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介紹

| 劉慧

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

錢偉長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尤其在應用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誰也想不到。錢偉長高考的時候,文科考得很好。他語文和歷史滿分,共200分。然而,他在科學方面做得很糟糕。他物理只考了5分,數(shù)學和化學考了20分。

錢偉長理科考得那么差,按理說要么考不上大學,要么上大學的時候只能選文科。然而,他選擇了科學。后來,他在科學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然后,錢偉長在科學上做的很爛。為什么他反而選了理科,清華大學物理系同意讓他讀?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蘇無錫。他的父親叫,是吳越王六世孫的后代。錢智讀書時,學習成績和學識都很優(yōu)秀。最后被推薦到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深造。然而,因為他必須培養(yǎng)他的三個弟弟,同時支持他的家人,他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心有小學,并擔任校長。

之后,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滅亡。經(jīng)過一段動蕩時期,民國初年,錢智在七方橋開辦了七方橋心有小學。然后去蕩口和后宅辦學。因此,錢智是著名的教育家。錢偉長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當錢偉長16歲時,也就是1928年10月,他的父親錢智因病去世。錢偉長只好跟著叔叔錢穆,去蘇州上高中。

眾所周知,錢穆是著名的國學大師。他在清末民國的歷史研究上頗有建樹,是一位著名的學者。1927年到蘇州中學教更高班語文,于是父親去世后,錢偉長隨叔父錢穆到蘇州求學。

但是,錢偉長以前從來沒有學過數(shù)學和物理,尤其是英語。所以他高考的時候,這幾科都考的很差。他英語0分,物理5分,化學數(shù)學20分。錢偉長雖然理科考得很差,但是文科考得很好,語文和歷史都是100分。

當時的高考和現(xiàn)在的高考不一樣。那時候的高考屬于不拘一格的人才。只要某一科表現(xiàn)突出,他們就可以上大學,而不是看總分。這也是當時高考非常著名的一個特點。錢偉長因為語文和歷史考試成績優(yōu)異,同時被清華、交大、浙大、武漢、中央五大名校錄取。錢偉長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

錢偉長上清華后,準備去清華讀歷史系。他去找和他叔叔錢穆有關系的顧頡剛,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我們知道,顧頡剛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方面是因為錢偉長是錢穆的侄子;另一方面,由于錢偉長歷史考了滿分,顧頡剛對這位歷史天才非常重視。因此,他欣然同意去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

同時,顧頡剛還向時任歷史系主任的陳寅恪匯報了此事。陳寅恪聽說有個歷史滿分的學生來讀書。他心里當然很高興,爽快地答應了。

然而,1931年錢偉長剛進清華時,發(fā)生了九一八事變。日軍一夜之間占領了東北三省,中國軍隊在東北三省毫無抵抗,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這件事對錢偉長觸動很大。他認為,中國雖然歷史悠久,但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斷代的文明古國。然而,一旦日本人入侵中國并將其摧毀,擁有燦爛文明的中國可能從此消失。中國可能在他們這一代約會。

所以錢偉長認為讀歷史在當時并沒有太大的作用,至少對當時的現(xiàn)實沒有幫助。要有很大的幫助,你必須學習科學,尤其是物理。只有學好物理,造好飛機大炮,才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把日本人趕出去。

于是,錢偉長一夜之間改變了之前的想法。他不想學歷史,他想學物理。

錢偉長先去找顧杰剛,向顧杰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不僅如此,他還希望顧頡剛能夠幫助他,說服他的叔叔錢穆,希望錢穆能夠支持他的決定。

雖然顧杰剛覺得錢偉長物理成績不太好,畢竟只考了5分。但是,年輕人有這樣的遠大志向,當然要積極支持。于是他主動幫錢偉長勸說錢穆,說我們國家首先要站起來。不站出來,就會因為科學落后而被欺負。優(yōu)優(yōu)資源網(wǎng)的年輕人有一個學理科的志向,我覺得應該支持他。

本來錢穆是堅決反對的。但在顧頡剛的勸說下,錢穆最終同意了錢偉長的決定。

錢偉長想轉清華物理系,物理只考了5分。優(yōu)優(yōu)資源網(wǎng)科技部部長吳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一個考試只考了5分的孩子怎么可能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顧杰剛因此幫助錢偉長說服了吳。顧頡剛對吳說,年輕人有選擇志向的權利,他愿意為國家學習,所以他一定能克服困難。雖然他考試只考了5分,但主要是因為他學習晚。只要他有堅定的志向,我相信他能考上。

為了顧頡剛,也為錢偉長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最終,吳勉強同意錢偉長去物理系學習。不過,他也提了一個要求。如果一年后,錢偉長的數(shù)理化成績不能達到70,那他就不能繼續(xù)讀下去了。

這邊,顧頡剛又和錢穆商量,要錢穆給陳寅恪解釋。畢竟陳寅恪一直在等歷史和語文都得了滿分的高材生來這里讀書。然而等了很久,這個人遲遲不來。最后,經(jīng)過錢穆向陳寅恪解釋,陳寅恪也明白了錢偉長的意思。

經(jīng)過錢偉長一年的努力,所有的理科科目終于達到了吳主任的要求。于是他繼續(xù)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書。此后,錢偉長致力于科學的深入研究,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并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正如顧頡剛所說,錢偉長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正是因為他有遠大的理想,有明確的愛國情懷,有自己的努力,所以最后才能成功。

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篇2

一、日本侵華故棄文學理。

錢偉長年輕時擅長文史??既肭迦A的第三天,“九一八”事件爆發(fā)。抱著科學救國思想的錢偉長,立志要造飛機大炮,決心棄文從理,改學物理。在對物理系系主任吳有訓一番軟磨硬泡之后,終于獲得進入物理系學習的試讀機會,之后拼命學習,終于補上差距,走上從理之路。從此以后,錢偉長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危難,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二、怒撕日本護照

1939年,錢偉長考取第七屆中英庚款留英公費生,但因為英國戰(zhàn)事爆發(fā),留學目的地改為加拿大。在獲得加拿大留學簽證后,錢偉長等21名留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護照上有日本簽證,赴加途中需要停留日本。在日本侵略者帶來的國難之下,21個豪情滿懷的年輕人,憤怒地將護照撕毀扔到了黃浦江中。在這起撕毀護照的事件中,帶頭的其實就是錢偉長,實踐著與祖國同命運的誓言。錢偉長的留學之旅,第三次才得以成行,一行21人帶著強烈的報國熱情踏上留學之路。據(jù)戴世強教授轉述的一個說法,21人登上輪船后,大家立下豪言:只要是我們學成的專業(yè),以后中國再也不需要派留學生到外國去學習。

