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感悟心得
近一年的課題研究,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我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明確了探究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助、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它改變了學生以往單調、枯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際關系,也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時,由于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相應發(fā)生了改變,這就使得教師在吸收新知,課堂教學的設計上均會投入相當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真正實現(xiàn)師生共同成長的目標。教師也由于小組互動的機會能多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并能以學生的角度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進而縮短了師生在課堂上的距離。
二、了解了探究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與老師的引導和參與是分不開的。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在此,教師不是清閑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這些角色具體表現(xiàn)為:
1、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學生中可能會出現(xiàn)二種情況:閑聊(與課題不相干的交談);冷場。此時老師要合理地進行組織、調控,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剛開頭就夭折,或者使小組學習流于形式。
2、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一時受阻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
3、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當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務。如果確實完成了,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備用活動:幫助其他組完成任務等。
三、小組成員的組成有了更科學的分配
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即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學習成績、能力方面的差異。合作學習小組通常由4人組成,其中一名是優(yōu)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這樣異質分組的最大好處在于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讓每個人的價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發(fā)揮出團隊學習的最大成效。由于每個小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保證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但異質分組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低分生由于不能高質量的參與而變的消極,聰明愛炫耀的學生也是消極的,因為他們認為同伴太差而不想總是給同伴解釋。如果有時能根據(jù)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不同適當進行一些同質分組,學生的合作效果會更好。比如學習任務較開放,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結論,這時就可采用同質分組,這樣更利于發(fā)揮積極性,更利于交流。
四、掌握了探究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專用來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應該用于解決知識的難點。對有疑難的問題,本課的重難點,教師在作一適當引導后,讓學生去合作、探索,運用集體的智慧去攻克難關。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證。
1、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此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發(fā)的合作,培養(yǎng)同學間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個人探索有困難,需要幫助時。多用在出現(xiàn)了新知識,需要新能力處。這時運用集體的智慧,全班同學都積極行動起來,以好帶差,在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就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此外,在意見不一,有必要爭論時;人人都需要內化知識時;當學生舉手如林,為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時;當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需要與人分享時,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
五、明確了探究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近來,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有的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后四人馬上聚在一起,滿教室嗡嗡聲,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動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保瑢W生立即安靜下來。這種幾分鐘的討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組建了合作小組后,學生圍坐在一起,進行簡單的議論,就會出現(xiàn)合作的效應。小組合作還需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小組內應該有分工:領導者、記錄者、聯(lián)絡者、檢查者等,而且應該輪流擔任,增進角色的互賴性,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關注每個學生的有效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不允許任何學生游離于集體活動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都是不行的。同學之間的積極的相互依賴意味著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啟發(fā)中共同學習,而不是消極地依靠某個學生或某一部分學生解決全組問題,而另一些人在小組掩護下逃避責任。為了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組合作的規(guī)則,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決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演變成“好學生講,差學生聽”的小組模式。
六、了解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呈現(xiàn)出多種途徑。從評價內容看,有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其中以過程評價為主,主要評價小組合作水平,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xiàn)及參與程度,以評價形式看,有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小組自評與組間互評。從評價功能看,主要有導向功能:通過評價引導學生的探究行為在科學、正確的軌道上進行,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小組合作活動中;激勵功能:通過評價,肯定和鼓勵被評價者,使其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能和合作積極性。教師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斷引導著、激勵著每一位學生。
自課題探究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為了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我將繼續(xù)邊實踐邊思考。
初中語文感悟心得篇2
經過這么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摸索,總結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經過試用,總覺得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有合作學習這種方法得之于心,應之于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之一。它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某一個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型學習。它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因而如何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的合作學習,成為我們教師必須研究的重大課題。我們通過對初中語文新教材三年的教學實踐,整理了幾個自認為較有心得的合作學習的案例片段,以求同行們的批評與指正。
