勛獲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遠離開了我們。斯人已去,精神長存。緬懷先生,踏著他奮斗的方向努力前行。

傳承追求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院士是親力親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檢查,他對所帶的研究生說“培養(yǎng)研究生,因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個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養(yǎng)”。正是有著異于常人的科學精神,吃苦奮斗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chǎn)攻關田最高產(chǎn)量達到了畝產(chǎn)1500公斤,在江蘇南通的海水稻試驗田,最高畝產(chǎn)802.9公斤。打贏種業(yè)攻堅戰(zhàn)、端好中國人自己的飯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業(yè),將由中國水稻科學家們奮斗實現(xiàn),他所弘揚和代表的雜交水稻精神,將永遠成為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學習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質。袁隆平院士從來不關注金錢的多少,即便獲得各方面的獎金,他也把這些獎金用在雜交水稻的研究經(jīng)費中。穿幾十元的襯衫,戴十幾元的領帶。即便榮譽無數(shù),他仍然能夠撲下身子,兩腳沾滿泥土來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長勢。淡泊名利,才能矢志于畢生致力的事業(yè)。他已經(jīng)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鐘南山院士對袁老的評語真摯和簡約。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寫照,也應是每一位中國人腳踏實地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標桿。

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安全。袁老的夢想是解決吃飯問題,但另一方面,浪費無度問題又從另一方向抵消著增產(chǎn)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費法》剛剛獲得通過。在袁老去世后,有網(wǎng)友稱“今天他好好吃飯了,一粒米也沒?!薄4_實如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牢牢記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糧食來永遠緬懷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問一號已經(jīng)著陸火星,祝融號已經(jīng)開始巡視火星。天宮一號飛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創(chuàng)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業(yè),將在每一位中國人身上延續(xù),將在每一位自強國人的奮斗中實現(xiàn)。

國士無雙,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無數(shù)湖南人,億萬中國人紛紛深切緬懷袁隆平,聯(lián)合國官微高度贊譽。榮譽無數(shù),難抵億萬民眾的口碑,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處。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8

莫言上小學時,是班級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因為性格不合群和“生來丑陋的相貌”,飽受折磨。

在村子里,很多人當面嘲笑他。在學校里,他也成了同學們譏笑的對象。

那天,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動手打了他。莫言回家痛哭不已。

母親對他說:“兒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

后來,莫言進入城市,依然有一些自認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當面嘲笑他的相貌。

莫言沒有氣憤,沒有痛苦,沒有爭辯,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因為他想起了母親的話。

他不再在乎別人的評價,不再痛苦,而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寫作上。

1976年,莫言到距離家鄉(xiāng)300公里外的龍口當兵。提干后,他得到了去干部進修班學習寫作的機會。

學習期間,他除了讀書和創(chuàng)作,近乎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

《透明的胡蘿卜》也是在這期間產(chǎn)生的,這篇文章成了他的成名作,發(fā)表在《中國作家》上,也讓莫言登上了文壇。

此后的莫言筆耕不輟,寫出了《紅高粱》《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眾多作品,知名度越來越高。

當我們不再在意別人的評價,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提升自己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反而成就了自己。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9

1929年4月8日,孫家棟出生于遼寧省瓦房店萬家?guī)X鎮(zhèn)老爺廟村。3歲時,隨父親遷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2年,孫家棟考入哈爾濱第一高等學校土木系。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后轉入汽車系。新中國成立后組建人民空軍,孫家棟作為急需的俄語翻譯人才被選送入伍。1951年,他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lián)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學習飛機發(fā)動機專業(yè)。1958年,孫家棟畢業(yè)并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后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研究工作,擔任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后被提拔為型號總體設計室副主任,參與仿制P-2導彈、試射國產(chǎn)東風一號導彈等重要國防科技尖端項目任務。

1967年,孫家棟迎來人生第一次重大轉折,他被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點將,擔任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總體設計師。這一年,他還不到38歲。