三、放棄國外優(yōu)越生活毅然回國

錢偉長、林家翹、郭永懷三人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師從英國著名應用數(shù)學家辛格教授,1943年,已經(jīng)獲得博士學位的錢偉長經(jīng)辛格教授的推薦,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馮·卡門主持的噴射推進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并與馮·卡門合著重要的學術論文,馮·卡門被譽為“世界航空航天之父”。在美國期間,錢偉長獲得了學術上的豐收,并奠定了在世界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界的權威地位。不過,錢偉長選擇了回國。

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篇3

2010年7月30日,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先生與世長辭。

當晚,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一片哀婉,數(shù)百名師生自發(fā)來到廣場,點燃燭光、手持鮮花,舉行哀悼儀式,眾人潸然淚下。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道路兩旁的樹木間拉起了黃絲帶,綿延幾十米,一旁還拉出了悼念橫幅——“錢校長一路走好,來世還做您的學生”。

2010年8月7日,上海龍華殯儀館里人潮涌動,數(shù)千名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各界人士和市民在這里與這位“中國力學之父”揮淚作別。

隨著這位老人的駕鶴西去,中國科學界的巨星“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都相繼隕落,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絕響。

在央視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一段52字的頒獎辭概括了錢偉長跌宕起伏、艱難曲折,而又無比崇高和偉岸的人生道路。

“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shù)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意有祖國!”

寒門學子的艱難求學路

1913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在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鎮(zhèn)七房橋村的一個貧民家庭中。鴻聲鎮(zhèn)位于無錫縣的東部,距離無錫縣城大約40公里,鴻聲一名源自清末富商錢鴻聲。從家譜上循脈,錢偉長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吳越國王錢镠,但此時家境已經(jīng)沒落。

錢偉長的祖父錢承沛是晚清秀才,以教私塾謀生,在村中頗受人們尊重,他牢記“子孫雖愚,詩書須讀”的祖訓,先后送兩個兒子錢摯、錢穆去讀私塾。可惜的是錢承沛在39歲的盛年,因為貧病交迫而去世。錢摯和錢穆不得不考入師范學堂,以求早些謀生貼補家用。,當時軍閥混戰(zhàn),雖然父親和叔父有薪水,但十分微薄,依然難以維持家計。

錢偉長的母親王秀珍和善而勤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錢偉長從小就爭著幫助祖母、母親和嬸母采桑養(yǎng)蠶、挑花刺繡、拾田螺、撈螺螄、捉田雞、挑金花菜、馬蘭頭、薺菜等田岸邊上的各種野菜,還要做放鴨子,摸小魚小蝦,湖邊挑燈捉蟹,泥中拾蚌等各種能貼補家用或助餐的活計。生活貧困,農(nóng)村中衛(wèi)生條件又很差,錢偉長的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相繼夭折,他也曾患過腸胃寄生蟲病、瘧疾、傷寒等各種疾病,在缺醫(yī)無藥的條件下,錢偉長終究還是活了下來,但疾病留給他一個發(fā)育不良的瘦弱體格。

但是生活依然艱辛無比,在錢偉長5、6歲時,一場大火吞噬了老宅,全家人不能不到附近的蕩口鎮(zhèn)上租房生活,錢偉長的課業(yè)也無法持續(xù),在六年中,他輾轉了附近的五所小學,讀書的全部時間加起來,僅僅只有2-3年。

雖然學業(yè)斷斷續(xù)續(xù),但是錢家畢竟是世代詩書之家,祖輩和父輩都是飽學之士,四叔錢穆后來更是通過自學成為一位國學大師。在這樣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中,錢偉長從小就熟讀《春秋》《左傳》《史記》《漢書》等國學著作。父親更是讓他兩天寫一篇作文,由他的八叔負責批改,給他打下了很好的國文基礎。

1924年是錢偉長人生的轉折點,祖母和母親希望小學畢業(yè)的長子去做學徒,以后可以捧一些諸如郵局職工、鐵路職工的鐵飯碗,可以補貼家用。但是家學淵源深厚的父親和叔父卻不同意錢偉長就此結束學業(yè),他們對這個孩子的未來還是寄予了厚望。

隨著父親調(diào)任無錫榮家主辦的榮巷工商中學教務主任,錢偉長也獲得了中學學習的機會,但是他天生不喜歡商業(yè),卻對國學情有獨鐘。父親把他送到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主辦的國學專修學校學習。1926年,父親轉任無錫縣立初中教務主任,錢偉長又來到這所初中求學,但是不久因為學校停辦而輟學。此時的家庭之間的爭論又開始了。已經(jīng)成為江蘇省蘇州中學主任教師的叔父錢穆鼓勵侄子報考蘇州中學。

江蘇省蘇州中學是一所有千年辦學淵源、百年辦學歷史的中國江南名校。其前身可上溯至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名相范仲淹在此創(chuàng)建蘇州府學,聘請有聲望的教育家胡瑗等名師掌教。在此執(zhí)教的名師有國學大師羅振玉、王國維、史學家呂思勉、文學家吳梅、語言學家呂叔湘、美術家顏文樑、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等,也包括錢偉長的叔父國學家錢穆。錢偉長的運氣不錯,他是以“壓分”的成績勉強進入蘇州中學的,在錄取榜上排名最后一名。

當時的蘇州中學是蘇南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名校,那里不僅群英薈萃、名流云集,而且思想活躍。師生們都堅信,只有民主和科學才能拯救中國。而錢偉長也依稀看到了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

1928年,錢偉長的父親錢摯英年早逝。在蘇州中學臨別時,父親最后的叮嚀一直銘記在錢偉長的心中,“蘇州、無錫一帶出過不少文人名士。人說這里人杰地靈,這不過是欺人之談。其實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辛苦攻讀的結果呢?“

因為家境貧寒,當時錢偉長靠的是他四叔錢穆的接濟,同時也向鄉(xiāng)里的“錢氏義莊”中領救濟。他萬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因為基礎差,錢偉長在理科方面非常吃力。2007年11月23日,一篇題為“錢偉長:在蘇州中學求學的日子”署名文章在光明日報刊發(fā),在文中錢偉長回憶說,“我那時很用功,但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還是由于小學、初中基礎差而很困難。我最怕的是分數(shù)和小代數(shù)、平面幾何等。高中要學三角、大代數(shù)和解析幾何,對我都非常困難。”他在高中階段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國學。

