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

| 文鳳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yè)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yè)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關于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該怎么寫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憩F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希望大家喜歡!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篇1

1986年,盧仁峰在某軍品生產攻堅中意外發(fā)生工傷,左手4級傷殘基本不能工作。重返崗位后,他定下每天練習100根焊條的底線。為了克服左手殘疾帶來的技術“短板”,他把筷子當成焊條、把桌子當成練習試板,反復訓練恢復技術能力,最終創(chuàng)造了熔化極氬弧焊、微束等離子弧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短段逆向帶壓操作法》《特種車輛焊接變形控制》等多項成果,“HT火花塞異種鋼焊接技術”等國家專利。他牽頭完成152項技術難題攻關,提出改進工藝建議200余項,一批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為實現強軍目標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作為閱兵裝備的某型號輪式車輛首次批生產,盧仁峰主動請纓,經過多次失敗和從頭再來,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變制變”的操作方法,使該產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對推動我軍輪式裝備性能和國防工業(yè)水平的躍升、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具有重要的牽引推動作用。2020年,他對某海軍裝備鋁合金雷達結構件焊接變形問題進行攻關,通過優(yōu)化焊接順序、改進焊接方法、制作防變形工裝等措施,一舉解決了該裝備變形問題,為開拓海軍裝備市場奠定了工藝技術基礎。

他主動與公司簽訂“高師帶高徒”的協議,把更多心血花在帶徒弟和團隊建設上,總結提煉出《理論提高6000字讀本》和三頂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等20余項焊接操作技法,培養(yǎng)出24名高級技師。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篇2

張路明1984年畢業(yè)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電子對抗專業(yè),畢業(yè)后到國營750廠(廣州無線電集團)工作。他長期扎根專業(yè)技術一線,從事無線通信射頻電路設計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埋頭鉆研,聚焦軍工通信核心關鍵技術研究、產品研制,先后突破了短波小型化射頻信道的“機芯平臺”“高速跳頻”軟切換技術、“抗強干擾”同軸腔體濾波器、“超寬帶大動態(tài)”低噪聲放大技術等數十項關鍵技術,其中多項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突破了國外在高性能短波偵收、小型化高性能抗干擾電臺、超寬帶短波通信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封鎖,他參與研制了共4代(模擬、數字、自適應、自動)短波、超短波通信系統數十型號產品,支持了我國在短波、超短波電臺等軍工通信裝備緊跟世界領先水平同步發(fā)展。

他從1988年至今負責研制“100W短波自適應通信系統”“__戰(zhàn)術短波跳頻電臺”“艦艇遇險救生通信系統”“125W自適應電臺”“軟件無線電網關”等多個項目。中國自主研發(fā)制造戰(zhàn)斗機殲20是國防重器,意義重大且深遠。他負責其中“X20機載短波通信設備”項目,指導確定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通過試飛驗證,該技術方案基本解決了機載短波通信設備發(fā)射效率低的問題,較大提升了有效通信距離,滿足了飛機遠距離覆蓋的要求。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篇3

他們雖然沒有專家、工程師般的響亮頭銜,但卻有著非凡的實踐技能和過硬的創(chuàng)新本領,憑借著十年磨一劍般的鉆研精神和那股不達目的不服輸的勁頭,在平凡崗位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工匠技藝世代傳承的價值理念,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從制造業(yè)大國邁向制造業(yè)強國的時代需要。

近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的聯想武漢產業(yè)基地三位產業(yè)技術一線老工匠,通過講述自己真實的創(chuàng)新故事,完美演繹新時代技術工人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在這個溫暖的春天,讓我們追隨這些勞動者的步伐,聆聽他們平凡卻又不凡的故事,向勞動者致敬。

李貴成:電工大拿“臨危受命”確保設備安全“零”事故

一臺手機從物料進廠到貼片焊接、部件檢測,再到組裝和整機檢測,最終包裝與交付出廠,整個過程都離不開產線強電電路的精心設計和質量管控。

在武漢產業(yè)基地有這樣一位被大伙熟知的設備安全守護者,他叫李貴成。一直保持著289臺設備線路安全“零”事故的記錄,在過去9年時間里,參與了15個廠級改善項目,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電工專業(yè)知識。

