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
功勛的嘉獎表彰可以記錄有功的受獎者及其成就,功勛模范人物事跡大家知道有誰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實用8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
“讓更多的人吃飽”袁隆平91歲離開。大師隕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皣业募沽骸睂⒈晃覀冇肋h銘記。
杰出貢獻改變世界。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家。他是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成功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家。他發(fā)明了“三系”雜交秈稻,成功開發(fā)了“兩系”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幾十年來,他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為中國的糧食安全、農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解決世界60%人口的吃飯問題,袁隆平的貢獻是顯著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學術態(tài)度影響深遠。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飽受困難和挫折。無論什么情況,他的身體里總是流淌著祖國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還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級雜交稻的巔峰。一路走來,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敗、挫折。他一直埋頭苦干,不怕吃苦,闖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會失敗?”一直激勵著無數科學家參與游戲科學競賽;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也不要怕別人說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勵著青年學生勇闖創(chuàng)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則是淡泊名利、踏實做人。他無數次拒絕了來自國外的高薪聘請,因為他知道他和雜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國。功名之下,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對待成就,他極富人情味,常懷感恩心,把雜交水稻的功勞歸功黨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時尚的消費觀,也不把個人的財富看成是負擔,曾因為多看了幾眼豪車上新聞,卻依然選擇普通的車子下試驗田?!叭绻舷胫硎埽挠行乃几憧蒲心?”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2
所有最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而在許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國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極具標志性的存在,是中國數十億人深情愛戴的“國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
1966年,袁隆平發(fā)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勞在雜交水稻科學研究一線,只為14億中國人有飯吃。在普通中國人的認識中,“袁隆平”三個字是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的象征,象征著一個國家的人民從饑餓走向溫飽,從貧窮走向富強,從趕上時代走向引領時代。從“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到今天“天問一號”跨越行星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靠著自力更生、頑強執(zhí)著和大膽設想、認真求證,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边@是袁隆平的話。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一生都在追夢,在大地上追夢。袁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測,還有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于人類福祉的使命追求。雜交稻研究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是對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袁老用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實驗室”就是國民經濟主戰(zhàn)場,他的科研目標很純粹,就是解決吃飯問題。
袁老是共和國最不平凡的農民?!皣遗d亡,匹夫有責”,這個曾經歷過舊中國貧窮落后年代的人,內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這位老人也是最偉大的農民,他留給青年人的話是: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fā)并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他躬身力行,在農田里做實驗,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做科研,實現“高產更高產”。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要解決的不只是當代人的`吃飯問題,他想永遠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著人類科技前沿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我們深知,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桿子就不硬,正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的腰桿子挺起來。今天一位科學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還在深深濡染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必將其代代傳承。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3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xié)作組”名義撰寫的論文《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發(fā)表于《科學通報》(1977年第3期)。
1978年,“523”項目的科研成果鑒定會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藥用藥習慣,將中藥青蒿抗瘧成分定名為青蒿素。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主辦的國際青蒿素會議上,屠呦呦以首席發(fā)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學研究》的報告,獲得高度評價,認為“青蒿素的發(fā)現不僅增加一個抗瘧新藥,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發(fā)現這一新化合物的獨特化學結構,它將為合成設計新藥指出方向”。1985年,任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4
1992年“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獲一類新藥證書(92衛(wèi)藥證字X-66、67號)和 “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針對青蒿素成本高、對瘧疾難以根治等缺點,發(fā)明出雙氫青蒿素(抗瘧療效為前者10倍的“升級版”)。
1995年出席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由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以“中國政府代表團”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并再次出席全國科學技術大會;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5
屠呦呦,1955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學院(后改名為北京醫(yī)科大學,現為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藥學系,后被分配在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參加衛(wèi)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yī)離職學習中醫(yī)班。
1979年,任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1985年,任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首先從黃花蒿中發(fā)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獲國家發(fā)明獎二等獎。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fā)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6
一次與時任二機部副部長、原子能研究所所長錢三強的談話,讓他的人生發(fā)生了重大轉變。1961年1月的一天,雪花飄舞,于敏應邀來到錢三強的辦公室。一見到于敏,錢三強就直言不諱地說:“經所里研究,報請上級批準,決定讓你參加熱核武器原理的預先研究,你看怎樣?”