數(shù)學老師嚴曉帆是帶領錢偉長走向科學殿堂的恩師,基礎薄弱的錢偉長經(jīng)常在學生宿舍熄燈后來到嚴先生宿舍進行半夜攻讀,先生孜孜不倦地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奮苦讀,日積月累,錢偉長終于在理科中能跟上學校的大部隊了。

為了科學救國,他棄文從理

1931年,錢偉長又一次站在了抉擇的十字路口,雖然家境艱難,他依然希望能夠繼續(xù)學業(yè),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去注視這個世界。

北京大學任教的叔父錢穆給予了他有力的支持。此時的上海灘有位實業(yè)家吳蘊初,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發(fā)展化學工業(yè)上,是民國時期中國的“味精大王”。吳蘊初出身清寒,對沒錢而想讀書者的迫切心情有切身感受。1931年,吳蘊初出資5萬元發(fā)起成立“清寒教育基金會”,這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家教育基金會。

高中畢業(yè)的錢偉長來到上海,在一個月之中參加了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武漢大學、唐山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入學考試,憑借他雄厚的文科基礎,以及還算過得去的理科成績,他被五所大學錄取,也十分幸運地爭取到了“清寒獎學金”。他最后的選擇是北上求學,進入國立清華大學深造。

錄取錢偉長的是清華大學歷史系,他的文科成績獨樹一幟,中文和歷史雙科均是滿分,但三門理科的成績不佳,總分才25分。

此時,國家的前途讓錢偉長改變了自己的發(fā)展目標,入學第三天,“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全國青年學生紛紛罷課游行,要求抗日。此時的錢偉長心潮澎湃。五四運動以來,“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思想在青年一代中深入人心,科學救國的理想在錢偉長心中升騰著。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轉入物理系學習。他找到了當時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葉企孫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真誠地訴說著自己的理想,“目前我們祖國迫切需要的是科學技術、是飛機大炮!所以我要學物理。我的數(shù)理化成績雖然不好,但我有決心趕上去,這一點請先生放心。

葉企蓀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1918年,葉企孫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去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師從實驗物理大師布里奇曼,這位大師在194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吳有訓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師從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主任康普頓教授,這位康普頓教授在1942年12月與恩利克·費米等人協(xié)作建立起了人類第一臺核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堆”。吳有訓的貢獻是回國后開創(chuàng)X射線散射光譜等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多原子氣體散射X射線的普遍理論。除了錢偉長外,他的學生還有錢三強、楊振寧、鄧稼先、李政道等。

一個文科生要轉成理科生,談何容易?

葉企孫看著這位文科優(yōu)等生有些猶豫,吳有訓當時提出,讓錢偉長試讀一年,如果化學、物理和高數(shù)都及格,就允許他轉系。但是一開始效果并不好,一連7個星期,錢偉長的課堂測驗都不合格。吳有訓親自傳授了一些物理學的學習方法。錢偉長也是起早貪黑學習,全力以赴。在他晚年回憶起那段歲月時,是這樣表述的:“那時候跟我一樣拼命的有華羅庚。我是很用功的,每天早晨5點到科學館去背書,可是華羅庚已經(jīng)背完了。”

到學年結束時,他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外語等科目的考試成績都超過了80分,轉系的夢想成功了!

在此后的歲月中,錢偉長起早貪黑地學習,四年之中,通過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他學到了需要八年完成的課程內(nèi)容,滿足了化學系、物理系都能畢業(yè)的要求,成了一名出類拔萃的優(yōu)秀生。更重要的是在清華名師們的指點下,他學會了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和錢偉長一起改學物理的清華學生共有5個,但是最終只有錢偉長一人堅持到畢業(yè)。

當年的物理系本科生就業(yè)選擇面很窄,錢偉長也不想謀個官職或者從商,為了科學救國的理想,畢業(yè)后錢偉長選擇了攻讀碩士學位,1935年,成為了清華物理系吳有訓教授的研究生。

經(jīng)濟困難的錢偉長當時幸運地申請到了已故商務印書館總編輯高夢旦先生用遺產(chǎn)設立的“高夢旦獎學金”,錢偉長跟著吳先生進行 X-線衍射,原子光譜學等研究,研究生階段,他與同學顧漢章一起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物理學論文《北平大氣電量的測定》,?在青島舉行的全國物理學年會上錢偉長宣讀了這篇論文,這是中國自行測定大氣電量的第一批數(shù)據(jù),也是錢偉長科學研究的起步,之后他又完成了有關電離鈣、鉀和單游離硒的光譜研究的三篇論文。

在研究生階段,錢偉長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在學生運動中,他和清華國學系的孔祥瑛相識相戀??紫殓瑯映錾碛跁汩T第,她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孫。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為了躲避戰(zhàn)火,大量北京的高校紛紛往西南遷移。因為家境貧寒,錢偉長無法和其他師生同行。為了繼續(xù)追求自己的學術理念,籌措到足夠的路費,他來到在天津的耀華中學教授了一年的物理課,當時他培養(yǎng)出了火箭控制專家梁思禮院士等一批杰出人才,這也是他未來成為教育家的預兆。

1938年,錢偉長開始了南下,他要前往西南聯(lián)大,與清華的師生們一起戰(zhàn)斗,保留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火種。

這次的長途跋涉也改變了錢偉長的科研走向,當時的中國大地被日寇的敵機狂轟亂炸,大量難民流離失所,錢偉長看著滿目瘡痍的祖國,心如刀割,痛苦萬分。他認為中國必須要有人做航空科學研究,有自己先進的武器,這樣就不會被人隨意欺凌。隨后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航空工程方面,他要從事力學研究,這是航空工程最基礎的物理學領域。

來到西南聯(lián)大后,錢偉長在教書的同時,開始鉆研彈性理論。

1939年,中英庚款第七屆公費留學生招生委員會同時在上海、昆明、重慶三地招考,總招生名額僅僅二十名,但是報考者超過三千人。錢偉長報考的是力學專業(yè)。其中力學專業(yè)原擬錄取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各一名,共兩人。由于前三名考生錢偉長、林家翹、郭永懷的考試分數(shù)相同,原清華、北大的理學院院長葉企孫、饒毓泰決定破例同時錄取,于是這屆庚款留學生共達二十一人。1939年9月2日,留英學生22人抵達香港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所有赴英客輪扣作軍用,錢偉長等學生的留學計劃也被迫延期。

