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

| 徐球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嗎?李振聲是怎樣的歷史人物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篇1)

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他曾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yè)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在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斗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兒時從不敢想的事?!崩钫衤曊f,“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p>

1931年,李振聲出生于山東淄博。少年時經歷了上世紀40年代初的大饑荒,人們以樹葉樹皮、蒜皮蔥根充饑的場景令他至今難忘,他深切體會到糧食的寶貴,立志要讓中國人吃飽飯。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yè)后,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陜西楊凌工作。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篇2)

在新中國75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糧穩(wěn)天下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從北京到大西北,再到環(huán)渤海,李振聲響應祖國的號召,始終扎根麥田,不僅培育出了抗病、營養(yǎng)高效、耐鹽堿的高產優(yōu)質小麥品種,還憑借高度敏銳的眼光為國家糧食安全出謀劃策、組織實施農業(yè)科技“黃淮海戰(zhàn)役”,提出并推動“渤海糧倉”項目建設,為推進我國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在陜西小麥種植農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要吃面,種小偃”。小偃是什么?這些珍藏在中國科學院檔案館里的小麥種子樣品,是新晉通過國審的耐鹽、抗旱、高產品種“小偃60”。它是我國過去廣泛種植的高產抗病小麥“小偃6”的衍生品種。

“小偃”系列品種的出現為我國的小麥種植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的培育離不開我國著名的小麥遺傳育種學家李振聲。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飽飯的問題。彼時我國糧食年產量2000多億斤,受北方冬小麥產區(qū)條銹病肆虐影響,一年就損失100多億斤,相當于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篇3)

雜交種不能發(fā)芽,他就蹲在田里對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時一個雜交種看著很好,下一代卻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鑒定篩選。

每個夏天,他身上都被曬得脫層皮。年復一年,在做成千上萬朵小花的雜交后,他們得到了幾粒種子。就是這幾粒小小的種子讓李振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傅向東說:“其實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這。但正因為遠源雜交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很多人沒有堅持下來,在過程中就放棄了。而老李院長他一直堅持下來,堅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個抗病的高產品種。他的堅持是他成功的關鍵?!?/p>

李振聲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終于為中國的小麥種植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在初步生產推廣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號”最為突出,“小偃6號”能同時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且產量高、品質好,做出來的饅頭白、面條筋道,它也收獲了陜西農民給它的最高評價,“要吃面,種小偃”。

傅向東說:“有了這個品種的話,我們不但能夠使得小麥品種抗條銹病、不減產,同時還具有高產的特性,所以推出來以后就非常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p>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篇4)

20世紀40年代初期,山東省遭遇了罕見的大饑荒,無數人吃樹皮、用蒜根充饑的場景深深觸動著李振聲,年幼的經歷讓李振聲體會到糧食的寶貴,更有了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決心。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yè)后,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陜西楊凌工作。

當時,小麥條銹病在我國黃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導致小麥減產超百億斤。李振聲苦苦思索解決之道。從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經歷讓他有了大膽的設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強,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庫,如果將牧草與小麥雜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

然而,讓親緣關系較遠的牧草和小麥進行“遠緣雜交”絕非易事,面臨一系列科學難題。李振聲和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反復實驗,選取長穗偃麥草進行重點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多年攻關,李振聲和團隊育成了“小偃”系列高產、抗病、優(yōu)質新品種,并迅速推廣。

其中,“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侵染,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衍生品種達80多個,截至2003年全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逾150億斤。

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事跡故事(精選篇5)

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他曾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yè)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在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斗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兒時從不敢想的事?!崩钫衤曊f,“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

1931年,李振聲出生于山東淄博。少年時經歷了上世紀40年代初的大饑荒,人們以樹葉樹皮、蒜皮蔥根充饑的場景令他至今難忘,他深切體會到糧食的寶貴,立志要讓中國人吃飽飯。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yè)后,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陜西楊凌工作。

當時,小麥條銹病在我國黃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導致小麥減產超百億斤。更棘手的是,將外來抗病小麥與本地小麥雜交培育抗病新品種需要8年左右,而小麥條銹病讓這些新品種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25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