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800字以上

| 鄭詩2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1

我們家的家風是:好讀書。媽媽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氣質和性格。我們家是一個書香家庭,家人的氣質是儒雅書卷氣,人人都愛讀書。寫到愛讀書,我的腦海里立馬閃現一幅圖畫:在火爐邊,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太太,認認真真地在看書,她身子一動也不動,優(yōu)雅地坐著,只聽到那翻書的“沙沙”聲,還有那臉上淺淺的微笑,連小黃狗在她腳邊蹭來蹭去,也吸引不到她,獨自沉浸在書的世界中。

自此后,在家庭讀書氛圍的感染下,我也是一位愛好讀書之人。如果一天不讀書,會心里發(fā)慌,會六神無主。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一個好讀書的“書香家庭”。我要把“好讀書”這優(yōu)良家風傳承下去,時刻警醒自己:好好讀書,與書為友,莫負韶華。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因此古往今來,中國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聯(lián)”,令晚輩耳濡目染,其中明朝書畫家徐渭寫道:“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边@幅活用多音字的聯(lián)語,是勸人珍惜大好時光,多讀書,認真讀書。

這畫中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婆,七十多歲了,每日必看一個小時的書,她時常教導我:好好讀書,認真讀書,長大做個有知識有出息的人。這句話,外婆每次見面會說,這句話,我的媽媽是每天必說。因為媽媽也是個愛讀書的人。媽媽有一次很神秘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每天晚上你睡著之后,就是我最快樂幸福的時候啦。因為沒人打擾,我可以盡情的閱讀自己喜歡的書?!蔽艺{皮地說:“媽媽,你都高學歷了,又不用考試,還這么認真讀書干嘛”媽媽瞪我一眼,嚴肅地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可不能有這樣的懶散思想。我們的偉大主席毛澤東曾經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我聽得熱血澎湃,被媽媽的話語打動了。

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2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奔乙?guī)其實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做事的風格,也就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風尚。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好的家風,就可能會影響社會的風氣,甚至改變。你可能會問:“一個家庭的家風跟社會的風氣有什么關系?”我告訴你,關系可大了呢!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一個家庭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做好榜樣,就會有數多家庭仿照,到那時候,社會會變成什么樣?所以說,一個家庭的家風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家雖然算不上什么大家庭,但是也有自己的家風。

奶奶以前常跟我們姐妹三人說:“別看你們現在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了,跟你們說,以前我們國家不知經歷了多少苦難,走過了多少坎坷,才換來了今天這榮華富貴的祖國。就算現在社會變好了,國家富裕了,你們也要做到節(jié)儉,不能浪費?!蹦棠滩粌H口頭上這樣說,在日常生活中行動也不少。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出去吃飯,爸爸點了很多菜,奶奶就不高興了,對爸爸說:“就六個人吃飯,點這么多菜干什么?把能退的都退了?!卑职譃榱耸鼓棠谈吲d,叫回了服務員,可服務員說:“對不起,先生,我們飯店有規(guī)定,點了的菜不能退?!卑职謱δ棠套隽艘粋€很無奈的表情,奶奶也沒有辦法了。等我們吃完飯,爸爸剛要去結賬,奶奶叫住了爸爸,對爸爸說:“你去要幾個塑料袋或塑料盒兒,我們把剩菜剩飯打包帶走?!卑职终f:“不用了吧!”奶奶說:“還剩下這么多菜,拿回家熱熱也一樣吃,別浪費了?!闭f完,好像又要給我們講大道理,爸爸見狀,只能照辦。

現在我們姐妹三人已經都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節(jié)儉的好習慣,我知道,這與奶奶的教育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希望每個家庭的好家風都能發(fā)揚下去,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也能也能牢記祖祖輩輩做事的風格,并傳承。

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3

周總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得助于深刻的家風;三曹的建安風骨得助于睿智的家風;李清照的清新婉約的詞鋒亦得助于嚴格的家風。由此可知,家風不但有深刻的內涵,亦會對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家風是嚴格的,它能助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案]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史俱揚?!毕氡卮蠹覍Ω]燕山的故事必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他生活在戰(zhàn)亂不斷的五代,一般的人家可能認為能夠在戰(zhàn)亂中得以生存并衣食無憂便是謝天謝地了。可是他卻不向命運低頭,從小嚴格教育子女,最終成就五子登科的美談,更被當時文學大家稱之為“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苯浬纤觯覀兛梢灾?,嚴格的家風,有助于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家風是睿智的,它有助于人取得最后的成功。諸葛亮這一人物,想必是婦孺皆知了吧。但大家可能只知道其風光的歷史成就,卻不知其也有著辛酸的發(fā)家史。諸葛亮在劉備還未發(fā)現他的時候,亦有著數載發(fā)奮苦讀,想必一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便是對其家風的詮釋了吧。

但是我們可以這樣想,要是諸葛亮在劉備還未找到其便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或是貪圖快樂不在苦讀,想必他非但不能成為千古名相,恐怕連衣食也有很大的問題了。

到那時,真會應了他的那句名言“茍求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了吧。也真的會是一條“臥龍”了。由此可知,睿智的家風,有助于人取得成功。

家風是深刻的,它有助于培養(yǎng)人的個性品質。一代詞女李清照,想必也是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可是大家可能只知道她風華絕代、才藝過人的外表,卻不知其在小的時候也是一位天真可人的女孩子,只不過是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深刻的家風的教導和熏陶罷了。相反,如果她沒有以上兩種東西的幫助,可能會還是一位只知道情愛的小女人而已。由此可知,深刻的家風,有助于培養(yǎng)人的個性品質。

現在,換個角度說說自己的家風吧!

