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

| 徐球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是怎樣的呢?黃緯祿的事跡同學們了解過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5篇),希望能夠?qū)Υ蠹业男枰獛砹λ芗暗挠行椭?/p>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精選篇1)

研制“巨浪一號”面臨諸多挑戰(zhàn),起點高、難度大、無資料、無圖紙、無仿制樣品等諸多困難使得項目推進步履維艱。黃緯祿用技術實力和人格魅力組建并帶領年輕的團隊,勇敢地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大大加快了“巨浪一號”的研制進度。

在研制過程中,黃緯祿帶領團隊大膽提出了“臺、筒、艇”三步發(fā)射的研制程序:第一步在發(fā)射臺上作試驗,第二步在陸上發(fā)射筒中打?qū)?,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此舉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節(jié)約了上億元的研制經(jīng)費和大量的時間,開創(chuàng)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潛地導彈研制方法。

在一次試驗中,黃緯祿帶領團隊在南京長江大橋上進行彈體落水試驗。盡管試驗環(huán)境惡劣,黃緯祿和他的團隊堅持不懈,克服了各種困難。1982年秋,在潛地固體導彈遭受第一發(fā)失利時,試驗隊員們忐忑不安。第二發(fā)能否成功,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黃緯祿經(jīng)過再三的分析、比較、權衡,最終決定按時發(fā)射。在他的領導下,第二枚導彈發(fā)射成功,中國的戰(zhàn)略威懾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黃緯祿作為總設計師,不僅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更在管理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承擔”的“四共同”理念。這一理念在“巨浪一號”的研制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凝聚了團隊的力量,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黃緯祿的一生,是對國家航天事業(yè)無限忠誠和奉獻的生動寫照。他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更以其崇高的品德感染了無數(shù)人。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為中國的強國之夢不懈奮斗。

黃緯祿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品德比技術更重要。他對自己和家人要求嚴格,對工作一絲不茍,對青年人更是厚愛有加。他的家常常成為辦公室和課堂,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獻精神。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精選篇2)

1970年4月22日,黃緯祿臨危受命,擔綱我國第一枚潛地固體戰(zhàn)略導彈“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所謂潛地導彈,主要是指從潛艇上發(fā)射的導彈。因潛地導彈是在水下核潛艇上發(fā)射,很多技術問題都不同于陸地發(fā)射的導彈,譬如導彈如何克服水中阻力、彈體如何密封等問題,都是黃緯祿他們首先必須要攻克的難題。

研制初期,面臨起點高、難度大、無資料、無圖紙、無仿制樣品等許多困難,黃緯祿用技術實力和人格魅力組建并帶領年輕的團隊,勇敢地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大大加快了“巨浪一號”的研制進度。

在研制過程中,黃緯祿帶領團隊大膽提出了“臺、筒、艇”三步發(fā)射的研制程序:第一步在發(fā)射臺上做試驗,第二步在陸上發(fā)射筒中打?qū)?,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這一程序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節(jié)約了上億元的研制經(jīng)費和大量時間,開創(chuàng)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潛地導彈研制方法。

為了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shù),進行模型彈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試驗是一個必經(jīng)的步驟。模型彈重約10噸、長10多米,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么地方,是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

黃緯祿知道,光靠計算數(shù)據(jù)說服不了別人,必須有“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們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上,停放了一臺巨大的吊車。似火的驕陽下,黃緯祿和試驗隊員們光著膀子,反復以各種姿態(tài)將模型彈投入水中。

在南京長江大橋做試驗非常艱苦。晚上睡覺不掛蚊帳,會被蚊子咬;掛了蚊帳,里面又熱得很厲害,一覺醒來,底下墊的席子汗水都能印出人影來。用于實驗的彈體直徑只有1.4米,人進去的時候要彎著腰,甚至要爬著才進得去。殼體內(nèi)的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在像火一樣的太陽烘烤下,彈體一會兒便熱得燙手。但年近60歲的黃緯祿和同事們,每天都要堅持鉆進蒸籠般的彈體內(nèi),最終,他們用一身的痱子,換回了大量的有效數(shù)據(jù)。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精選篇3)

20世紀40年代初,20多歲的黃緯祿在中央大學求學和畢業(yè)后的社會經(jīng)歷中,看到了祖國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下風雨飄搖,抱定了“科學救國”的志向。

