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800字
李白一生中作出的詩詞近萬篇,有悲傷的、有感恩的但是李白寫過最多的詩是豪放的,如將進酒...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1
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一片紫色的煙霧,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于九重之天。如此壯觀的景象,豪邁的詩句,驚人的想象,都出自于唐代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他是世人心中的詩仙,浪漫而又高貴,也是世人心中的一朵青蓮,放蕩不羈。一壺酒,一首詩,就好像他的全部。他性格豪爽,豁達灑脫,人有義氣,傲岸獨立,從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或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倍寄芸闯觥?/p>
世人都說李白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但卻不知李白有苦惱——“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思念,“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別緒……但,這些絲毫不會影響他的心情,他把所有的苦惱都化到酒里,化成詩句,即使人生會有不如意,會有低谷,會有壯志難酬,但是李白都一笑而過。
李白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啊,無論世界對你怎樣,都要有李白那廣闊的胸襟,每個人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不去放棄,不去議論,坦然的面對一切困難,才能有更好的未來,李白將這一生的喜怒哀樂都盡情揮灑在詩行里,宣泄在美酒里,傾情盡力隨心而動。沒錯,這就是世人心中的李白,是歌詞中的李白,是酒中的李白,李白可以把祖國的大好河山都寫到詩中,融為一體,以至于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李白的詩,小時候只是會背,等到長大了才能體會詩中的含義和情緒,甚至到學以致用。所以說,李白的詩千千萬萬,每一首詩都各具特點,李榮浩曾唱過“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至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逗逗女孩”。
李白,以高傲的神態(tài)站在歷史的長城上,俯瞰眾生,那個黑暗的時代不適合他,所以他才要將靈魂傾注在詩上,我們也一樣,不應該去抱怨時代的不好,社會的殘酷,而應像李白那樣換一種方式,換一種心情去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時代,沒有不適合,只有不習慣,習慣了這個時代,就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好美好啊!
李白的一生如夢,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羨慕那官場的利祿,他是大唐最好的酒,只需一滴,足以滋養(yǎng)我們整個民族。我們也是一樣,不讓時光白白流逝,拼盡全力,努力學習,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我們的足跡,讓它見證我們的汗水,去欣賞我們的才華。
時間可以消磨現(xiàn)實的物質,但帶不走精神的永恒,他和他的詩,如同瑰寶,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流傳,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2
從我第一次接觸詩歌起,口中就經(jīng)常吟唱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李白這個“詩仙”帶我走近詩歌的世界,透過他的毛筆領略大唐的山山水水,通過他的文采看世間的風風雨雨。但我不曾真正了解過李白,所以假期中我親身走近了李白,才真正領略到李白的偉大。
我所想象到的李白總是有著蒼顏白發(fā),布滿皺紋的手輕撫著胡須,站在船頭,布衣隨風飄浮,在群山中穿梭,吟詠著詩歌。別看李白的老年時代飽含了傳奇色彩,他的童年同樣不一般。傳說李白出生的時候,有長庚星帶著耀眼燦爛的光芒劃破夜空突然墜落近李客(李白的父親)的宅院并且李白的母親生產(chǎn)前也夢到太白金星從天落入她懷中。這樣不尋常的出生或許奠定了后來李白的偉績吧!少年時的李白聰明過人,一次宴會上更是隨即賦詩一首,得到了眾人的稱贊,也從此有了“神童”的美譽。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在山水中消磨寂寞和痛苦,在山水中揮筆疾書,留下了許多精品。他在游峨眉山時寫下《登峨眉山》,“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寫出了峨眉山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他在游覽散花樓時寫下《登錦城散花樓》,“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寫出了散花樓的雕欄繡戶,氣派壯觀;他在登上岳陽樓時寫下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他在登上廬山,在香爐峰看到瀑布從斷巖陡壁上飛流而下是寫下了那千古流傳的《望廬山瀑布》抒發(fā)了他隱逸仙居、出世脫俗的愿望和對大自然的的熱愛;他在暢游金陵時,思索著這兒曾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的興亡成敗的歷史悲喜劇寫下了《月夜金陵懷古》等詩。
迄今為止,李白已辭世大約一千三百年了,雖然無人知曉他死于何年何月何時,雖然無人知曉他是怎樣死的,但人們一直愛戴著他,為他編了個浪漫的歸宿。他卓越的詩情和才華,豪放灑脫的胸懷氣度和浪漫的情懷構成了盛唐文化魅力的所在?,F(xiàn)在我心目中李白不再是那個滿臉憂愁,蒼顏白發(fā)的老人,而是一個雙目有神,胸懷斗志,浪漫瀟灑的“詩仙”。
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3
