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匯總550字

| 鄭詩2

“寶劍鋒從墨礪出,梅華香從苦寒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1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是民族團結(jié)如岡底斯山?!边@就是贊美孔繁森的一副對聯(lián),也是孔繁森葬禮上的一副挽聯(lián),正解出了孔繁森對雪域的懷念,也是藏民對孔繁森的敬佩。

孔繁森1944到1994年聊城市堂八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1療程技校畢業(yè)后,應征入伍,1964年被評為濟南軍區(qū)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同年十月赴京參加國慶十五周年觀禮。

進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宣傳部副部長,后派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現(xiàn)任縣委付書記,在崗巴工作時跑遍了全縣,訪貧問苦和當?shù)厝艘黄鸶苫?,?jīng)常受到當?shù)厝说馁潎@。

一位七十多歲的藏族老人肺病濃痰堵塞了咽喉危在旦夕,當時沒有其他醫(yī)療器備可用,孔繁森就用膠管伸進老人的嘴里一口口把膿痰吸出來,然后有位老人打針服藥,直到轉(zhuǎn)危為安,雪越下越太,風越刮越勁。但他沒有休息,然后又幫牧民們干活,休息的時間很少。

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2

經(jīng)常聽到有人提起“胡慶余堂”這家藥店,連外婆也是認準了去這里買中藥,我心中就會打起一個大問號,胡慶余堂是家什么樣的藥店?竟會如此眾所周知。

今天中午,我看到床頭掛著的胡慶余堂香袋,又想起了這個問題,問爸爸:“胡慶余堂是什么時候創(chuàng)辦的?是誰創(chuàng)辦的?”爸爸回答道:“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那我們就去看看創(chuàng)始人的故居吧!”

我們來到了一條元寶街的小巷,一邊的白色圍墻高達10多米,門口并不大,門牌上寫著“胡雪巖故居”五個字,原來是他創(chuàng)辦了鼎鼎大名的胡慶余堂。胡雪巖也是杭州人,是清代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對稱布局,中軸區(qū)由轎廳、百獅樓和四面廳組成,右邊是居住庭院,左邊是芝園、也就是花園。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精美的花園,由亭子、閣樓、假山、池塘構(gòu)成,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有點像蘇州園林的感覺。庭院布局緊湊,細節(jié)精致,連屋檐的邊角都是雕刻細致的人物、獅子和花卉。但我又可以從不少地方看到西方的建筑風格。比如屋子的門和窗戶用的都是彩色玻璃,客廳有當時國外流行的長方形會議桌,樓上樓下用金屬做的傳聲筒對話,還有七巧板形的桌子,可分可合也可拼……從胡雪巖故居中西合璧的房子來看,他是一個會接受新知識并加以運用的人,也是一個注意細節(jié)的人。

胡雪巖從一個錢莊的伙計開始,經(jīng)過結(jié)交官員,幫助朝廷籌措軍費,為朝廷工作;并與洋人做生意,開錢莊、當鋪和藥店等,最后富甲一方。胡雪巖不僅從商從政,也是一個慈善家。他創(chuàng)辦了胡慶余堂,要求藥店“采辦務真,修制務精”, “真不二價”,并且經(jīng)常為貧困的老百姓提供免費藥品。我想,這大概就是120年后的今天大家仍推崇的原因。我為胡雪巖感到自豪!

這次參觀胡雪巖故居,了解他的生平事跡,也讓我在增長見識的同時,知道了不少道理:要善于學習新知識,待人做事要認真誠懇,成功都是不斷努力才能得到的……

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3

我要說的名人,相信每位愛看新聞聯(lián)播的同學,都曾經(jīng)在電視中見過他,他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他1954年畢業(yè)于漯河高中同年入伍,蘇聯(lián)炮兵軍事工程學院畢業(yè),大學學歷,上將軍銜。出生在舞鋼的他可是我們這兒的大名人呀!

