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雷電冰雹暴雨大風預警齊發(fā)
上海雷電冰雹暴雨大風預警齊發(fā)
2023年8月17日12時28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fā)布了冰雹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中心城區(qū)、浦東、嘉定、寶山等地將出現(xiàn)冰雹天氣。同時,受雷暴云團的影響,預計未來6小時內全市將出現(xiàn)7-9級的雷雨大風,局地伴有冰雹,請注意防范大風對高空作業(yè)、交通出行等的影響。
冬天會下冰雹嗎?
不會。冬天里氣溫太低,沒有足夠的上升氣流能將小冰粒托住,讓它發(fā)育成長成為冰雹,至多只會落下小冰粒。
這就是為什么越是下鵝毛大雪的天,并不是最冷的,因為上升氣流比較大了,才能托住小雪花長大成鵝毛大雪。反而是下小雪花的天冷。
冰雹為什么是圓的?
冰雹的成因,就是由一個個小冰晶開始,受上升氣流的上托而不掉下來。在空中不斷地與冷水汽相遇而長大(有點像用米粉滾著做湯圓那樣),四周的機會相等,所以是圓的。等到上升流托不住了,就成冰暴落下來。加上在降落的過程中與空氣磨蹭,就形成了圓溜溜的“冰球”了。
冰雹和雪的區(qū)別在哪里?
冰雹和雪的區(qū)別,主要是形成過程不一樣,冰雹是水汽先凝結成水、再凝結成冰晶,而雪是水汽直接凝華成冰晶。
世界上最大的冰雹
關于冰雹最為詳細的記載是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災賑檔案專題史料》、《清實錄》和各種地方志中,有關于清代冰雹災害的詳細資料。其中,關于冰雹的形狀、重量都有記錄,其中,清代冰雹重量記載之最,當系嘉慶十一年(1806年)二月二十二日發(fā)生于廣東新會縣的雹災:“重數(shù)百斤,落處地為之震”。就是說有幾百斤的重量,落地感覺地都在顫動。
也有記錄顯示,民國25年(1936年)閏3月27日下午六七時,菜子溝曾墜下一個大冰雹,高約1米多,第二天還未化完,用大車拉到縣城后照了像,經(jīng)過12小時融化還重54公斤,可見這個冰雹有多大。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冰雹“冠軍”是1970年9月3日在美國堪薩斯州發(fā)現(xiàn)的冰雹,它的直徑為110——120毫米(比成年人的一個拳頭稍大一點),重776克,這么大的冰雹真要大量落下,就能將房屋夷為平地。
冰雹是凝固還是凝華?
冰雹是在對流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xù)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凝固);
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并會吸附其周圍水汽(凝華)、小冰?;蛩味L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
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qū)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凝固);
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于氣流升力與空氣之浮力之和,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tài)冰粒者稱為冰雹.
如何預防冰雹災害?
注意收聽收看當?shù)氐奶鞖忸A報,了解天氣變化趨勢,做好防雹準備;注意當天的天氣狀況,如果下雹季節(jié)的早晨涼、濕度大,中午太陽輻射強烈,造成空氣對流旺盛,則易發(fā)展成積雨云而形成冰雹。冰雹災害的預防措施
1、提前預報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氣象局大大的提高了對冰雹活動的跟蹤監(jiān)測能力。準確的冰雹預報,對于在降雹前積極采取防護措施有重要意義。當氣象臺、站發(fā)現(xiàn)冰雹天氣時,應立即向網(wǎng)絡、媒體、電視臺發(fā)布預警消息,讓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提前采取防御措施,避免或減輕災害損失。
2、人工防治
開展人工防雹,從而減輕雹災。目前常用的方法有:①用高炮、飛機或火箭直接把干冰、碘化鉛、碘化銀等催化劑送到云里去;②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云投炸彈或放火箭,以此破壞對雹云的水分輸送;③在地面上把干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在積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里,這樣的做法會增加雹胚數(shù)量,從而使冰雹變小;④用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結核,以此來減少云中的水分。或者也可以在冷云部分撒冰核,這樣做客抑制雹胚增長。
3、日常生活如何防雹
了解天氣變化趨勢,注意收聽收看當?shù)靥鞖忸A報,提前做好防雹措施。民間故有“早晨涼颼颼,午后打破頭”、“早晨露水重,后響冰雹猛”的說法。出現(xiàn)這種天氣時,老人、小孩不要外出,最好留在家中。及時躲避,有諺語云:“黑云尾、黃云頭,冰雹打死羊和?!钡恼f法,要特別當心這種天氣。在室外,當冰雹來臨時,要迅速躲進樓房、頂棚等能夠避雹的安全場所,防止冰雹的襲擊。如在空曠的地方,應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護頭部,并盡快轉移到能夠避險的地方。
4、在農業(yè)方面如何防雹
①冰雹多發(fā)的地帶應多種植牧草和樹木,以此增加森林面積,從而改善地貌環(huán)境;②增種抗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成熟的作物要及時搶收;③每到降雹季節(jié),雹災頻發(fā)地區(qū)的農民下地應隨身攜帶竹籃、柳條筐等防雹工具,以避免造成人身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