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7篇

| 吳澤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1)

0.2絲,一根頭發(fā)絲的1/50

1公斤,是深海中1個指甲大小的面積上要承受的水壓。1絲,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頭發(fā)絲的1/10那么細;載人潛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裝配精度,必須控制到幾絲,這樣才能確保潛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緩沖巨大的水壓。在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能實現(xiàn)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顧秋亮。送走了“蛟龍?zhí)枴保櫱锪劣纸拥揭粋€新挑戰(zhàn)——組裝中國首個自主設(shè)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

“蛟龍?zhí)枴钡妮d人球是在俄羅斯定制的,安裝的難度是在球體跟玻璃的接觸面,要控制在0.2絲以下。0.2絲,只有一根頭發(fā)絲的1/50。用精密儀器來控制這么小的間隔或許不算難,可難就難在載人艙觀察窗的玻璃異常嬌氣,不能與任何金屬儀器接觸。因為一旦摩擦出一個小小的劃痕,在深海幾百個大氣壓的水壓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潛人員的生命。因此,安裝載人艙玻璃,也是組裝載人潛水器里最精細的活兒。

除了依靠精密儀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顧秋亮自己的判斷。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儀器干的活兒,顧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搖晃的大海上,純手工打磨維修的潛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兩絲以內(nèi),因此人稱“顧兩絲”。

用最笨的方法練習基本功

別看現(xiàn)在的顧秋亮這么牛,當初學徒時,沒少挨師傅的罵。

顧秋亮的師傅張桂寶笑稱:“那時候進來的時候還比較調(diào)皮,經(jīng)常罵,有的時候就像說什么呢,像茅坑里面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師傅們嚴厲的調(diào)教讓顧秋亮慢慢收住了心,用最笨的辦法練習基本功。

顧秋亮說,10公分的一塊方鐵,要銼到0.5公分,就是5毫米,為了這個,他銼了15、16塊方鐵,銼刀都用斷了幾十把。一遍遍地銼鋼板,一遍遍地動腦筋琢磨,漸漸的顧秋亮手里的活兒有了靈性,做的工件全部免檢,“兩絲”的名號也漸漸被叫響了。

顧秋亮說:“就像人家跑步拿著一碗水,不能讓水潑在外面?,F(xiàn)在我估計大概是0.2(絲),不相信拿頭發(fā)來試試。再細的我都能壓住?!?/p>

“蛟龍?zhí)枴睗摵絾T以生命相托

2004年,“蛟龍?zhí)枴遍_始組裝,顧秋亮和他師傅級的前輩們一起被抽調(diào)到這個項目上。而且憑著“兩絲”的功力,顧秋亮被任命為裝配組組長。他們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確保潛水器的密封性。

“蛟龍?zhí)枴笔侵袊讉€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組裝起來沒有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顧秋亮他們只能一點點摸索。時間長了,顧秋亮兩只手基本上沒有紋路了,打卡都成問題。

剛參加“蛟龍?zhí)枴表椖繒r,“顧兩絲”名氣大,他原來所在的實驗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這對于他這個單職工、女兒上學急需用錢的家庭來說,能起不少作用。收入的增加讓顧秋亮也有小小的動心,但最讓他動搖的還是“蛟龍?zhí)枴钡牡谝淮魏I显囼灐τ跇O度暈船的顧師傅來說,出海就是對身體極限的挑戰(zhàn)。

但是出于托付生命的信任,顧秋亮最終選擇留下來。3000米,5000米,7000米,隨著“蛟龍?zhí)枴辈粩嗌壍募夹g(shù)攻關(guān),顧秋亮更是沒有什么時間能照顧到家里。尤其是7000米海上試驗,船剛剛啟航,他就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當時妻子被查出懷疑惡性腫瘤,領(lǐng)導都來安慰他,后來查到不是惡性腫瘤,回來后他和妻子哭著抱成一團。

工作43年來,顧秋亮感覺最虧欠的就是家人。今年10月份,顧秋亮就要退休了。最近,已經(jīng)60歲的他正抽空學開車,打算退休后的時間全部用來陪家人。

目前在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有兩個,組裝工作都是由顧師傅牽頭。4500米載人潛水器或許是他組裝的最后一臺潛水器,載人艙的玻璃裝好了,他還是那么精細,那么專注,反復確認它的安全性。