在錢學森的直接指揮下,經(jīng)過孫家棟和廣大科研技術人員3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終于在1970年4月24日晚發(fā)射升空。第二天,《人民日報》以號外的形式向全世界發(fā)布了這一重大新聞。這是我國繼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之后,又一個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4月25日晚上,天安門廣場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人們載歌載舞,歡呼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那一段時間,全國城鄉(xiāng),每到夜間,無數(shù)的人們仰望天空,在浩瀚的銀河中搜尋著我們中國人發(fā)射的“爭氣星”;更有無數(shù)的人們從收音機里、高音喇叭里傾聽著來自太空的“東方紅一號”用20.009兆周的頻率傳回來的《東方紅》樂曲。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0

屠呦呦的成就是另一方面的觀察。她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為她的辛勤努力、堅忍不拔、勇于創(chuàng)新、誠實守信的精神。她把生命的熱情和靈魂奉獻給科學,更是她獨立而不撞墻的堅毅與投身整個祖國科技發(fā)展事業(yè)的先鋒意識,奉獻精神影響著我們每個人,在她的榜樣之下理性思考,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對待事業(yè)負責任,對待周圍的事物積極思考和積極行動。

屠呦呦是中國科學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她的工作表明,通過科學方法獲取的解決方案遠比直覺強得多。在她深刻的影響下,非常有必要建立在嚴謹?shù)目茖W基礎上的醫(yī)學研究,發(fā)展讓人類受益的有效治療手段。同時,她的退休后仍然為推動傳統(tǒng)中藥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大眾普及科學知識,幫助人們提高科學素養(yǎng),展現(xiàn)了其非凡精神品質和愛國情懷。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1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航天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孫家棟憑借出色的才華和過硬的本領,主持研制成功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這標志著中國加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此后,孫家棟又率隊研制了中國第一代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先后成功研制并發(fā)射了東方紅二號至東方紅六號衛(wèi)星,孫家棟被譽為“衛(wèi)星之父”。他還擔任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總設計師,實現(xiàn)衛(wèi)星組網(wǎng)和應用,這為我國建立自主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

孫家棟幾乎用了一生去踐行自己少年時期立下的誓言——國家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我就去做什么。

1958年,在一輛從蘇聯(lián)駛往新中國的列車上,一個年輕人脖子上懸掛著一枚獎章。這是從蘇聯(lián)學成歸來,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孫家棟。他在學習期間一直保持著優(yōu)異成績,因為他深刻明白他前往蘇聯(lián)的意義,也深刻明白自己肩扛著建設祖國的重任,這份厚重的獎章,便是最好的見狀。

孫家棟回到祖國之后,擁有突出才華的他很快被國家選中,便順利投入到了國家的研究工作之中,將自己在蘇聯(lián)所學到的豐厚的理論知識展示了出來。從這以后孫家棟便心無旁騖的投身于各種研究工作中。終于,在1967年,孫家棟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轉折點。

當時,國外衛(wèi)星紛紛上天。于是中國也終于下定決心,開展空間技術研究工作,一定要擁有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衛(wèi)星。學習期間專攻航天領域的孫家棟,在這次衛(wèi)星任務中被委以重任,成為了這次衛(wèi)星研發(fā)的技術總負責人。

時不待我,孫家棟很快的投入到這次緊張的航天工作之中。孫家棟為之奮斗一生的航天事業(yè),也從此刻開始了。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2

所有最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而在許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國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極具標志性的存在,是中國數(shù)十億人深情愛戴的“國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

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勞在雜交水稻科學研究一線,只為14億中國人有飯吃。在普通中國人的認識中,“袁隆平”三個字是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的象征,象征著一個國家的人民從饑餓走向溫飽,從貧窮走向富強,從趕上時代走向引領時代。從“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到今天“天問一號”跨越行星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靠著自力更生、頑強執(zhí)著和大膽設想、認真求證,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边@是袁隆平的話。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一生都在追夢,在大地上追夢。袁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測,還有服務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于人類福祉的使命追求。雜交稻研究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是對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袁老用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實驗室”就是國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他的科研目標很純粹,就是解決吃飯問題。