李白,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那么,他在我們眼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獨在異鄉(xiāng),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獨自舉杯。于人,無人與你共酒。于心,無人把你賞識。你舉杯高歌“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薄拔寤R,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备憩F(xiàn)了李白灑脫豪放,更體現(xiàn)了他酒仙的稱號。在我眼中的李白,灑脫豪放。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雙疑瑤臺境,飛在青云端。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小時不識月亮,把它看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神仙所居的瑤臺里的鏡子飛到天上。傳說月亮升起的時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兩只腳,當看到月中桂樹時,才發(fā)現(xiàn)月亮有多圓呵!月宮的白兔搗藥是給誰吃的?接下來便染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蝕影,陰精淪惑為喻,對玄宗的荒淫享樂與楊國忠等讒諂蔽明,表示了對朝廷的不滿,更表示了無限憂怨和沉痛,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而朝廷卻懷才不遇,這是何等的令我無奈!
率真。李白的率真,他一生想要進忠報國,卻沒有得到腐敗朝廷的重用,他的志向可想而知,引用“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可以形容,李白一生都想盡忠報國,但是卻沒有實現(xiàn),這是何等的不甘心,為祖國而死去,就像是一只蜜蜂為了整個大家族而犧牲,這是最好的,身為一個中國人,愛國是必須的,何況是犧牲呢?
我眼中的李白是灑脫豪放、率真……的,你眼中的李白呢?
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4
有那么一個人,站在中華燦爛文化的山峰之巔,身披一片明月,腳踩大唐盛世,手執(zhí)酒壺,衣袂飄飛。他的詩豪邁奔放,飄逸出塵,意境奇妙,有著驚人的藝術想象力,所以他是世人心中的詩仙。他的才華不容置疑,更難得的是他在世俗面前不畏權貴的反抗精神和率性灑脫的真性情。他就是我的偶像——李白。
那日科舉考試,他被皇帝寵臣高力士百般羞辱拒之門外。說他只配給自己提鞋,不配入朝為官,李白憤然拂袖離去。后來某日金殿上,滿朝文武面對一封西域文書束手無策不得其解。突然有人想起生在西域的李白,或許可解,玄宗忙命人傳。彼時喝得爛醉如泥的李白被帶到金殿上,輕松地便將書信翻譯了出來。當玄宗讓他回信時,他卻要求讓皇帝身邊的紅人大宦官高力士親自為自己脫鞋伺候,玄宗無奈答應,李白這才著手回信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期間高力士一直提著李白的靴子,滿臉通紅羞惱難堪地立在李白身后。詩仙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李白的率性灑脫,更是讓我對他念念不忘。無論是得意時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萬丈;還是失意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樂觀;又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牧柙茐阎?都讓我明白了做人也好,做事也罷。傾情盡力隨心而動,才能暢快灑脫的活出真我。
李白將這一生的喜怒哀樂都盡情揮灑在詩句里,宣泄在美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薄叭松谑啦环Q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彼@高興就大笑,悲傷就痛哭,興起就揮毫潑墨詩興大發(fā),感懷就舉杯痛飲一醉方休的快意人生,羨煞多少這世間凡人。沒錯,我的偶像就是你——快意人生的李白!
唐朝李白的名人事跡5
唐代詩人李白說起"李白"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許多人都愛讀他寫的詩。我對他的理解也很深刻。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享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祖籍是隴西郡成紀縣,出生于蜀郡綿州冒隆縣。李白逝世于762年,因病卒,享年61歲。他為后人留下了詩文千篇有余,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的詩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吟誦。
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是《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與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掄送我情?!币馑际钦f,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這首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關于李白,有一個故事,叫“李太白跳月”。故事講: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亮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那邊半個。它為什么會分成兩半?這之間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正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做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性,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弄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還有許多故事,他也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