讓人信任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容易,要一輩子信任很難。顧秋亮43年來,用他做人的信念,埋頭苦干、踏實鉆研、挑戰(zhàn)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2)

近日,我班利用晚自習時間,觀看了由政教處精心挑選的視頻——《大國工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兩絲鉗工顧秋亮、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等典型人物,他們在自己__凡的崗位中追求完美與極致、視技術(shù)為生命的崇高的敬業(yè)精神,他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匠人精神”令人欽佩與折服。在他們身上,勞動精神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勤奮勞動、誠實勞動、熱愛勞動,就能在__凡的工作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不__凡的業(yè)績甚至會有奇跡的發(fā)生。 這些勞動者,之所以成為大國工匠,就是因為他們尊重勞動、堅守勞動、視勞動為生命。他們以辛勤的勞動積累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奇跡與力量,以不懈的追求唱響了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的時代強音。

明年的我們即將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成為一名勞動者。我們都應該像大國工匠一樣,勇于在__凡的崗位創(chuàng)造不__凡與奇跡,讓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讓我們共同點贊大國工匠,讓我們共同弘揚勞動精神。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3)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鉗工顧秋亮的絕活在手上。他憑著精到絲級的手藝,為海底的探索者安裝特殊的“眼睛”。他安裝的“眼睛”可以承受海底每平方米數(shù)千噸的壓力,在無底黑暗中神光如炬。中國船舶重工的鉗工顧秋亮憑著手上的絕活,被任命為7000米級潛水器“蛟龍?zhí)枴钡难b配組組長。

深海一直是人類所知甚少的冥茫世界。2012年7月,中國的蛟龍?zhí)柹詈撍鱽淼搅说厍蛏献钌畹鸟R里亞納海溝,這里的深度是11034米。

蛟龍?zhí)柕挠^察窗與海水直接接觸。面積大約0.2平方米的窗玻璃此刻承受的壓力有1400噸重。而觀察窗的玻璃與金屬窗座是異體鑲嵌,如果二者貼合的精度不夠,窗玻璃處就會產(chǎn)生滲漏。

安裝蛟龍?zhí)栍^察窗玻璃的時候,顧秋亮必須把玻璃與金屬窗座之間的縫隙,控制在0.2絲以下,這是不容降低的設(shè)計要求。顧秋亮和工友們把安裝的精度標準視為生命線。手藝的精準、精細和精確等于生命,在這里才能最深切體現(xiàn)。

0.2絲,約為一根頭發(fā)絲的五十分之一,這么小的安裝間隙卻不能用任何金屬儀器接觸測量。因為觀察窗玻璃一旦摩擦出細小劃痕,到深海重壓之下,就可能成為引發(fā)玻璃爆裂的起點。

靠著眼睛觀察和手上的觸摸感覺,能夠判斷一根頭發(fā)絲五十分之一的0.2絲誤差,這的確是神乎其技。不僅如此,即便是在搖晃的大海上,顧邱亮純手工打磨維修的蛟龍?zhí)柮芊饷嫫秸纫材芸刂圃?絲以內(nèi),因而人們稱呼有這個能力的顧秋亮為“顧兩絲”。

為了練成這門功夫,顧秋亮把一塊塊鐵板用手工逐漸銼薄,在鐵板一層層變薄的過程中,用手不斷捏捻搓摸,讓自己的手形成對厚薄的精準感受力。

在與鋼鐵對話的磨練中,顧秋亮讓自己手上的每一根神經(jīng)都形成了匠作記憶。他表面的行為是銼磨鋼鐵,而深層的含義是在銼磨自己的心性。在這樣的琢磨中,普通鉗工顧秋亮磨成了工匠“顧兩絲”。

手指上的紋理磨光了,但這雙失去紋理的手卻成了心靈感知力的精準延伸器。

2015年10月,顧秋亮告別蛟龍?zhí)柕娜兆拥搅?。他買了一輛汽車,準備安度退休生活了。但最終,他的活動半徑還是不能離單位太遠。因為全部國產(chǎn)化的4500米級潛水器進入了最后的安裝階段。事業(yè)需要他對年輕一輩給予傳幫帶。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4)