在返回昆明等候通知的時候,錢偉長借到一本《彈性力學的數(shù)學理論》,仔細研讀后發(fā)現(xiàn)當時國際學術界關于彈性板殼理論十分混亂,不僅板、殼分開,而且各種不同形狀的板殼有不同的方程。于是,錢偉長決心尋找一種統(tǒng)一的以三維彈性力學為基礎的內(nèi)稟理論。

四十多年后,錢偉長將自己當時的研究設想和研究目標告訴了上海大學終身教授戴世強。

首先是板、殼的分析處理“各自為政”,各種形狀的板殼(如柱殼、錐殼、球殼、環(huán)殼等等)又“各搞一套”,各有各的描述方法;

其次是各種處理方法花樣繁多,眾說紛紜,十分混亂,沒有一種系統(tǒng)的簡化與近似方法;另外,多數(shù)處理方法基于一些先驗性假設,如克契霍夫-勒夫假設,理論上不夠嚴謹。

因此,錢偉長就想,為什么不能另辟蹊徑,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呢?于是,經(jīng)過刻苦鉆研,新理論的雛形悄然誕生。他采用微觀視角,以微元體為出發(fā)點,引進三維應力-應變關系,得到用應變分量表示的平衡方程和協(xié)調(diào)方程;同時首次以張量分析和黎曼幾何為工具,得到了用板殼中面的拉伸變形張量和曲率變形張量的六個分量表示的全部方程,建立了彈性薄板薄殼的內(nèi)稟統(tǒng)一理論,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確理論,避免了一些純經(jīng)驗的假設;而且經(jīng)過條分縷析,歸納岀各種板殼類型,建立了相應的方程,有希望把過去的各種類型的方程悉數(shù)“收入囊中”。

1940年8月,21位留學生搭乘“俄國皇后”號抵達加拿大,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三人前往到多倫多大學深造。錢偉長師從應用數(shù)學系主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辛吉教授。辛吉教授是愛爾蘭人,也是著名的應用數(shù)學家和英國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在應用數(shù)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等領域頗有建樹。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他在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疏散到加拿大,之后在多倫多大學創(chuàng)建了北美第一個應用數(shù)學系,并把哥廷根應用力學學派的精神帶到了多倫多大學。僅僅入學半年,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三人就拿到了碩士學位,成為了多倫多大學的一段佳話。

在大洋彼岸成為“中國驕傲”

說來也巧,錢偉長和老師的第一次見面就十分投緣,因為他和辛吉教授都在研究“板殼內(nèi)稟理論”的統(tǒng)一性問題。只不過辛格教授的研究偏向宏觀,他的研究更加微觀。

板殼內(nèi)稟理論是力學領域的一大難題,但是很有實用價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裝備、儀器儀表和各項工程設施中,到處可見到平板和殼體,例如,方板、圓板、三角形板、環(huán)形 7 板、球形殼、柱形殼、錐形殼、環(huán)形殼、波紋形殼等等,實踐中,必須了解它們承受各種載荷時的平衡和運動狀況。多年來對于各種各樣的板殼,各學派學者用不同的方程式來描述,錢偉長和辛格都認為它們應該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有必要加以統(tǒng)一。

1941年5月11日是現(xiàn)代航空大師、美籍匈牙利人馮? 卡門(T. von Kármán)教授六十歲壽辰。美國科學界在前一年就決定為他出祝壽文集。

馮? 卡門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他開創(chuàng)了數(shù)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后來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噴氣實驗室。

在第一次相見時,辛吉教授就提議把自己的宏觀理論和錢偉長的微觀理論合在一起,寫出一篇論文,投交給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用以祝賀馮? 卡門教授的壽辰。錢偉長經(jīng)過50天的日夜苦戰(zhàn),就拿出了論文初稿。此后,辛吉教授與錢偉長進行了反復討論、修改,論文《彈性板殼內(nèi)稟理論》終于誕生,發(fā)表在馮·卡門教授六十誕辰紀念文集中,該祝壽論文集于1941年夏季刊發(fā),文集有二十幾位作者,除了錢偉長是未到而立之年的年青學者以外,紀念文集上的作者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學術權威,其中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數(shù)學家馮·諾依曼、柯朗,力學家鐵木辛柯、馮·米賽斯、萊斯納等人。

當年,愛因斯坦看了錢偉長的論文后由衷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愛因斯坦的高度評價也使得錢偉長奠定了他在世界科學界的地位。

為什么錢偉長的文章會得到愛因斯坦的認可呢?對于這段迷霧,戴世強教授的解釋是這樣的,錢偉長的博士論文的名稱叫做“彈性板殼的內(nèi)稟理論”,內(nèi)稟就是內(nèi)在統(tǒng)一理論,他用曲面幾何做工具,建立了中面坐標系,來研究板殼的微觀距離,建立了一個內(nèi)在統(tǒng)一理論。而研究曲面上幾何問題需要用到黎曼幾何,錢偉長充分利用了黎曼幾何進行了張量分析。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時,所用的工具也是黎曼幾何,因為用了相同的數(shù)學工具,所以他肯定會比較關注錢偉長的論文。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愛因斯坦對于黎曼幾何的掌握能力還略遜于錢偉長,因此愛因斯坦會對錢偉長用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去解釋板殼理論的能力非常欽佩,所以才會感嘆表示“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無論如何,28歲的錢偉長此時成為世界科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獲得碩士學位后,郭永懷、林家翹赴美深造,錢偉長繼續(xù)從師辛吉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42年,他在多倫多大學獲得應用數(shù)學學科的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于1944年發(fā)表上美國《應用數(shù)學季刊》的一、二卷上,后來也成了板殼理論中的經(jīng)典文獻。文中提出的關于扁殼(即跨度遠小于曲率半徑的殼體)的非線性方程組之后在國際上被稱為“錢偉長方程”。1977年在美國出版的《板殼漸近解》一書中,將錢偉長當年的工作認定是“劃時代的工作”。

在科學領域成績斐然

取得博士學位后,經(jīng)過辛吉教授的推薦,錢偉長來到了馮·卡門教授所在的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在那里他還獲得了教職,1942年到1946年期間,錢偉長擔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哥根海姆實驗室噴射推進研究所總工程師。