從錢三強堅毅的眼神中,于敏立刻明白,國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也要盡快進行。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還有幾分不解。一向沉默的他,喜歡做基礎理論研究。不過,于敏沒有猶豫,因為他忘不了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帶給他的慘痛記憶。
“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這種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動力?!庇诿艉髞磉@樣說。
“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真正地獨立。面對這樣龐大又嚴肅的題目,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边@是于敏當時的想法。
這個決定,改變了于敏的一生。自此開始了隱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我國的核武器科技事業(yè)。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7
“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她的“韌勁兒”。青蒿素的發(fā)現談何容易,屠呦呦和其團隊付出了怎樣的艱辛,世人難以想象。如果沒有鍥而不舍的“韌勁兒”,科學實驗難有建樹。
“千錘萬鑿出深山”,學習她的“鉆勁兒”。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引發(fā)瘧疾的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科學家們開始尋找新藥。在漫長的探索中,中國政府也啟動了“523項目”,屠呦呦開創(chuàng)性地發(fā)現了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如果沒有勇于探索的“鉆勁兒”,這項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諸東流。
“柳暗花明又一村”,學習她的“悟勁兒”。屠呦呦從系統(tǒng)整理歷代醫(yī)籍入手,她查閱經典醫(yī)書、地方藥志,四處走訪老中醫(yī),做了2000多張資料卡片,最后整理出一個600多種(包括青蒿在內)草藥的《抗瘧單驗方集》。“我們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療瘧疾的經驗。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怀鰜砟??”屠呦呦再次翻閱古代文獻尋找答案?!吨夂髠浼狈健分械膸拙湓捯鹆怂淖⒁猓骸扒噍镆晃?,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比绻麤]有“悟勁兒”,屠呦呦不會想到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首次采用乙醚低溫提取,如愿獲得抗瘧效果明顯的青蒿提取物。
“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她的“補勁兒”。大學時學的是西醫(yī),畢業(yè)后進入中醫(y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接受過兩年半的“西醫(yī)學中醫(yī)”教育。西學中的屠呦呦在中醫(yī)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就在于她的“補勁兒”。不斷注入新知識,貫穿中醫(yī)精粹,形成了淵博的學識,才會到達“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國慶75周年功勛模范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8
他執(zhí)著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科學研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水稻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卓越貢獻。他就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帶頭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一位農民朋友眼中的“當代神農”,離我們的生活如此遙遠又如此接近,電影《袁隆平》通過再現袁隆平進行雜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集中表現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我國當代知識分子胸懷祖國、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
袁隆平,為了實現綠色的夢,為了科學上的突破,為了解決饑荒的恐懼。他埋頭苦干,不畏艱辛。他堅定、執(zhí)著、飽含著激情,他立志要讓載著生命根源的種子,長出累累的稻穗,養(yǎng)活一雙雙饑餓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過50多年風雨的艱辛,雜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為了一個“人類沒有饑餓的未來”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華,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為的惡意破壞,讓精心培養(yǎng)的秧苗毀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災所難,讓科研進程舉步維艱。但是50多年的艱難險阻最終都在夢想的力量下低了頭,都在與夢想的較量中敗下了陣來。他對科學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熱愛,對夢想的執(zhí)著,是無論在什么時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脅下都不會變質的,因為他的一生在為科學研究而歌,為他的事業(yè)而唱。
袁隆平夠執(zhí)著,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他最后獲得成功。他的'執(zhí)著體現在以苦為樂,逆境中也常開玩笑;他的執(zhí)著體現在癡心不改,數十年如一日只想著雜交水稻;他的執(zhí)著體現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沒有國家和別人的支持,他也要將雜交進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算出來的,而是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一點一滴摸索總結出來的。他頂著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晝夜,從一般雜交稻研究到超級雜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學高峰攀登,為的是產出更多數量更高質量的糧食,最終取得了成功,創(chuàng)造了震驚中外的當代神話。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樣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勞、不怕失敗、不屈不撓呢?雖歷經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袁隆平最后獲得成功。支持他如此執(zhí)著的是其心中牢牢堅持的“為民謀食,使人類不再忍受饑餓煎熬”的精神。
現今,他已成為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偉大科學家,各種榮譽數不勝數,可謂功成名就。但他并沒有就此功成身退、頤養(yǎng)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頂草帽、一雙高高挽起的褲腿、一副黝黑且布滿皺紋的臉龐,穿梭于鄉(xiāng)村原野,守候在田間地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奮斗終身”的諾言。這就是袁隆平,執(zhí)著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的袁隆平。我們觀看這部影片,就是要以袁隆平的行為為楷模,以他的精神為榜樣,向他學習,學習他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奮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