11月26日,全國首批“大國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顧秋亮應邀來我校開展“工匠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建鋒熱情接待了顧秋亮,并為其頒發(fā)了“校外輔導員”聘書。

顧秋亮老師以《技能報國,匠心筑夢》為題,在教二報告廳為我校師生作了“工匠精神”主題報告。機電技術(shù)學院黨總支書記姜獻忠主持報告會。機電技術(shù)學院輔導員、班主任和2021級新生一起聆聽了報告。

顧秋亮老師分享了自己從學徒到“大國工匠”的成長故事,介紹了“蛟龍?zhí)枴表椖垦兄瞥晒Φ钠D辛歷程,細述了他苦練鉗工技術(shù),攻堅克難,追逐夢想路上的點點滴滴。他表示,“工匠精神”就是對待工作要做到“我的工作無差錯,我的崗位請放心”,要有堅持專注、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不斷琢磨、追求精益求精的“精心”,飽含熱情、專業(yè)敬業(yè)的“盡心”。顧老師的報告結(jié)束時,同學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并與顧老師展開了熱烈地交流。顧秋亮老師質(zhì)樸純真的報告深深地打動了現(xiàn)場的每一位同學,在他們的心里埋下了一顆“大國工匠”的種子。

講座前,顧秋亮老師來到機電技術(shù)學院一樓實訓室指導學生開展“機加工”實訓,仔細觀察同學們的專業(yè)實訓操作,與同學們親切交談,手把手指導實訓項目,鼓勵同學們甘坐冷板凳,苦練基本功,為將來成就“大國工匠”的夢想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此次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我校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意志和品質(zhì),激發(fā)以技報國、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情懷。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5)

顧秋亮,男,江蘇無錫人,1955年生,是我國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

顧秋亮從1972年起在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工作,在鉗工安裝及科研方面已經(jīng)工作了四十多年,先后參加過數(shù)十項大型工程項目的安裝調(diào)試工作,是一名安裝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水平過硬的鉗工技師。

2004年,為了確保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的順利安裝,七O二研究安排技術(shù)骨干參加該項目的總裝工作,顧秋亮為其中之一。該項目分12大系統(tǒng)工程,研制難度相當大。在潛水器總裝及調(diào)試過程中,顧秋亮同志作為組長,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帶領(lǐng)全組成員積極配合設(shè)計人員,對每個細節(jié)進行精細操作,任勞任怨,以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和踏實的工作,主動勇挑重擔,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保證了潛水器順利按時完成,獲得設(shè)計人員和同事的一致好評,為載人深潛事業(yè)不斷書寫我國深藍乃至世界深藍的奇跡。

大國工匠顧秋亮是工匠們的代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對技術(shù)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對技藝完美的追求,感染我們,也值得全社會尊重。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貢獻我們的力量。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6)

中國,像一頭雄獅從夢中睡醒,站立起來,一件件國之重器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

顧秋亮,鉗工安裝及科研實驗工作四十多年,是一名安裝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水平高超的鉗工師傅。在他的精心安裝下,中國潛水艇“蛟龍?zhí)枴眮淼搅俗钌畹暮@铩榜R里亞納海溝”,創(chuàng)造了7062米的深潛紀錄。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愛國。顧秋亮是用他的一顆赤誠之心為國家做出貢獻,從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體現(xiàn)出來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在工作中,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10厘米的一塊方鐵,要銼到0。5厘米,也就是5毫米。為了這個他銼了十五六塊方鐵,銼刀都用斷了好幾把。一遍一遍地動腦筋琢磨,一次一次地嘗試,漸漸地,“顧兩絲”的名號被叫響了。有一次,師傅安排他打磨一個絲錐,但是他干得并不用心,師傅輕輕一敲就斷了,“干活隨便,報廢率高,像你這樣的徒弟我?guī)Р涣恕?。師傅的話像一把鋼錘,把顧秋亮砸醒了。從此,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刻苦鉆研,從不一點馬虎,在平凡的崗位上干著平凡的工作,凡事交給他,總會保證高質(zhì)量地完成。