袁老是共和國最不平凡的農(nóng)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曾經(jīng)歷過舊中國貧窮落后年代的人,內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這位老人也是最偉大的農(nóng)民,他留給青年人的話是: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fā)并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他躬身力行,在農(nóng)田里做實驗,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做科研,實現(xiàn)“高產(chǎn)更高產(chǎn)”。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要解決的不只是當代人的吃飯問題,他想永遠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著人類科技前沿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我們深知,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桿子就不硬,正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的腰桿子挺起來。今天一位科學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還在深深濡染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必將其代代傳承。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3

孫家棟,87歲,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孫家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wèi)星、第一顆返回式衛(wèi)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資源探測衛(wèi)星、北斗導航衛(wèi)星等第二代應用衛(wèi)星的總工程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他領導下所發(fā)射的衛(wèi)星奇跡般地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

孫家棟是我國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我國人造衛(wèi)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我國突破衛(wèi)星基本技術、衛(wèi)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發(fā)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wèi)星組網(wǎng)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我國人造衛(wèi)星總體技術、衛(wèi)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作出了系統(tǒng)性、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4

國士無雙、一生盡瘁,袁隆平院士以一粒“種子”,種下了全中國的糧食夢。中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與袁隆平院士的艱苦努力密不可分。

如果問大家1935年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大家會想起什么呢?是喪權辱國的《何梅協(xié)定》?二戰(zhàn)的導火索已經(jīng)埋下?這些都是1935年的真實歷史,不過對于那個時代的普通中國人來說,饑餓和死亡,才是他們每天的“家長里短”。這一年的黃河、長江先后泛災,計有災民約2059萬人,赤地千里,流民無數(shù),兩河退水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當時中國醫(yī)療水平完全束手無策的大規(guī)模瘟疫,全中國一片哀鴻遍野。1935年,五歲的袁隆平隨母親輾轉路過漢江流域,漢口那些和他年齡相仿卻嗷嗷待哺,又一無所獲的小乞丐令他終身難忘。19歲的袁隆平畢業(yè)了,他毅然決定就讀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nóng)學系。

袁隆平四年大學畢業(yè)時,被分配到打開地圖也得找十幾分鐘的湖南省安江農(nóng)校任教,從重慶坐船到武漢,從武漢再坐火車到長沙,再坐一天只有兩班的小汽車翻越一座大山,在車上睡一晚才能到安江。在三尺講臺上,袁隆平一站就是十九載。而袁隆平從來沒有忘記中國普通老百姓對于填飽肚子的渴望,他日日夜夜和新中國的農(nóng)民們呆在一起,他知道,糧食就是“黃金”,他立下大志:“用畢生讓中國人遠離饑餓!”他也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全中國人的驕傲,是他讓中國人從此擺脫了饑餓,是他讓我們中國有了糧食戰(zhàn)略儲備,有了不需要在糧食上被其他國家壓制的底氣。

袁隆平曾說自己有一個“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著好高興,做到稻穗下乘涼。他用畢生去完成自己的夢,我們也應該用珍惜每一粒糧食去懷念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畢生奮斗的夢想就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所有人不挨餓。中國創(chuàng)造了糧食自給的人間奇跡,我們相信袁隆平院士的夢想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饑餓和貧困終將從地球上消失。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物事跡簡介篇15

莫言的祖父管嵩峰,是一位木匠;父親管貽范,曾擔任大隊會計;妻子杜勤蘭,二人于1979年結婚;女兒管笑笑,1981年出生,2000年考入山東大學外語學院學習,后被保送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 。

2020年2月,長詩《餃子歌》在《北京文學》第二期發(fā)表,引發(fā)熱議;3月,《人民文學》發(fā)表長篇古體詩《鯨海紅葉歌》;7月31日,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作品融入對于時代新生問題的觀察與思考,引起熱烈反響;11月,長詩《餃子歌》獲得第五屆中國長詩獎特別獎;12月18日,入選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排名51。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6月,莫言《一斗閣筆記》獲第十二屆《上海文學》獎特別獎;8月,以朗讀者的身份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朗讀者第三季》。9月19日,參演的電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中國上映。12月16日,當選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同年,成為河北大學特聘教授。

2023年12月15日,《中國新聞周刊》在北京揭曉了2023“年度影響力人物”,莫言獲年度文化貢獻人物 。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