[案例1]
《走進中秋》是七年級的語文綜合活動課,以綜合學習為主,結合寫作和口語交際。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懂得利用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獲取資料,了解中秋節(jié),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步驟一:把學生分為三組,"中秋節(jié)來歷"學習小組、"中秋節(jié)習俗"學習小組和"中秋節(jié)詩詞歌賦"學習小組。
步驟二:經過一個月的資料搜集,各個小組展示成果(制作成課件,并有專人解說)。
步驟三:重新分四人小組,選取小組成員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手抄報,一人任版面設計,一人負責繪畫,一人選材料,一人抄寫。
步驟四:舉辦《中秋知識擂臺賽》,設立了小組合作必答題和寫作題,小組合作必答題中有“第一發(fā)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十分”,在寫作題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規(guī)則”。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還體會了分工、合作的樂趣。
[案例2]
《父母的心》是八年級(上)的課文,屬略讀課文,通過本文的教學,要求學生能梳理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表達的摯愛親情。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本單元中的三篇表現(xiàn)親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感情、體會語言特色的方法,所以,這篇課文適合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一課時內完成。
教學前,教師先布置學生查找文章的背景資料,獨立閱讀課文,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從文章的結構、思想感情、語言特色等方面設計自認為最重要的五個題目,并做好解答。
第一步驟: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自己事先設計好的題目與答案:題目設計是否合理、明確;答案是否正確;去掉重復的問題并做整理。教師巡視、指點后表揚問題設計較好的小組。這是本節(jié)課內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
第二步驟:讓問題設計較好的幾小組向其他組發(fā)起挑戰(zhàn)(向他們提問自己小組討論整理的問題),挑戰(zhàn)組可指定應戰(zhàn)組內任何一位同學回答問題,應戰(zhàn)同學如遇到難題,可先向組內成員求助,如不成功,可再向其他組求助。教師在旁適時點撥、點評。這是班級內各小組之間的合作及小組成員之間的進一步合作。
最后,評選最佳挑戰(zhàn)組、最佳應戰(zhàn)組和最佳援助者。這樣,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探究,既培養(yǎng)了提問意識和能力,又彌補了個人考慮問題不全面、不透徹的不足,使困難、中、優(yōu)三類學生各有所獲,且興趣盎然。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懂得如何組織學生的合作學習,以為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分組討論,所以在課堂上特別是有“花架子之嫌”的“千錘百煉”的公開課上,為了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理念,動不動就互動式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一兩分鐘后,讓小組代表發(fā)表意見(有時還是安排的),外加“聲、光、電”,真是一堂“上上下下”都滿意的課。不敢茍同,我只能在私下里自己認為,這種“合作學習”實在沒什么成效。似乎是最近才明白,其實這種一兩分鐘的討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小組內應該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學生都要被指定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組織者、檢查者、記錄者、協(xié)調者、報告者等,而且應該輪流擔任,實現(xiàn)小組角色的互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再如,學生在討論前一定要有獨立思考,否則,就容易出現(xiàn)“搭便車”的情況,從而無法達到通過合作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通過對以上幾個案例的分析,我們認為,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我們必須考慮到如何使每個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否則,合作將流于形式;我們還應要求小組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小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結束后還應對合作的成效進行評估,才能促使學生去尋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徑。
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在此,教師不是更清閑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學習能始終卓有成效,僅僅依靠教師事先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隨時都會有意外的問題發(fā)生,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往往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規(guī)則外,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比如說:
1、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
2、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有耐心,向學生反復說明任務的內容及操作程序。
3、小組討論的聲音過大,教師可以抽取小組中的一人做噪音監(jiān)督員,或讓這組學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點。如果小組討論接下來聲音小多了,教師應及時返回去表揚。
4、小組活動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雖然小組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和方式都不會相同,但教師如果事先在準備階段做出問題預測,并采取一些措施,也能避免臨時的手忙腳亂。
5、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正確完成了任務。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務,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備用活動:幫助其他組完成任務或可以自由活動,前提是不影響他人。
6、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一時受阻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
初中語文感悟心得篇3
不知不覺間課改的列快車已十年了,身為第一線的任教老師,從課改理念的學習,到深入課堂進行課改實驗,本人從中受益匪淺,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教學的思考促進本人的專業(yè)成長,專業(yè)成長讓本人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新的語文課改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這對老師是一次機遇、一個挑戰(zhàn)、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熱情,本著“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在語文教學新課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經驗,權作拋磚引玉。
一、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本人把新課標中定量性的規(guī)定熟讀成誦“依法行教”。經過十年的教學實踐,本人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以“貫徹以學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新課改指導思想。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本人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讀課文后根據(jù)本人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yè)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yè)的布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yōu)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本人們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多地秉承著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化結晶。語文教師作為這種文化的直接傳播者,更應該向這種規(guī)范和要求看齊,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比如本人班的學生何裕鵬,語文基礎差,是屬于基礎差的學生,本人秉著課改“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yōu)化教學效果”課改新理念,本人經常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尊重他,表揚他,而且利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讓這位難教的學生從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結果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他第一個交家庭作業(yè),課上經常舉手發(fā)言,對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慢慢地開始看課外書籍,期末考試從不合格提升為63分。有效課改教學在他身上得到體現(xiàn)。