在馮 ·卡門的指導下,錢偉長完成了有關水輪機曲線導葉的實際離角計算和變扭的扭轉問題的研究,還參與了超音速的錐流計算等重要研究課題。錢偉長撰寫的《變扭率的扭轉》一文,曾使馮·卡門贊嘆不已,稱譽這是一篇經(jīng)典式的論文,后來此文由他們兩人共同署名發(fā)表在美國《航空科學月刊》上,馮 ·卡門曾說這篇論文是他一生中最為經(jīng)典的彈性力學論文。

當時由于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需要,美國當時正在加緊研究火箭、導彈,精確地計算火箭導彈的彈道成了當務之急,錢偉長擔起了這個重任,他經(jīng)常到噴氣推進研究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參加火箭試驗,對各種型號的導彈(特別是下士式導彈)的彈道及空氣動力學性能進行細致分析,寫出了許多保密的內(nèi)部報告,并提出了有關火箭、導彈落點的理論。

1944年6月6日。在諾曼底地區(qū)上演了世界戰(zhàn)爭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登陸行動:海面上,600多艘軍艦大炮齊鳴;在空中,數(shù)千架轟炸機怒吼天際。盟軍史無前例地以288萬兵力、參戰(zhàn)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zhàn)斗機4900架)、海軍艦艇9000艘之多投入這次登陸戰(zhàn)役,以雷霆萬鈞之勢猛撲諾曼底的德軍防地,烏云和硝煙頓時籠罩了海灘。

錢偉長與林家翹根據(jù)情報資料,研究了德國V-1與V-2導彈的最大的射程和射點后發(fā)現(xiàn),德國的火箭多發(fā)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英國倫敦的東區(qū),這說明德軍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了。他們認為只要在倫敦的市中心地面制造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城內(nèi)就可避免遭受導彈的傷害。他們建議對英國倫敦城內(nèi)主要標志性建筑物用色彩進行巧妙偽裝,將倫敦城的著名建筑諸如倫敦塔、白金漢宮、圣保羅教堂、不列顛博物館、倫敦橋、天文臺與道路都涂上草綠、灰暗的保護色,實行嚴格的燈火管制。同時,在倫敦東郊區(qū)像玩魔術般的讓其神奇地呈現(xiàn)一座燈火時明時暗、火光沖天、硝煙彌漫的假倫敦城,讓德國人造成一種錯覺。

丘吉爾采納了這一建議。果然德軍中計,23000多發(fā)導彈乖乖地聽命于錢偉長設計的彈道射程,全部飛到倫敦東郊區(qū),假倫敦城被導彈摧毀得寸草不留,而倫敦城安然無恙。

后來,錢偉長又參加了美國人造衛(wèi)星的規(guī)劃和研制工作。他通過反復研究和計算,首次提出判明人造衛(wèi)星在天際運行的軌道由于能量消耗,每繞地球一周將降低多少高度的簡便計算方案,以及火箭彈道的微分修正等,在初期的人造衛(wèi)星軌道計算上做出了貢獻。

1945年8月,中國抗戰(zhàn)取得了勝利,在美國科學界發(fā)展如日中天的錢偉長坐不住了,他歸心似箭,期望能盡快回國,為新中國的發(fā)展盡一份赤子之心。但是錢偉長參與了很多美國政府的絕密研究,美國政府怎么可能輕易放他這樣的科學人才回到中國,錢偉長對此十分清楚,他開始默默為回國做準備。

義無反顧投入新中國建設

1946年春,錢偉長以回國探親的理由向馮·卡門告假回國,他已經(jīng)離別妻兒六個年頭,在拒絕多次后,馮·卡門最終還是動了惻隱之心,因為歐美人同樣十分注重家庭之愛,他同意讓這位中國助手回國一次。為了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錢偉長僅僅帶上了簡單的行李和必要的研究書籍,就匆忙登上自洛杉磯開往上海的遠洋輪,他要用自己多年所學建設久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的中國。

回國的錢偉長擔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1946年9月,錢偉長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清華大學,也見到了久別的妻兒。當時的清華園在戰(zhàn)爭時期被日本人改成傷兵醫(yī)院,遭到了嚴重破壞,錢偉長積極參與到復校工作中去。

但是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并不想建設新中國,而是忙著發(fā)動內(nèi)戰(zhàn)?,F(xiàn)實無情粉碎了錢偉長的夢想,當時的物價飛漲,國際知名的火箭專家不僅報國無門,甚至連吃飯都是問題。美國方面獲知他的現(xiàn)狀后提出,希望他回去繼續(xù)進行研究工作,同時允許他全家遷居美國。作為這個優(yōu)惠待遇的附加條件是:讓他在一張申請書上簽字允諾,保證在中國和美國有可能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永遠忠于美國。

錢偉長沒有動搖科技報國的理想和信念,他拒絕了美國政府的“好意”,堅持在清貧的環(huán)境中堅守著自己的科學夢想。

圓薄板大撓度問題,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問題,其非線性方程由馮·卡門在910年提出,但長期沒有找到好的求解方法。1934年,韋(Way)提出了冪級數(shù)解法,但是,收斂太慢。馮·卡門在1940年提出這個問題還需要一種工程師能夠運用的解法。1947年,錢偉長找到了解決的好方法。他發(fā)表的《均勻載荷下固定圓薄板大撓度變形》一文,提出以中心撓度為小參數(shù)的攝動法,獲得了很好的效果,被美國機械工程學會的《應用力學季刊》稱為“錢偉長方法”,一直沿用至今。1948年,他又發(fā)表了著名論文《均布載荷下固定圓薄板在特大撓度下的漸近特性》,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漸近方法,后來在奇異攝動理論中被稱為合成展開法,成了合成展開法的“開山鼻祖”。

在困難中堅守的錢偉長終于迎來了曙光,1948年末,解放軍來到了北平城下,他的岳父老同盟會員孔繁霨先生受華東軍區(qū)委托,北上參加動員傅作義先生起義的工作。

面對充滿希望的新中國,錢偉長激動萬分,他和航空系青年教師董壽莘輾轉了來到了解放軍進城工作組駐地良鄉(xiāng),與榮高棠、錢俊瑞、葉劍英、陶鑄幾位同志激動地講述起北平城內(nèi),以及清華園內(nèi)的情況。