“因為我是搞設備服務的,搞設備這一行,我喜歡鉆研。”采訪伊始,李貴成就亮明了自己的制勝法寶。

據他回憶,建廠初期,整個廠區(qū)里沒有橋架一片空白,沒有橋架意味著生產過程中設備線路完全暴露在外,極易造成安全隱患。上級把他叫到辦公室要求兩周內一次性架起24個橋架才能滿足生產需要。

“當時條件極其有限,最大的難題就是沒有合適的材料,技術方面很短缺?!迸R危受命之際,李貴成很快組建了一個6人小組“突擊隊”,夜以繼日地作業(yè),一項一項地去解決困難,沒有材料他們就利用原來供應商不要、剩下來的舊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研究出了一系列方便、快捷和安全的新方法出來。

“整整兩個星期我們把所有原供應商不要的材料進行手工打造,最終24個橋架按時按點完成交付作用”。

每當回想這段往事,李貴成心里仍自豪滿滿。多年來正是憑借著這股子拼勁和闖勁,他才成為大家公認的電工大拿。

劉元剛:主板維修“門外漢”變身質量控制“把關人”

隨著通信技術的升級換代,各種電子元器件電路信號交聯數目龐大,系統復雜度呈指數式增加,主板維修集成度高,修理難度大,多件產品故障排除,一度成為業(yè)界攔路虎。

在聯想工作16年的劉元剛主動挑起這份重擔,他告訴記者如果把主板維修比作是給病人治病的醫(yī)生,如何能快速的判斷“患者”生了什么病,而且能馬上把“病灶”切除是制勝的關鍵,而電流類缺陷板的診斷就好比“疑難雜癥”中的雜癥,通常維修好一臺電流缺陷板,大家會先用手挨個觸摸懷疑的芯片,觀察其有沒有發(fā)熱跡象。

一旦沒有發(fā)現,就只能“盲目”換料,維修成本高,且效率低。關鍵時刻,劉元剛迎難而上,通過對電路原理圖的仔細研究摸索,自創(chuàng)了電流倒灌與壓差性,并搭配紅外熱成像設備,極大程度提升了故障主板的診斷準確率,降低主板報廢及物料成本,攻克了板件測試難題。

而這一切都是從“0”開始,剛入廠時劉元剛只是一名沒有任何主板維修經驗的“門外漢”,做學徒的前幾年,由于沒有什么基礎,只能幫廠里的老師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助活。

從主板維修“門外漢”變身質量控制“把關人”,除了劉元剛對業(yè)務的熟練程度外,與他參與武漢工廠的學歷提升計劃也有著緊密關系。早在2018年,他所在的單位就和武漢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利用高校的官方學習中心,給工廠員工提供一個學歷提升平臺,劉元剛順利完成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繼續(xù)教育專科學歷。

此后的歲月里,他潛心學習扎根生產一線,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認識各種類型的產品開始到精通主板上的元器件,熟悉工作原理,變身質量控制“把關人”,如今成為行業(yè)內標桿式維修技術人才。

甘友琴:上天鉆地“女漢子”被稱工廠“活地圖”

車間、倉庫、辦公區(qū)......經??吹揭晃唤〔饺顼w的女工程師,時而跟電、氣、網打交道,時而又跑工地指揮作業(yè),工友們給她起了一個外號上天鉆地的“女漢子”。她就是甘友琴,主要負責廠房設施規(guī)劃和現場改善,在武漢工廠工作的8年,從一名基層班組長成長為專業(yè)的IE技能專精技師。

2019年,武漢工廠的車間、倉庫、辦公區(qū)等車間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升級規(guī)劃,這項任務落在了甘友琴身上,除了要跟電、氣、網打交道,還得天天跑工地做實地勘測,同組的6人中也僅有她一位女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拿著一大本建設圖紙穿梭在各車間了解車間線體和機房的電、氣、網、GPS、測試信號等配置要求,每天在車間至少走上2萬步,對于隱蔽管線,我逐一核對和定位”,接受采訪時甘友琴說,為了能夠方便查找,根據工廠建筑特點,創(chuàng)造了“甘氏標記法”,結合網格法,將建筑中的1萬多個水、電、氣點和上千條電纜走向入心入腦。

“我相信在工作和技術上,沒有男生女生之分,只有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备视亚俳榻B,如今廠區(qū)7棟建筑,20萬平方米里每個車間多少面積,多少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多少網絡和電氣配置她均熟記于心,只要有新的規(guī)劃和故障排查,她都能隨時找到精準定位點。

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六年下來,雖然記不清自己寫壞了多少支筆,走壞了多少雙防靜電鞋,但卻留著6大本自己手寫的工作筆記,這些筆記本在后來的工作中,都成了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

漸漸地工友嘴里那個“女漢子”的稱號也變成了工廠活的“GPS”......

