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是怎么樣的呢?王希季的事跡有哪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7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1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初中畢業(yè)前,王希季患風寒休了半年學。病剛剛好就去參加昆明市會考,成績是全市第一名。1938年他初中畢業(yè),正趕上西南聯大在昆明招生,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參加了考試,結果直接就被錄取了。
1942年,王希季進了一家兵工廠,當時正值中國抗戰(zhàn)。在親身體會了幾年的兵工廠生活后,他覺得中國的工業(yè)太落后,這樣下去國家將會面臨無限的危機。于是抱著“工業(yè)救國”的理想,他于1947年考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攻讀動力和燃料專業(yè)。兩年后,王希季成功獲得碩士學位。
當王希季正準備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時,新中國成立了。聽到這個喜訊后,他迅速找到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要求立即回國。當時美國政府為了阻止中國留學生回國,提出了許多優(yōu)厚條件。而回國的留學生,在國內每人只能享受300公斤小米的優(yōu)待。不少同學都勸他讀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勸他干脆就留在美國。
但因為兩張照片,讓王希季下定決心回到祖國。其中一張就是解放上海之后,人民解放軍露宿上海街頭的照片。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2
他是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總體方案的設計者,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wèi)星的總設計師。中國18種探空火箭中有12種由他擔任型號負責人。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目前在世的“兩彈一星”元勛中最年長的一位——王希季。
今年4月28日,在“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54周年、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王希季授權將“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證書放置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第五研究院展示中心進行展覽,以激勵新一代航天人不斷前行。今天是王希季院士的103歲生日,祝愿他生日快樂!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在云南昆明出生。17歲時,只上了一年職校的他考入了西南聯合大學。為了迅速彌補知識上的差距,王希季發(fā)明了一套高效的學習法——四段作息制。
他將時間精準劃分,白天全神貫注地聽課學習;黃昏時分,當同學們外出放松時,他抓緊時間學習;晚上8點前,他就上床睡覺,以便在凌晨一兩點起來學習;學到清晨5點左右,他會再睡兩個小時,再起床上課。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3
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2021年9月,科學家精神被納入為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chuàng)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皟蓮椧恍恰本袷强茖W家精神的生動體現,在“兩彈一星”偉大事業(yè)中孕育鑄就。
中國科學院為“兩彈一星”成功研制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為此以身許國。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21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7位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
王希季,衛(wèi)星與返回技術專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畢業(yè)于西南聯大獲學士學位。1949年獲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技術顧問。曾任大連工學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科技大學教授、上海機電設計院總工程師、七機部八院總工程師、航天工業(yè)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及科技委主任等職。中國早期從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組織者之一。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提出中國第一顆衛(wèi)星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技術方案,并主持該型運載火箭初樣階段的研制;主持核試驗取樣系列火箭的研制。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4
王希季的父親王毓崑是商人,生意場上沉浮多年,不愿孩子再身陷商海,唯一的心愿是希望他們能學一門手藝,過一種能養(yǎng)活自己的平安日子。但王希季不甘平庸,從職??既雵⑽髂下摵洗髮W,入讀工學院機械系。
在西南聯大,最讓他“耿耿于懷”的是,機械學大師劉仙洲先生讓他吃了第一個零蛋。在一次測驗中,劉仙洲先生給出題目,要求計算準確到小數點以下三位數。王希季舉起計算尺刷刷算完。一看成績,零蛋。因為計算結果的小數點下三位是根據計算尺估算的。
“劉先生給了我零分,讓我終身受益。搞工程的人必須要堅持零缺陷。我考試中的小數點下三位就是缺陷,如果有缺陷,工程就會變成零?!焙髞沓蔀楹教鞂<业耐跸<荆c“零缺陷”工程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在大學,王希季萌生了“工業(yè)救國”的想法。1942年,西南聯大畢業(yè)后進入兵工廠,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又到了昆明的電廠。
1948年,王希季踏上了留學旅程,前往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動力及燃料專業(yè)留學。1949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獲取了科學碩士學位。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5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于云南。1938年秋,他被西南聯大機械系錄取。1948年,王希季踏上了留學旅程,前往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動力及燃料專業(yè)留學。就在準備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得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的消息。
“國家需要建設,所以我們回來了。”王希季果斷放棄了繼續(xù)攻讀博士的機會,與一批中國留學生一起登上“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 輪船,踏上了歸國之路。
我們深知這件事情對國家的分量,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為國家作貢獻。
王希季院士是我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1958年11月,王希季突然接到通知:到保密單位——上海機電設計院報到,過去才知道是要做運載火箭、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當時國內沒有人做過,他們決定從探空火箭開始。當時的條件十分簡陋,王希季帶領著一批年輕人邊學邊干,進行了艱苦探索。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和團隊成功發(fā)射了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王希季說,這是他航天事業(yè)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在這之后試驗成功的18種探空火箭中,由王希季擔任負責人的有12種。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6
王希季院士是我國空間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和組織者之一,是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技術負責人,第一顆返回式衛(wèi)星總設計師,載人飛船計劃的重要主導者和設計者,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授予王希季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王希季院士授權將“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放置于院展示中心進行展覽,此舉飽含著他對航天事業(yè)的無限熱愛,以及對新一代航天人的熱切期盼。
院黨委旨在通過本次證章入館展示,進一步貫徹落實________關于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的指示批示精神,激勵廣大五院人始終銘記老一代航天人開創(chuàng)的不朽功勛,始終學習閃耀在老一代航天人身上的不朽精神,以王希季院士等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唯實唯勤、團結奮斗,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推動中國空間事業(yè)不斷前行。
“兩彈一星”功勛證章王希季院士事跡精選篇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改變了王希季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的求學計劃,他決心放棄國外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和優(yōu)厚待遇,投身到新中國建設當中。1950年初,29歲的王希季回國,先后在大連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萍即髮W等高校任教。1958年10月,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副主任的王希季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個月后,他正計劃赴德國開展為期兩年的學術交流時,接到了調動工作的通知,王希季毫不猶豫地服從安排,到上海機電設計院負責火箭研制工作。
研制探空火箭。王希季帶領年輕科研人員組建隊伍,邊學習邊設計,自己制作儀器設備,利用現有條件開展科研試驗,于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區(qū)一個由農田改建的簡易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T-7M”,雖然飛行高度僅有8公里,卻標志著中國探索太空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也為研制衛(wèi)星運載火箭打下了良好基礎。此后,王希季又提出一系列關鍵改進措施,開始第二代、第三代探空火箭的研制。
研制衛(wèi)星運載火箭。1965年,上海機電設計院遷至北京,改名為第七機械工業(yè)部第八設計院,承擔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總體任務,王希季被任命為院總工程師。作為“長征一號”總體方案的設計者,他提出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fā)的設計思路和總體方案,在1967年初樣階段即將結束時,任務被移交給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王希季再次無條件服從工作安排,轉而承擔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研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