1949年3月,清華大學成立了校務委員會,葉企孫任主任,錢偉長成為了副教務長,他還幸運地參加了開國大典。建國后,錢偉長又先后擔任了清華大學教務長、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和技術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科學規(guī)劃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他還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時擔任《力學學報》《物理學報》等雜志的編委。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正是新中國建國伊始,國內(nèi)有一批知名的專家、學者,出于對祖國新生的欣喜和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愛,紛紛執(zhí)筆撰寫了一批科普性通俗讀物,錢偉長也是其中一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熱情洋溢地撰寫了一本名為《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fā)明》的科普通俗讀物。在這本書的“緒言”和“編后記”中,錢偉長熱情頌揚了新中國對科學技術和專家們的重視,解放了生產(chǎn)力,期待著科學技術一定會有飛躍的發(fā)展。但他也同時指出,對祖國的歷史遺產(chǎn)應抱有科學態(tài)度,如許多古代的傳說、后人的牽強附會、外行表面的、甚至渲染過分的描寫,均不足為據(jù),對他們的真實性和科學價值,應該運用考古學上的材料來加以分辨等等。全書洋溢著一位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情懷,充滿了嚴謹?shù)目茖W精神。

這本書的背后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950年錢偉長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后,隨中央慰問團赴東北慰問抗美援朝志愿軍回國傷病員,在東北各地歷經(jīng)十幾個城市,深感舊中國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下,崇洋媚外之風盛行,對于建設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祖國而言,無疑是一種心理枷鎖。新中國的科學技術雖然落后于西方工業(yè)先進國家,但要趕上他們,超越他們,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國祖先在歷史上曾有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中華民族同樣也是優(yōu)秀民族,有著光榮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遺產(chǎn),只要我們有自信,能團結,我們是能富強起來的。為了實現(xiàn)這個“中國夢”,錢偉長在慰問期間就開始執(zhí)筆起草寫作有關我國古代科技發(fā)明事跡的文章,用以激勵青年堅定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自信心。1951年1月后,他一連在《中國青年》、《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了好幾篇有關中國科學發(fā)明史實的文章,如《中國古代的科學創(chuàng)造》、《中國古代三大發(fā)明》等,1953年又編著了《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fā)明》一書。

為了培養(yǎng)新中國的科學大軍,錢偉長先后為清華師生和京郊高等院校的教師開設了彈性力學、塑性力學、應用數(shù)學等課程,后來又從全國高校中選拔優(yōu)秀的三年級學生,參與創(chuàng)辦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由錢學森擔任班主任,他擔任副班主任,并親自授課。

1954年,錢偉長和他的學生林鴻蓀、胡海昌、葉開沅共同寫成了專著《彈性圓薄板大撓度問題》。這部著作榮獲第一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錢偉長當選了波蘭科學院院士。1956年另一本專著《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問世了,美國《應用力學評論》雜志立即以較大的篇幅對此書進行評論,做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因為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貢獻,錢偉長、周培源、錢學森、郭永懷四人被稱為是中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

艱難險阻無法磨滅科研報國斗志

世界著名作曲家兼演奏家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卓越的人一大優(yōu)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饒。挫折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錢偉長無疑是卓越的科學家,他始終是人生的強者。

1957年,錢偉長雄心勃勃地制定出新的龐大的科學活動計劃,躊躇滿志,希望再攀高峰的時候,意料不到的打擊接連而至。

因為一篇署名文章,他被打成右派,科研團隊也解散了,出書的計劃被取消,論文也不能發(fā)表,白天他是清潔工,從事是繁重的勞動工作。只有晚上回到狹小的家中,才能爭分奪秒地繼續(xù)從事自己的科研工作。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中,錢偉長做了很多面向實際的研究工作。他曾代葉堵沛院士起草了加速推廣轉爐的建議書,設計了高爐加壓頂蓋機構;在李四光的懇求下,錢偉長研究了測量地引力的初步設想措施,并推薦自己的研究生潘立宙去從事該項研究;為國防部門建設防爆結構、穿甲試驗、潛艇龍骨計算提供咨詢;為人民大會堂眺臺邊緣工字梁的穩(wěn)定提出增強方案;為北京工人體育館屋頂網(wǎng)絡結構提出計算方法……

1968年,錢偉長被下放首都鋼鐵公司特殊鋼廠做了一名爐前工,55歲的錢偉長拿著近20公斤重的攪拌鐵棍難度可想而知,他沒有抱怨這一安排。錢偉長和工人們一起白手起家建造了熱處理車間,他發(fā)明了一種杠桿設備,可以讓工人更容易地拿起20公斤重的鐵棒。他還和工人們一起設計建成了當時北京最好的液壓機。

周恩來總理沒有忘記困境中的錢偉長,他把研發(fā)坦克電池的任務交給了錢偉長,這是一種高性能的軍工電池,但是錢偉長學的是力學,電池研發(fā)涉及的是材料學和化學。接近花甲之年的錢偉長騎著一輛自行車,在一年中跑遍了北京市所有跟電池有關的單位。他牽頭成立了十余人的研制小組,在兩年時間內(nèi),翻譯了三百萬字的外文資料,提出了很多方案和計算數(shù)據(jù),在全組同志共同努力下,設計出一種效率比普通電池高七、八倍的新型電池,甚至超過了發(fā)達國家先進企業(yè)生產(chǎn)的電池。

一位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為何可以放下身段,在長達十多年的困難階段中,不計名利,依然鍥而不舍地堅持研究工作,甚至去從事和自己本專業(yè)沒有關系的科研工作呢?

戴世強回憶說,在1981年時,錢偉長曾經(jīng)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我對黨、對祖國、對我個人的前途從來沒有喪失過信心,要向前看,不能向后看,我一直相信我們國家會好起來的,要不然,我就不可能活到現(xiàn)在了?!彼€說過:“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哪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子女的?你能說母親錯打你幾下屁股,你就記恨了嗎?天下沒有這個事情。我們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感應當是永恒的?!?/p>

1972年10月,由周總理推薦,錢偉長參加了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了英國、瑞典、加拿大和美國。他回到了母校多倫多大學,學校專門組織了授予錢偉長博士學位三十周年的紀念活動。

1978年,年屆65歲的錢偉長滿懷欣喜地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他沐浴在科學的春風中,再一次憧憬和期待。他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立下宏愿:每年寫一本書,寫十五篇論文,辦好一個刊物,當好兩家外國雜志的編委。

錢偉長他在他的《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論文集》序言中寫道:“‘四害’已除,重新獲得了工作的權利。欣逢1978年黨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春風拂人,奮起之情油然而生。雖已年近七旬,還能為四化效力,感到無限幸福。我力圖奪回已經(jīng)失去的良好歲月,日以繼夜的工作?!?/p>