我的家風沒有上述名人的,亦沒有他們的意義深刻,而且我也認為自己也不算很優(yōu)秀。但是我仍然認為家風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這可能就是家風的魅力之一吧。因為,我的家風很簡單,就是努力為祖國、人民作出屬于自己的貢獻,堂堂正正的做一個大寫的“人"字。雖然現在自己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是我卻在一步步的努力,我相信自己總能實現的,這就是自己對家風的全部理解了。

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4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我家的家訓,這句話從爺爺那一代開始傳到現在。

爺爺那時的生活很貧困,地瓜湯常常是一家人的主食。為了讓一家人能夠吃得飽飯,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地耕田種地、開荒砍柴,忙碌不停。在爺爺的辛勤勞動下,家里開始脫離貧困,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如今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仍常常下地干活。每當看到我和妹妹,他常常會教育教育我們:“孫女啊,想當年……你要記住“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爸爸也是在爺爺的諄諄教誨下成長起來的。爸爸小時候不僅要上學,還要去放鵝,因為鵝是一家人僅有的收入。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了,家里蓋起了樓房,電器應有盡有,但爸爸仍很努力的工作。他不論嚴寒酷暑都在家與工廠之間奔波著,一刻也閑不下來。

我從小在這句話的陶熏下長大。也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道理。小時候我常常頂著烈日跟爺爺去田里勞動,幫忙澆水,除草,曬得黑黝黝的,但我卻樂在其中。有一次,我在田里,一不小心摔倒了,真疼啊!我向爺爺求救,爺爺卻不來扶我,只是在那兒笑:“從哪兒摔下,就從哪兒爬起來!”在爺爺的教導下,我學會了堅強。

上了小學,我喜歡上了寫文章,有時為了參賽,我寫完之后老師幫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就一遍又一遍地抄正。下課時,看見同學們在我周圍玩耍,歡笑聲陣陣,我多么想放下手中的筆去和他們一起玩耍啊!每當這時,我耳邊就會響起了爺爺的教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于是我又靜下心認真地寫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作文不僅發(fā)表在教育網上,還發(fā)表在晚報上拿到了稿費,望著同學羨慕的目光,我心中甜滋滋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家訓成了我的座右銘,我會牢牢地把它記在心上,讓它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前進,伴隨著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事跡5

中國歷來特別重視家族傳承與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許多家訓,甚至是今天個別有名望的大家族依舊延續(xù)著祖上的諄諄教導,一經提起這些家風、家訓來聊聊時,自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和特別自豪的情感。

記得小時候每每外出時,父母會百般叮嚀:緊睜眼、慢張口、謙虛謹慎、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如此云云。父母的這些教育使我領悟到的無怪乎是:謹言慎行、為人低調。這些教導的話語雖不大氣,但也相當的適用中肯,在普通民眾間為人處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處的。

每當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處時,不經意間就會看到“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匾額。盡管房屋已是老舊簡陋,但有了這些穿越歷史的家訓,才更能顯示出房屋主人曾經滄桑的經歷以及世代延續(xù)家風所帶來的家業(yè)平安的傳承。細細品味這十個字,不免讓人陷入沉思,回味深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不亞于血緣的傳承?!爸液瘛迸c“詩書”,就是中國古人所強烈追求的理想精神與文化特質。古人渴望這種精神與生活方式能夠世代相傳,也就把它作為家族興旺與驕傲一種圖騰符號。

我國古代重農桑,“耕讀傳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穡,又豐五谷,既養(yǎng)家糊口,又安身立命。讀書則是既知詩書,又達禮義,既能自強不息又能厚德載物。然而中國歷大多數老百姓雖與名門望族無緣,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風傳承。透過歷史來看,每個家族好的“家風”都稱得上是中國人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信仰,所以“耕讀傳家”就是在以農耕文明著稱的中華民族中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家風了。“耕讀傳家”不但讓國人學會做人,而且還讓國人學會謀生,從古至今已經深深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了。

歷能夠傳承數十代、輝煌不滅的家族是不多見的。大多是顯赫一時,后因家風不繼,子孫不能夠維系家風,或是世事變遷大難臨頭,使得家族分崩離析,瞬間灰飛煙滅,給后人留下“俱往矣”的無限慨嘆。正如《紅樓夢》里的“好了歌”唱得一樣蒼涼,“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一曲殘香,就會又給我們漂浮出了歷曾經的那份感傷和蒼涼。然而在今天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還能有多少“蛙鳴稻浪,詩書吟唱”可言呢?漸行漸遠的“耕讀傳家”也許就只能成為當今世人的無限鄉(xiāng)愁吧。

有幸讀到《曾國藩家書》,全書以“重德修身”為宗旨,真實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著子孫后代。曾國藩對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為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讓崇尚禮儀的儒士大家稱譽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曾國藩認為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嚴明家規(guī);盡孝悌,除驕逸;習勞苦為要義;不可有余財;聯(lián)姻不必定富室名門;家事忌奢尚儉;治家注重:考、寶、早、掃、書、疏、魚、豬8字;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不可厭倦家?,嵤?擇良師以求教?!对鴩視房芍^概括了中國古代持家立業(yè)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傳的傳統(tǒng)。無論是從修身持家、交友教子、還是處事理財、為政治學等都十分的詳實細致,對于我們現世也不愧為一部生動的生活寶鑒。這些教導對現代人仍有教育指導意義,也令現代的“紈绔子弟”以及那些被“官2代”“富2代”坑過的“爹”們感想頗深吧!

生活中我們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我們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所總結出的教誨,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線的今天仍有無數中國人在堅持。我們必須堅持好的家風,好的家風能夠培育出家之驕子、國之棟梁;樹立好的家規(guī)就能夠培養(yǎng)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國之公民。

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