也許大家并不知道,顧秋亮的手指上已經(jīng)沒有了紋路,這都是長年累月的工作造成的,但他沒有后悔,仍然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當聽到這,讓我十分震驚,一個在我想來如此卑微的職業(yè),他卻能四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一個鉗工把工作做到了極致,創(chuàng)造出了奇跡,這就是工匠精神;一個鉗工有著堅持不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態(tài)度,這就是工匠精神;一個鉗工有著對工作的執(zhí)著、鍥而不舍,對國家的熱愛,這就是工匠精神。

顧秋亮的精神深深打動著我,在他身上學到了眾多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一天,我也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顧秋亮工匠精神事跡(篇7)

2015年電視節(jié)目《大國工匠》節(jié)目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兩絲”鉗工顧秋亮那雙指紋已不清晰的手,給當時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4年,為確保國家863重大專項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的順利安裝,七〇二所抽調(diào)各部門技術(shù)過硬的技術(shù)骨干參加該項目的總裝工作,顧秋亮為其中之一。作為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顧秋亮刻苦鉆研,勇挑重擔,成為了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裝配組組長的不二人選。

2005年顧秋亮所在的“大型低噪音循環(huán)水槽”項目組榮獲“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集體一等功”。而他本人2008年榮獲江蘇省技術(shù)能手稱號;2012年榮獲蛟龍?zhí)栞d人深潛英雄集體榮譽稱號;2013年榮獲蛟龍?zhí)枒眯院T囅冗M個人;2014年他所在的“裝配保障組”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2015年被評為第十四屆全國職工職業(yè)道德建設(shè)標兵;2016年獲得全國最美職工榮譽稱號。

刻苦鉆研 練就“兩絲”絕技

工作四十余年來,顧秋亮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刻苦鉆研,一直在平凡的崗位上扮演著“螺絲釘”的角色。他平時就愛琢磨善鉆研,喜歡啃工作中的“硬骨頭”。凡是交給他的活兒,他總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改進安裝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裝精度,進而確保高質(zhì)量地完成安裝任務。正是憑著這股愛鉆研的勁,在工作實踐中磨練了他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技術(shù)難題的能力。

深海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組裝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達到了兩個“絲”(一絲等于0.01毫米)。顧秋亮帶領(lǐng)裝備組實現(xiàn)了這個精度,人們都喊他“顧兩絲”。

顧秋亮成為“顧兩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1972年,17歲的顧秋亮高中畢業(yè)后進入七〇二所當鉗工。一開始他覺得很苦,住在所里,1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師傅的耐心,加上自己要強的個性,終于讓他靜下心來練習基本功。

“平面銼平”特別費時費力,站得腿麻,銼得手酸。一塊10厘米厚的方鐵,花幾個月才能銼磨成5毫米厚的鐵片,每個角面上量起來都要厚薄均勻?!澳嵌螘r間,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住?!卑滋炀?,晚上下班后接著練。一邊銼,一邊琢磨,銼完了十幾塊方鐵,用斷了幾十把銼刀,兩年后,終于滿師。他手上的活兒也開始有了靈性,做的工件得到了師傅的肯定。

一些工件機器加工后,還要手工銼或磨,否則精度達不到要求。而要將金屬銼磨到“絲”的精度,對手上控制力的要求極高,顧秋亮打了個比方:就好像拿著一碗水去跑步,既要快,又不能讓水潑出來。

從基礎(chǔ)做起,從點滴開始,顧秋亮正是從這些基本功中汲取著營養(yǎng),也磨礪著自己的內(nèi)心,為日后成功的果實耕耘出一片沃土。

義無反顧 始成“畫龍點睛”

2004年,“蛟龍?zhí)枴遍_始組裝,顧秋亮被任命為裝配組組長。他和同事們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確保潛水器的密封性。