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5月1日,勞動節(jié),既是全國人民的小長假,也是各單位勞動者忙碌堅守的奮戰(zhàn)日,無數產業(yè)一線的勞動者用辛勤的汗水詮釋著“勞動最光榮”的深刻涵義。

此次采訪聯想(武漢)產業(yè)基地的三位一線老工匠,他們雖然沒有專家、工程師般的響亮頭銜,但卻有著非凡的實踐技能和過硬的創(chuàng)新本領,憑借著十年磨一劍的鉆研精神和那股不達目的不服輸的勁頭,在平凡崗位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在產業(yè)一線。

在這激情似火的五月,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成為勞動節(jié)所有為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最美的縮影。致敬每一位勞動者!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篇4

艾愛國是第一位從湘鋼走出來的焊接大師。從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到亞洲最大深水油氣平臺——南海荔灣綜合處理平臺,這些國際國內超級工程中,都活躍著他的身影;從助力中國船舶制造業(yè)提升國際競爭力,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到突破國外企業(yè)“卡脖子”技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都離不開他的焊接絕活。憑借一身絕技、執(zhí)著追求,他2021年被授予“七一勛章”。

他在上世紀80年代采用交流氬弧焊雙人雙面同步焊技術,解決當時世界最大的3萬立方米制氧機深冷無泄露的“硬骨頭”問題;上世紀末帶領團隊10年攻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大線能量焊接用鋼國產化;花甲之年帶領團隊解決工程機械吊臂用鋼面臨的“卡脖子”技術,大幅度降低中國工程機械生產成本;主持的氬弧焊接法焊接高爐貫流式風口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申報專利6項,獲發(fā)明專利1項。他用5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自己最初寫下的“攀登技術高峰”的目標,將自己活成了一座高峰。

如今,72歲的艾愛國仍然留在湘鋼,工作在生產科研第一線。這些年,他為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yè)攻克400多項焊接技術難題,改進焊接工藝100多項,在全國培養(yǎng)焊接技術人才600多名,創(chuàng)造直接經濟效益8000多萬元,成為我國焊接領域的領軍人。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篇5

陳兆海先后參建大連灣海底隧道、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船重工香爐礁新建船塢、星海灣跨海大橋等多項國家戰(zhàn)略工程,堅守“用一輩子做好工程的眼睛”,從攻克懸索安裝到高精度測量,將測深技術從原有的二維推展到三維,對海上沉管安裝測量工藝進行革命性創(chuàng)新,用執(zhí)著和匠心雕琢“中國精度”,詮釋“中國速度”。

2001年,陳兆海參建福建石湖港項目,海域情況非常復雜,在沒有測深儀的情況下,水深測量施工只能采用“打水跎”(采用水準儀配合水準尺作業(yè))。在高流速的海域放水準尺好比是頂著2—3節(jié)流速練百步穿楊,測深讀數時間必須在配重觸及海底的2秒內完成,最佳讀數時間不足1秒。為抓住這1秒鐘,只要沒有施工,他就反復練習眼力和反應速度,最后將一整套快速讀數方法練成了條件反射,練就了一手在高流速海域秒內精準讀取水準尺的絕活,創(chuàng)下了靠人工測量方法將沉箱水下基床標高精度控制在毫米的奇跡。

2002年,在我國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連港礦石碼頭項目施工中,陳兆海成功將船用測深技術和GPS定位系統引入測量,該項技術革新成為后來普遍推廣的GPS-RTK技術,在北方水工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國內首座雙層地錨式懸索橋——星海灣跨海大橋項目中,他帶領團隊采用雙GPS定位樁位圓心工藝,為樁位放樣提供更加精確便捷的依據,有效提升了項目施工的效率和精度。隨著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全面啟動,他向著更高精度目標發(fā)起攻堅,提出了立體成像測量方法,成功引進多波束測量設備和系統并進行優(yōu)化,實現海底沉管“毫米”級精度對接。

現代工匠精神人物事跡素材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先進事跡材料五篇800字以上

大國工匠先進事跡集錦1000字精選

勞模事跡材料范文五篇800字

全國五一勞模名字和事跡


26557