1957年,在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導彈研制機構(gòu)——國防部五院,黃緯祿開始了他的“導彈人生”。中國導彈的研制是從仿制開始的。但正當仿制工作進入關鍵時刻,蘇聯(lián)單方面撕毀協(xié)議,撤走了全部專家。黃緯祿和他的戰(zhàn)友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黃緯祿擔當起了導彈的“中樞神經(jīng)”——控制系統(tǒng)負責人的重任。中國研制導彈的基礎是一窮二白,一切必須從零開始。

首枚導彈運往基地前,黃緯祿和戰(zhàn)友們在午夜燈火通明的生產(chǎn)車間里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重新仔細檢查,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廠房里,他們對每一個電路單元都進行了反復的調(diào)試。他們要向世人證明,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導彈來。

1960年11月,中國仿制的第一枚導彈——“1059”(東風一號)發(fā)射成功,實現(xiàn)了我國軍事裝備史上導彈零的突破!1964年6月,東風二號導彈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翻開了我國導彈發(fā)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頁!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fā)射的原子彈在核試驗預定地點成功爆炸,中國導彈研制試驗成果震驚了世界!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已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zhàn)略導彈,但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且機動隱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擊能力。黃緯祿臨危受命,擔綱我國第一枚固體潛地戰(zhàn)略導彈“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為了準確掌握具體情況,黃緯祿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發(fā)現(xiàn),黃土高原上正在興建一個巨大的水池,準備用于模擬潛艇水下發(fā)射條件。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精選篇4)

黃緯祿,安徽蕪湖市人,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導彈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固體戰(zhàn)略導彈先河,他是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枚潛地導彈總設計師,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副總設計師,知名導彈專家,被譽為“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航天老總”。

20 世紀中葉,新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黃緯祿毅然投身于導彈研制事業(yè)。那時,國內(nèi)技術基礎薄弱,資料匱乏,一切幾乎從零開始。但黃緯祿和他的團隊沒有退縮,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啟了中國導彈的征程。

他以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從導彈的總體設計到關鍵技術的突破,黃緯祿都親力親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為了讓中國的導彈能夠早日翱翔藍天。

在研制過程中,黃緯祿不僅展現(xiàn)出卓越的技術才能,更體現(xiàn)出高尚的人格品質(zhì)。他尊重每一位團隊成員,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充分發(fā)揮大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他始終強調(diào)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團結(jié)一心,才能戰(zhàn)勝困難。

黃緯祿的貢獻不僅僅在于成功研制出了先進的導彈,更在于他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航天人才。他的言傳身教,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拼搏奮斗。他是國之脊梁,是中國導彈事業(yè)的不朽傳奇。他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中國航天史的豐碑上,激勵著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兩彈一星”元勛黃緯祿典型事跡(精選篇5)

黃緯祿,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tǒng)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zhàn)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zhàn)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yè)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是我國固體戰(zhàn)略導彈的奠基人,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復興重擔。”這是黃緯祿留下的絕筆。南華大學組織的“兩彈一星”紅色夏令營到北京,要訪問“兩彈一星”功勛獎的獲得者。“父親不顧病重,同意接受采訪。極度虛弱的父親基本無法寫字,但為了滿足師生們的迫切愿望,還是拿起了筆。他寫的每一個字,都是由我握住他的手,把筆尖移動到可以寫字的位置上很艱難地完成?!秉S道群哽咽地講述著。

1957年底,黃緯祿調(diào)入國防部五院二分院,負責導彈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工作。從此,他與導彈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1960年11月5日,在祖國的地平線上,飛起了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

“東風二號”開始研制時正趕上處在全國的大饑荒年代,糧食供應特別短缺。在國防部五院,饑餓導致有的人“上樓梯兩手扶欄桿,蹲廁所兩眼冒金花”。晚上加班,餓得實在難熬時,就沖一點醬油湯充饑。那時,黃緯祿發(fā)明了“抗餓新療法”,肚子餓得咕咕叫時,就把褲子上的皮帶向里勒緊一個扣,再咕咕叫,再勒緊一個扣……

研制人員所承受的壓力難以想象。夜以繼日的超負荷工作與巨大的精神壓力疊加在一起,黃緯祿的消化道潰瘍?nèi)遮厙乐?。那時為了研制導彈,他有病顧不上治療。在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里,黃緯祿白天靠服用胃舒平來緩解胃酸加劇的潰瘍疼痛,夜間常常需要持續(xù)按揉或用力頂住疼痛的部位才能勉強入睡。

26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