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
新學期伊始,不馬上急于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了解全冊書的內容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善于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周要背誦并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閱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并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發(fā)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fā)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和解決者。
本人認識到語文是一門交際工具的學科,是人類語言的基礎,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本人特別注重對學生字詞句的積 累,這是學生理解說話寫作的基石。針對那些放不開手腳,靦腆害羞,知識面窄,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加強誦讀,特別是現(xiàn)代文的誦讀,優(yōu)美的語段的背誦,古詩文的背誦等;加 強造句練習;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特別是課前 5 分鐘演講,既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實施了有效教學。學生敢說了,逐漸會說了,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再次,認識到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
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月球知識擂臺賽,新聞發(fā)布會,故事《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并附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要求學生在寒假把這個學期里所寫的周練、習作編成一本作文集)。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后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chuàng)新點。
四、重視創(chuàng)設學習語文的環(huán)境,提供展示學生成果的機會。
培養(yǎng)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閱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向閱讀要寫作能力。”學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lián)系,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本人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于已身”。
五、在課上努力營造融洽的氛圍。
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發(fā)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如節(jié)日、紀念日、剛發(fā)生的身邊事、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使之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師生、生生、人機的三向交互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同時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簡化了教師的教學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課改過程中,本人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行為,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化發(fā)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自己在專業(yè)上發(fā)展和人生的成長。
初中語文感悟心得篇4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提出
合作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并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一些中小學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推動了中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的改革。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的任務式學習活動。以學習目標和任務為導向,以設疑、常識、引導、體驗、比較、探究為基本方式,講求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學習這一形式,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效,并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提供幫助。
小組合作學習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理念。現(xiàn)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為本,弘揚人的主體性,主張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使其成為一個具有主體性人格的人。小組合作學習可使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并有充分的發(fā)言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生的進取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合作學習可真正使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學生學會共同生活是當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課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的學習目標將小組成員的個人利益與小組的集體利益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為了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中。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對他人的了解和對相互依存的認識;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團隊合作精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認為,學習是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的共同活動,學習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關系。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團體成績?yōu)榛驹u價依據(jù),因而,合作與交往能成為學生學習的主導推動因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共同學習的合作者。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改變以往課堂上的“教師講——學生聽”和“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和單向的刻板教學方式為學生間互動、師生間互動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目前,初中語文合作學習的開展并不普遍。雖然素質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實際課堂教學中“講授——接受”的傳承式教學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雖然“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很早就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但實際教學中還遠未做到。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主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chuàng)造精神的力量?!睂嶋H上我們在第二方面做得較多。為追求步調一致,教師包得過多,統(tǒng)得太死,壓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視了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事實上,語言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的交際能力。因此,必須改革過去師講生聽、以教師為主的雙邊信息交流方式,構建以學生為核心、多邊多向的互動交流體制,使課堂教學更加符合素質教育中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要求。我認為,初中語文教學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采用了異質就近組合和任務驅動組合的形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
