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大家了解多少?王大珩的個人故事有哪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5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篇1)
王大珩[héng](1915年2月26日-2011年07月21日),出生于日本東京,祖籍江蘇吳縣(現(xiàn)江蘇蘇州),中共黨員,應用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fā)展局高級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
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要從事光學研究,1942年王大珩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到中國。1951年籌建儀器館(后改名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光機所),任館長(所長)。 1960年任“150工程”總工程師,1962年開始分別組建長春光機所西安分所、上海分所、大邑光電所、安徽光機所、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是“東方紅號”地面設備組負責人, 是“863”計劃創(chuàng)導者,參與和領導了中國科學院衛(wèi)星工程,研制了中國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首臺航天相機,第一臺大型光測設備等,是中國現(xiàn)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8年12月被追授“改革先鋒”稱號。發(fā)表文章或做學術報告達260篇,編著有《七彩的分光》《高科技辭典》等作品。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東京。父親王應偉是一位氣象天文學家,早年留學日本,在東京氣象臺工作。母親周秀清出自蘇州書香門第周家,畢業(yè)于蘇州蘭陵女學。1915年9月,父親帶著家人一起回到中國。未上學前,王大珩的父母就引導他認識了很多字,學會了簡單的算術。1920年,5歲的王大珩去考北京孔德學校,成績優(yōu)秀,直接升入初小二年級就讀。1922年,為就近上學,王大珩轉到北京匯文小學,后升入匯文高小,1926年升入匯文中學。1929年,由于父親的工作調動,王大珩隨父到青島,就讀于青島禮賢中學。王大珩的數(shù)學學得很好,學校的進度往往讓他“吃不飽”。初中畢業(yè)前,在父親的輔導下王大珩已經學完了全部高中數(shù)學課程及大學的微積分課程。:22-251932年,王大珩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師從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等人。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篇2)
他是中國光學事業(yè)的先行者,以畢生之力開拓了中國光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廣闊天地;他是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科學家,為科技事業(yè)和國家發(fā)展殫精竭慮、指引方向。他是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巨匠,“兩彈一星”元勛,著名光學科學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2011),應用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5)、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曾任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所長、中科院長春分院院長等。領導開拓靶場光學測試技術、激光技術及太陽地面模擬等國防光學技術領域,主持制成首臺激光器、首臺大型精密靶場光測裝備和多種國防光學儀器。
在新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史上,“兩彈一星”的研制、“863”計劃的實施、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規(guī)劃發(fā)展綱要等,都事關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這些大事件,都離不開一個人的倡導和參與,他就是用“光”來改變中國的科學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日本東京,原籍江蘇蘇州。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
“我那時候是才從國外歸來,那時候有兩條路子,一條路子是國外我原來服務的那個公司,打電報要我回去,還有一條路是到解放區(qū)來。我沒走那條路,我到解放區(qū)來。我要為祖國,為我們民族做些事情?!薄@是王大珩當時的想法。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篇3)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出生于日本東京,原籍江蘇蘇州。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王大珩是我國現(xiàn)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對國防現(xiàn)代化研制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對我國的光學事業(yè)及計量科學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以后發(fā)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領導該所早期研制我國第一鍋光學玻璃、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第一臺激光器,并使它成為國際知名的從事應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fā)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lián)名,提出發(fā)展高技術的建議(“863”計劃)。還與王淦昌聯(lián)名倡議,促成了激光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提倡并組織學部委員主動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專題咨詢,頗有成效。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并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王大珩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享年97歲。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篇4)
1915年2月26日,天氣乍暖還寒,在東京氣象站旁的一所普通住房里誕生了一位男嬰,這個有著清脆嘹亮啼哭聲的嬰兒就是后來名揚中外的“中國光學之父”、“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兩院院士、“863”計劃的倡導者王大珩。
看著剛出生的兒子,王大珩的父親王應偉興奮不已。王應偉是畢業(yè)于東京物理學校的高材生,在校長的舉薦下,進人日本中央氣象站深造和工作。他是我國早年著名的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他早年考中進士,但面臨的國情是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慘痛失敗。他思前想后,才確定自己最能做的是去國外留學科技救國,同時也標志著一個科技世家的誕生。
王應偉端詳著兒子的小臉,苦思冥想該給兒子起個什么名字呢?思考良久之后,從浩瀚的漢字中,選取一個極不常用的生僻字“珩”,來為自己的兒子命名。“珩”字在辭典上有兩種解釋:一是形狀像古代樂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橫玉;二是珩磨,一種精密儀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管王應偉的主觀意愿是什么,“珩”字的這兩個互不相關的含意同時融人了兒子生命之中。
王大珩5歲時進人由北京大學幾名著名學者創(chuàng)辦的孔德小學讀書。他的個子明顯較同班同學矮一截,這似乎也說得過去,因為他上學早,比其他同學小了好幾歲,所以他總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老師的目光也總是先看到這個小學生。然而,糟糕的是他的個頭怎么也躥騰不起來,總在同學們之下,最后長大成人,定格在1.62米,這不能不讓他有點遺憾。
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事跡材料(篇5)
20世紀80年代,美蘇對峙正是膠著狀態(tài),核武器的影子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全世界人民頭上。
美國這邊心里慌啊,畢竟蘇聯(lián)的核武器庫存比美國還多,誰不害怕?可正當大家都為蘇聯(lián)的核武庫瑟瑟發(fā)抖時,里根總統(tǒng)卻打起了“小算盤”。
里根腦子靈光,聽了中情局局長凱西的建議,來了個“戰(zhàn)略防御倡議”,搞得跟科幻大片似的:太空里布滿激光武器,專門攔截敵方導彈。
聽著是不是特牛?簡直像是把《星球大戰(zhàn)》搬到現(xiàn)實里了。于是,這個計劃得名“星球大戰(zhàn)”。
本以為這場“星球大戰(zhàn)”美國人笑到最后,誰知道,他們的這場陰謀無意中給了中國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的抓住者,就是中國光學界的“扛把子”——王大珩。
那時候,王大珩的日子可不太好過。
1951年,他接受中國科學院的邀請,來到大連,打算籌建中國自己的光學儀器研制機構。
咱們也不夸張,那時候的新中國是真窮,剛經歷完戰(zhàn)爭,一窮二白,別說光學儀器了,連塊玻璃都找不到。
王大珩走進實驗室的那一刻,估計都驚呆了:這哪是實驗室啊,分明就是一片廢墟!他心里估計也犯嘀咕,這得咋整啊?
可咱們的王大珩不一般,別人眼里的廢墟,在他眼里卻是寶藏。
他跑到舊貨市場淘了塊秒表、一架舊天平,還有一臺老掉牙的電位差計。
買家一看王大珩真掏錢,估計心里都樂開花了——這些破爛平時誰要啊?可王大珩還真不嫌棄,拿回去就開始琢磨:天平上的刻度盤?拆!改成分光儀!
路邊的玻璃碎片?磨!做成光學鏡片!電位差器?改!造個電阻箱!就這樣,他愣是用這些破爛貨,打造出了中國光學儀器的雛形。
你能想象嗎?靠這些路邊淘來的破爛,他帶著團隊搞出了中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高溫金相顯微鏡、光電測距儀等一大堆“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