錢偉長對友情也極為看重。1979年,錢偉長住在清華大學照瀾院小區(qū)。錢偉長和郭永懷是留學時的同學也是摯友,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因為要給郭永懷撰寫傳記,郭永懷的研究生李家春和戴世強經(jīng)常前去拜訪,錢偉長非常支持,一聊就是2個多小時。

1979年,中國力學方面的重要學術期刊《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創(chuàng)刊,錢偉長將馮·卡門寫的一篇文章《用數(shù)學武裝工程科學》作為《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的創(chuàng)刊詞,并讓李家春和戴世強翻譯成英文。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錢偉長富有前瞻性地倡導非線性力學。從1980年到1983年,錢偉長共舉辦了若干非線性力學領域的學術會議。他根據(jù)非線性力學的幾個主要研究方向,將理性力學、奇異攝動理論、非線性波、非線性穩(wěn)定性、分叉、突變、混沌等逐年召開專題討論會,最終形成了“3M系列學術會議”,即現(xiàn)代數(shù)學力學會議。1985年,時機成熟,錢偉長創(chuàng)辦了國際非線性力學會議,每四年一屆,該會議已成為該領域頗有影響的國際例會。

拆墻理論打造高水平的上海大學

1983年,上海大學(原上海工業(yè)大學)邀錢偉長出任校長。

上海工業(yè)大學與錢偉長原來所在的清華大學有很大的差距,上海工業(yè)大學創(chuàng)建于1960年9月30日,時稱上海工學院,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是原上海市委工業(yè)部副部長李華。1972年,上海工學院撤銷建制,并入上海機械學院。1979年恢復建制,成立上海工業(yè)大學,后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因為某些原因,這所大學的校長崗位已經(jīng)空缺了兩年之久。在對上海工業(yè)大學進行了一番“考察”后,錢偉長接下了這份工作。當時他72歲,按規(guī)定已經(jīng)超齡。

在美國的時候,錢偉長就經(jīng)常和同去留學的中國同學們一起想象,將來要回國辦一個比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還要好的大學。這成為纏繞在他心中的一個夢想。這樣的夢想在他晚年得以付諸實踐。

1994年,由上海工業(yè)大學、上??萍即髮W、上??萍几叩葘?茖W校和原上海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上海大學,四校合并時,李鵬總理為新上海大學題詞:“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培育跨世紀人才”,李嵐清副總理也為學校題了詞:“自強不息,礪志改革,發(fā)揮聯(lián)合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題詞含義深遠。

肩負著重擔,錢偉長不辱使命。

錢偉長南下上任后的第一項改革就是將原本的二學期制變成了三學期制,上海工業(yè)大學也成為了在國內(nèi)率先實行西方大學三學期制的中國大學。

三學期制的提出最早來自于康奈爾大學于1918年舉行的一次非正式教師會議。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康奈爾大學希望提供靈活的注冊入學時間,以服務于當時服兵役的大學生和學生軍團。后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不僅導致大批學生中斷學業(yè)入伍,還帶來了大量老兵安置問題,因此,哈佛大學也進行了三學期制改革,為這些人提供靈活入學的機會。同時,當時的哈佛校長還指出,三學期制能夠滿足一些希望壓縮教育過程總時間、更快畢業(yè)的學生的需要。戰(zhàn)爭之后,三學期制逐漸在更大范圍得到普及,因為他自身有諸多優(yōu)勢,包括:更有效地利用時間、鼓勵教師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擴大課程范圍、減少對資源的需求、提高調(diào)度和變更的靈活性等。

考慮到當時兩學期制存在的弊端,即一方面高校教學內(nèi)容龐雜,另一方面學期過長導致學生一開始松懈學業(yè),錢偉長希望通過學期制改革促使教學內(nèi)容得到精簡,并鍛煉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這是一個三個理論學習學期加一個實踐教學學期的教學制度。兩學期制有36個星期授課,調(diào)整至三學期制后,授課周數(shù)就降至30個星期,這既解放了教師,為其提供科研便利,也最大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今天,教育工作者們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大學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必須要與社會需求和產(chǎn)業(yè)需求掛鉤。而早在20多年前,錢偉長已經(jīng)提出了這樣的理念?!安鸬羲亩聣Α笔清X偉長教育思想的精髓,即:拆掉學校和社會之墻,校內(nèi)各系科、各專業(yè)、各部門之墻,教育與科研之墻,教與學之墻。

拆去第一堵“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墻”,目的是為了加強學校與社會、工廠企業(yè)的聯(lián)系, 適應上海新的工業(yè)結構的需要,改造和發(fā)展專業(yè),強調(diào)教育為社會服務的辦學方針。錢偉長一生中執(zhí)著地追求“辦能興國的教育”。

拆去第二堵“各學院與各專業(yè)之間的墻”,是強調(diào)學科之間的交叉,注重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融合,發(fā)揮理工結合、文理滲透的綜合優(yōu)勢,淡化專業(yè),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

拆除第三堵“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墻”,是主張高等學校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反對在大學里人為地把教學與科研絕然分開。

拆掉第四堵“教與學之間的墻”。錢校長認為,學生只有通過主動的學習,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變?yōu)樽约旱闹R。高等學校應該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自學能力的人,在工作中能不斷學習新知識,面對新條件能解決新問題的人。”

鮮為人知的是,掌舵上海大學,錢偉長過著的是不領工資、不要住房的“無產(chǎn)者”生活?!皹泛鯓恰笔强拷虾4髮W延長校區(qū)南門的校區(qū)招待所,自錢偉長任原上海工業(yè)大學校長以來,他就一直居住在這招待所的二樓——一間很簡樸的屋子,二十多年如一日。錢偉長也不穿現(xiàn)成買來的衣服,都是請學校附近的裁縫用最簡單的布料做衣服。但是即使在古稀之年和耄耋之年,錢偉長每天的工作時間保持在5個小時以上。

錢偉長為上海大學引入和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初時南下,錢偉長就調(diào)集了潘立宙、盧文達、孫厚鈞和蔡樹棠等力學專家來到原上海工業(yè)大學。1996年,錢偉長已年過八旬,為了從蘭州大學引進程昌鈞教授,他也親自跑到上海市人事局,克服了年齡超過55歲的教授難以進滬的障礙,程昌鈞教授到滬后,立即幫助錢先生創(chuàng)建力學系。