1.異質就近組合
異質就近組合就是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組4人左右。這種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需將學生分出層次,可減少學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礙,且課堂上無需重新調整座次,操作比較簡便。這種“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組合,也便于開展合作學習的組間競賽,對初中低年級的學生更為適宜。
異質就近組合的合作自主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小組討論和分組議論。一般情況下,教學中的小組學習活動是隨機的、松散的,而異質就近組合的合作學習則是在共同學習目標下進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學習活動。因此,為達到合作學習的預期效果,使合作學習小組成為學習的共同體,教師在班級開展合作學習前,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學習的知識輔導和技能訓練。開始實施時,教師還要示范性地與學習小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標,安排恰當?shù)摹⒚鞔_的合作任務。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長可由學生自己采用輪換制產生,使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鍛煉的機會。
異質就近組合的合作自主學習的活動可以在在課前、課中和課后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前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以是預習課文、查閱詞典,也可以是思考問題和提出質疑等。與一般的課前預習有所不同的是,教師經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要求。比如,讓學生先通過獨立預習找出學習的難點,然后在學習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也可在預習時要求學習小組完成一些課前任務,比如,預習《中國石拱橋》時,讓小組成員在實地觀察的基礎上,整理和歸納有關橋的種類和形狀等。教師還可安排“課前三分鐘發(fā)言”活動,每次確定一個內容,讓小組成員在組員個人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課堂上采用小組推選代表演講、教師指定發(fā)言或學生自由發(fā)言等形式進行交流。這些教學活動既能營造課前合作學習的氛圍,又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之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語境或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發(fā)散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例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特點,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拿來較厚的紙共同搭出不同形狀的橋,學生從中不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還比較出了“拱形橋”承受力較大的優(yōu)點;還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趙州橋的形狀,并陳述自己為什么這樣畫的理由,由此,學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為進一步體會石拱橋的優(yōu)點提供了直觀和體驗。又如,教學《沁園春?雪》時,教師運用激昂的語言引導學生“來到”袁家溝,并讓學生都感覺自己就是當時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澤東,根據(jù)詩歌內容想象所望景色,讓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點去感受作品,再通過組內、組間交流,準確全面地把握詞作所傳達的豐富感情。再如,教學《最后一課》時,教師可要求學習小組圍繞“誰是小說的主人公”展開討論和交流。小組活動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還應認真觀察各小組的學習活動情況,積極啟發(fā)和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小組學習成果的交流,比如,舉行查字典比賽、成語接龍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和問題搶答競賽等,以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評價各小組的團體成績,并將其作為小組成員個人成績的組成部分。
教師還應注意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例如布置小組組員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進行課文內容復述的練習和檢查書面作業(yè)等。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及時根據(jù)反饋信息指導各小組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
2.任務驅動組合
任務驅動組合是指圍繞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或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按興趣和愛好自主進行的合作學習組合。任務驅動組合學習一般以2~6人為一組。這類組合一般是同質組合,小組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小,小組成員在共同的學習目標驅動下開展學習活動。
任務驅動組合學習的目標可由教師提出,也可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后自主設定,允許各小組的學習任務在難度上有所差異,小組學習的時間上可有一定的靈活性。比如,初一上冊第三單元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教學時,教師可讓小組學生共同討論,再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整理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并指出其優(yōu)劣,討論交流后,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改掉壞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教師還可根據(jù)教材內容特點,開展任務研究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比如,教學“不要寫錯別字”后,開展找錯別字活動,要求學生到自己的日記本、作文本上找錯別字,到報紙、雜志上找錯別字等;教學“正確使用字典和詞典”后,開展查字、詞典比賽,要求學生制作詞語卡片等;教學說明文時,要求學生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運用學過的說明文寫作知識寫一篇介紹植物的說明文。為了完成小組任務,小組成員利用課外時間分頭查閱資料和互相討論,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語文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小組交流時,教師要發(fā)揮好導學的作用,并要適時地引進競爭機制,對學生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
這種以任務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制定了柔性的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了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較好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主動發(fā)展的教學原則。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共同研究,師生一道探討,形成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
現(xiàn)代教育強調學生的經歷、經驗和體驗。初中語文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讓每一個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激發(fā)興趣,在積極交往中學會合作,在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