對于人體來說,眼睛是最為嬌嫩、精密的器官,而潛水器載人艙的觀察窗就是“蛟龍?zhí)枴钡难劬?。觀察窗的玻璃異常“嬌氣”,不能與任何金屬儀器接觸。因為一旦兩者摩擦出一個小小的劃痕,在深海幾百個大氣壓的水壓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直接危及下潛人員的生命。因此,安裝載人艙觀察窗的玻璃,也是組裝載人潛水器里最精細的活兒。

在整個試驗和裝配過程中,顧秋亮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除了依靠精密儀器,顧秋亮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靠眼睛看、用手反復摸,最終使球體跟玻璃的接觸面達到70%以上,達到了密封性要求。

2009年,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拉開了海上試驗的序幕。顧秋亮作為蛟龍?zhí)柡I显囼灱夹g(shù)保障骨干,已是五十多歲的他,克服嚴重的暈船反應和海上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等諸多困難,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每年近數(shù)十天(最長時間達100余天)的海試中,為蛟龍?zhí)柋q{護航。2009年至2012年,四年的海試他一次都未落下。

海上試驗工作條件非常艱苦,顧秋亮經(jīng)常不得不忍受烈日的炙烤,在60多度高溫的甲板上揮汗如雨,完成一次次拆卸、安裝、維護保養(yǎng)工作。蛟龍?zhí)杻?nèi)部的操作維護空間比較狹小,顧秋亮常常需要在里面鉆進爬出,有時甚至只有一只手能伸進去的地方,他也必須堅持完成設(shè)備的拆裝和維護。四年海試,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然而顧秋亮卻從未有過抱怨,始終沖在前面,甘之如飴。

在海上試驗過程中,常常因為氣象、技術(shù)等多種因素,需要搶時間、搶海情,經(jīng)常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多年的海試,顧秋亮已記不清歷經(jīng)了多少個不眠之夜。顧秋亮說:“在海上工作生活確實很苦很累,但我感到很興奮、很自豪。不管是晚上加班到半夜還是早上五點半起床保養(yǎng)潛器,不管日曬還是雨淋,我感到很光榮,能為海試出一份力,我很驕傲,因為在祖國的深潛記錄中有我的汗水,光榮!”

“蛟龍”入海 盡顯英雄本色

2012年6月,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再次整裝出發(fā),向著7000米的極限深度發(fā)起挑戰(zhàn),顧秋亮這位老將再次隨隊出征。然而剛剛啟航,一個如晴天霹靂的消息被緊急告知了顧秋亮——他的老伴兒生重病住院了。

一面是相伴數(shù)十載的親人,一面是伴隨其成長成熟的蛟龍?zhí)柕摹俺扇硕Y”,跟隨海試隊南征北戰(zhàn)多年,從未因工作上的困難皺過眉頭的顧秋亮猶豫了,這位皮膚黝黑的“老戰(zhàn)士”眉頭鎖成了一團。船上同室居的高級工程師姜磊說,顧秋亮本來是船上的“開心果”,但那一次看到他流淚了。

“一路走來,我精心呵護著它,伴隨它成長,為它整理行裝、包扎傷口、精心手術(shù)、穿上新裝,看它踏上征程,我希望能夠親自護送它完成其”成人‘前的最后一次考驗?!敖?jīng)過徹夜未眠的劇烈心理斗爭,他說服自己出征”前線“。由于船在海上,電話也不通,顧秋亮只有等待。“他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得非常好”,那種顧全大局的精神,姜磊用了兩個字,“欽佩”。

在做出抉擇后,這位倔強的漢子將對親人的牽掛深深埋藏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到海試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一名在平凡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平凡業(yè)績的”英雄“風采。

一把銼刀一握就是40余年,一頭黑發(fā)如今已是霜白,參與了“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等眾多重大裝備研制任務的顧秋亮也早已退休。但退休后的他仍心系科研生產(chǎn),被單位返聘繼續(xù)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我們的國家要強大,成為一個海洋強國,要有更多的工匠將圖紙變成實物。人的天賦有大小,工匠精神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對國家和自己都要負責任。”據(jù)介紹,僅在七〇二所,顧秋亮就先后帶了多位徒弟。顧秋亮表示,將來即使不能帶徒弟了,他還是會給更多的學生講一講工匠的意義,將工匠精神植入他們的心中。

4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