戴世強也是錢偉長當年從中科院力學所引入的人才,他至今保留著1984年6月14日錢偉長給他寫的親筆信。這封信寫在兩張白紙(相當于B5大小)上,信封超小,筆跡蒼勁有力。主要內(nèi)容有二:一是關于他從中科院力學所到上海工大力學所的調(diào)動問題;二是敘述籌建上海市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研究所的設想和舉措。

2000年,上海大學因為學科建設的需要,向遠在北京科技大學的翟啟杰教授發(fā)出了邀請,讓翟啟杰最難忘的是當時87歲的錢偉長拉著他整整談了一個上午,不僅在科研工作上給予支持,還關心他生活上的后顧之憂。18年后,翟啟杰領銜的“脈沖磁致振蕩連鑄方坯凝固均質化技術”榮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而上海大學培養(yǎng)的一批人才也在飛速崛起。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文波在1990年師從錢先生攻讀碩士學位,錢先生對于這位當過工人的青年學者并沒有歧視,而是積極鼓勵他從事應用科學研究,并為他指定了“施工工程中保護地面構筑物”的科研方向,周文波收集了300多條國內(nèi)外隧道成敗經(jīng)驗,建立了“軟土隧道盾構法施工對于周邊環(huán)境防治”的專家系統(tǒng),后來在國內(nèi)建設中被廣泛應用。60后吳明紅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環(huán)境科學領域的知名女科學家,70后的張建華也成為了中國知名的新型顯示首席科學家……

因為錢偉長教育理念的浸潤,上海大學多年來保持著蓬勃向上的發(fā)展趨勢,今天學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處于全國高校先進行列。國際三大檢索(SCI、EI、CPCI-S)收錄的學術論文數(shù)分別位于全國高校49、43、28位,9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近年來,每年都有科學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或者自然科學獎,上海大學成為了上海這座東方之珠土地上熠熠生輝的創(chuàng)新巨擘。

錢偉長的科學人生,是一代中國學人希冀和奮斗的縮影。他從中華最艱辛的歲月中走來,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的洗禮,始終以國家的利益為前提去為人、去從學,去做事,為華夏崛起拼搏了終身,矢志不渝,無怨無悔,成為了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和表率。

2012年10月9日是錢偉長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當日,錢偉長銅像揭幕儀式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舉行,時任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沈曉明專門前來為銅像揭幕。2018年10月9日錢偉長誕辰106年紀念日當日,錢偉長孫女錢澤紅女士和上海大學校領導為錢偉長圖書館前方的“錢偉長坐像”雕塑揭去了幕布。在未來的歲月中,這位杰出的科學家將靜靜地“注視”著蓬勃向上發(fā)展中的上海大學,他的科學精神將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無數(shù)學子未來的前行之路。

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篇4

棄文從理!為什么錢偉長要做出這樣的人生抉擇?

被譽為“中國力學之父”的錢偉長是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他的求學生涯也頗為傳奇。錢偉長先生的一生,就是不斷刻苦努力學習各種知識,用知識來愛國強國的一生。其實,錢偉長先生最初是一名文史滿分的尖子生,在考上清華大學的第三天,他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抉擇,那就是就棄文從理。為什么錢偉長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棄文從理,只為救國。原來,當錢偉長進入大學后,“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他一心想,愛國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只有“造飛機大炮”才能救國。當時只有19歲的他,充滿了“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于這樣的決定,錢偉長無怨無悔。在之后的日子里,無論是戰(zhàn)爭的苦難,還是政治的厄運,始終沒有壓倒他。在錢偉長心中,知識既是改變?nèi)松牧α?,又是改變國家社會的力量,是愛國強國的力量?/p>

錢偉長用自己的知識作為愛國和強國的力量,為人類和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是人才,首要的是愛國。錢偉長的愛國報國之心使其發(fā)奮努力,在自然科學方面成就榮光,成為國際公認的大師級人物,成為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這極大促進了中國科技的發(fā)展,而他的教育理念,同樣對國家?guī)砹司薮蟮呢暙I,讓華夏大地誕生出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用知識和成就,來引發(fā)做人做事理念的變革,引發(fā)教育理念的變革,為我國造就出了一大批像他一樣的優(yōu)秀科學家。

錢偉長簡介及主要事跡篇5

錢偉長:科學人生

錢偉長:力學和數(shù)學家。1912年10月生于江蘇無錫。193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42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F(xiàn)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上海大學校長,另有多種社會職務,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同時還擔任國內(nèi)外十數(shù)所高校的名譽校長、教授等職。提出了線殼理論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國際上稱為“錢偉長方程”。

印象

和錢老談話是相當有意思而且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他的思路并不以采訪的問題為轉移。他話題間的跳躍相當快,從教學行政心得到國民經(jīng)濟見地,涉獵之廣,令人驚訝而傾慕。但三個小時的長談,終如一柄塵撣,拂去時空的距離,凸現(xiàn)精神的本質:一個迥異于一般書生的靈魂,生活里無時無刻不充滿著科學的精神,但又超越著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研究。

急先鋒

錢老在很多領域,甚至在國家重大政策調(diào)整的關鍵時刻,充當了先鋒者和宣傳者。早在1978年,他響應黨中央“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號召,首次作了《關于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問題》的報告。此后5年間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180個城市作了內(nèi)容大體相同的報告,聽講人數(shù)約30余萬之眾。

1983年,他第一次和費孝通等去長江三角洲考察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后,意識到其在發(fā)展農(nóng)村經(jīng)濟中的作用,此后不斷地向全國推廣這里的經(jīng)驗。為提高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的檔次,他還在長江三角洲上扶持起了一所“農(nóng)民辦的大學”。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在這15年,到處向地方當局出主意,向農(nóng)民出主意,力圖使主意切實可行……事關富民,一貫積極從事,樂此不疲。”

老爺爺

錢老年輕時就好下圍棋。這不,一見到棋盤和棋子,他迫不及待就擺起譜來,一邊還告訴我們關于聶衛(wèi)平當年下棋的掌故:“那時,他父母不讓他下,還是我把他父母說服了。”

他又“洋洋得意”地介紹起當年,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跨欄、越野跑樣樣拿手,還是清華足球隊的球星呢?!皠e看我年紀大,興趣可還很廣,我眼下正在寫一篇關于魔方的文章?!笨粗欠N自得的樣子,就像童心未泯、喜歡和年輕人拉呱的老爺爺。

3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