2008年10月18日是漯河高中迎來六十華誕的日子,曹剛川爺爺向漯河高中的全校師生寄來了賀信。他信中說:“54年前,我在漯河高中度過了難忘的學習生活,并從這里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幾十年來,不論我走到哪里都不曾忘懷給予我知識和力量的母校。我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謹向漯河高中的全體老師和同學們,向所有曾為母校的發(fā)展做出貢獻的教師員工以及新老學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祝母校六十華誕慶祝活動圓滿成功,祝母校老師工作順利,同學們學業(yè)有成?!辈軇偞敔斶€為漯河高中贈送了神七模型。

做為從小在漯河高中家屬院長大的孩子,為漯河高中培養(yǎng)出那么多優(yōu)秀的名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4

我們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們村的養(yǎng)豬大戶李大叔。

李大叔養(yǎng)的豬個個肥頭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來斤重,活像一個個大肉球。

李大叔養(yǎng)豬十分有經(jīng)驗。

每一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來把豬圈打掃打掃,給豬一個良好的 生活環(huán)境。

干完后,他便為豬做早餐了,早餐十分豐盛,不僅僅有上好的豬飼料,還有一些青 菜蘿卜呢!李大叔的豬也很乖,從不挑食,不管給他們什么食物,它們都會全部吃完,從不留 下任何剩菜剩飯。

每一天中午,李大叔便會請來獸醫(yī),為他的豬檢查身體,看看有沒有病,如 果有病,李大叔就讓獸醫(yī)為它們打針,直到好了為止。

晚上,李大叔便會搬來一些稻草,為那 些豬鋪上,讓那些豬睡得暖和些。

難怪,李大叔家的豬會養(yǎng)得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豬賣掉,留下小豬仔,讓那些小豬仔長大后再賣。

李大叔 一年就因養(yǎng)豬就賺了七、八萬元錢,沒過幾年,李大叔便發(fā)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養(yǎng)豬能發(fā)家致富。

便去請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猶豫地對大伙說:只 要對豬有無微不至的關(guān)照,那么豬也不會虧待我們的。

大伙聽了,都明白了自己養(yǎng)豬不能發(fā)家 致富的原因:沒有給豬好吃的,沒有為豬看病此刻,我們村里的人都改正了養(yǎng)豬的方法,全都 發(fā)財了,此刻,大家都感謝李大叔的提醒,讓我們村的人都發(fā)家致富了,過上了小康生活。

我十分敬佩李大叔。

家鄉(xiāng)名人事跡優(yōu)秀作文5

長城腳下,黃河之濱的府谷,自古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我最崇拜的就是有“西部歌王”稱號的王向榮。

王向榮出生在蒙、晉交界的陜北綏德,后來移居府谷。父母都是著名的二人臺、山曲藝人,他從小就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十三歲那年,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他不得不很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擔。干農(nóng)活、打小工、挖煤碳、當瓦工、跑口外……用他的話說是:“三百六十行,我做了一半。”正是這艱難的生活,讓他的歌聲中充滿了無盡的滄桑感,而在蒼涼中又能給人奮起拼搏的力量。

1978年,他以一曲《五哥放羊》代表府谷縣參加榆林地區(qū)的文藝調(diào)演,一舉獲得一等獎。1979年,以地方戲《姑嫂挑菜》、二人臺《打金錢》參加陜西省文藝匯演,再獲兩個一等獎。1980年,他和神木一個小伙子進中南海演出,王向榮讓鄧小平等中央首長觀看了自己的才藝。之后,他多次隨代表團去法國、英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演出,他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了中國名間音樂。為中國民間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年,他出了中國首張完全清唱的民歌專輯《“陜北歌王”——王向榮》,專輯中收錄了35首在原生態(tài)下錄制完成的民歌。

“山丹丹那個開花喲!紅艷艷,毛主席領導咱們打江山……”粗狂、豪放、嘹亮的歌聲又一次在耳畔回蕩。他的歌聲就像養(yǎng)育他的黃土高原一樣樸實厚重。但愿他的歌聲傳的更遠更久。

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